APP下载

图写黄梅踪 集录黄梅迹
——评《黄梅戏的摇篮》

2020-12-06吴海肖

黄梅戏艺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安庆市安庆黄梅戏

□ 吴海肖

近闻吕光群、陈兆舜二位先生大作——《黄梅戏的摇篮》业已出版,颇为震惊,这部书采用“以图为史”、“以文为注”的方式,刻录下安庆“民众”、“胜利”、“市黄梅戏剧团”(1949—1989)的光辉历史。有图有真相,是一部真正记录安庆市黄梅戏的发展史的力作,也是对黄梅戏文化遗产进行抢救的一大贡献。

黄梅戏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较突出的一种是采茶戏,又称采茶调,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进入安庆市区,结合安庆方言,吸收徽、京之长,从而得到丰富、发展和提高。这样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兴剧种,现在已是安徽的主要地方剧种,并跻身中国五大剧种的行列,蜚声海内外。可是,谁能想到今天的黄梅戏,竟是在建国初期两个民间戏班的基础上发展演变成的,在《黄梅戏的摇篮》一书的图集中,相信读者能找到答案。

1949年4月23 日安庆解放,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流离失所的黄梅戏艺人纷纷回城,为了欢庆解放,以丁永泉为首的戏班(后成为“民众剧团”)于七月在新新剧院、昌明大戏院(原状元府街、奉直会馆处)“杀鸡祭台”演出了开锣戏《珍珠塔》,以桂月娥为首的戏班(后成为“胜利剧团”)在“群乐”戏院演出《木兰从军》《荞麦记》等。1950年2月10 日,丁永泉请京剧演员王少舫、王少梅、雪寒梅正式加盟“民众剧团”。严凤英1951年3月回到安庆,先到群乐戏院,不久到大观亭戏院(同年群乐戏院和大观亭戏院合并后改为“胜利剧团”),一本《蔡鸣凤辞店》唱红了安庆。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全国戏曲界进行“改人、改戏、改制”的三改运动,党和政府派国家干部到黄梅戏剧团指导工作,安庆成立了剧改协会,由邹洪泉任主任,郑立松等负责,集中以丁永泉、王少舫、潘璟琍为首的“民众剧团”和以严凤英、陈丙炎、田玉莲等为骨干的“胜利剧团”,学习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和文艺政策,通过学习,演职员政治觉悟、思想认识、工作积极性、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戏曲三改的新形势下,安庆市文教局决定将原有的民众、大观亭民营戏班,于1952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日)更名为“民众黄梅戏剧团”、“胜利黄梅戏剧团”。安徽黄梅戏的勃兴就是在“民众”、“胜利”这两个剧团基础上发轫的。

1952年11月,安庆黄梅戏应华东区文化部之邀,去上海参加观摩演出。严凤英与丁紫臣演的《打猪草》震惊了观众、专家、领导,轰动了大上海。上海演出的成功,使安徽省领导更加关注黄梅戏事业的发展,决定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3年4月28 日,从安庆的"胜利”、“民众”两个团,抽调严凤英、查瑞和、丁永泉、张云风、沈贤志、丁俊美、陈月环、王文治、王文龙共9 人。1954年底又调王少舫、王少梅、雪寒梅;1958年、1959年再调潘璟琍、罗爱文、潘泽海、丁翠霞、丁紫臣、彭玉兰、丁紫旺、戴金和、周九龄、王少童、查文艳、王剑峰、程积善、陈丙炎、汪传年;1971年又调戴莉莉等主要艺术骨干共26 人之多加入到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1953年,王少舫、潘璟琍、丁紫臣等参加“安徽省黄梅戏赴朝慰问演出队”,到朝鲜为志愿军慰问演出。1954年,“民众”和“胜利”又配合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天仙配》《夫妻观灯》《砂子岗》等剧目,获得巨大成功。1956年剧团改制,安庆市政府批准,成立国营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总团、含剧场、剧团,设立了党支部)。“民众黄梅戏剧团”更名为“国营安庆市黄梅戏一团”;“胜利黄梅戏剧团” 更名为“国营安庆市黄梅戏二团”。民营改为国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它有力地促进了黄梅戏艺术事业的发展。文化部安排巡回演出路线,两个团所到之处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可谓一戏走天下。

1958年2月,安庆市黄梅戏剧一团、二团合并,更名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安庆市黄梅戏剧团为支援各地黄梅戏剧团建设,采取调人去、派去老师辅导、来团学习代训三种形式。调去人有:安徽省黄梅戏剧团26人、湖北(后改赴西藏) 54 人,还有铜陵3 人、马鞍山4 人、芜湖3 人、江苏盱眙5 人、江西星子县6 人;来团学习代训的有:江苏句容,徽州、池州、滁州,湖北黄梅、英山、蕲春,江西湖口、九江;派去老师辅导的有:福建,浙江,山东齐河、吉林四平,山西大寨、部队、北京等20 多个省市剧团。

几十年来,黄梅戏以安庆为中心东出西进、南上北下,演出的足迹遍及皖、苏、浙、闽、赣、鄂、豫、湘、鲁、冀、吉、辽、陕、甘、川、新、滇、京、沪、粵等20 个省、市、自治区,还有朝鲜、香港、日本,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不独是成名于舞台上的表演艺术家,无数人为黄梅戏的普及、发展、壮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春风化雨的时候,黄梅戏在百花竞艳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在多元争胜中抢得先机,拓展戏路,占取文化市场份额。有多少人为她披荆斩棘,鸣锣开道。有多少人意气风发,在台前激情洋溢地创造一度又一度的辉煌。又有多少人默默无闻,在幕后勤勤恳恳地铺设一层又一层的基石。

安庆“民众”、“胜利”、“市黄梅戏剧团”的一批老艺术家,为黄梅戏艺术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的艺术史料、剧照也正在消失湮没。现在人们看到的、记得的只有电影《天仙配》《女驸马》等留下的影像。抢救“民众”、“胜利”和改制后的安庆市黄梅戏剧团(1949年-1988年)这40 余年的史料、照片等这些黄梅戏文化遗产,并汇编成册保存传承下去,显得弥足珍贵。吕光群、陈兆舜二位先生的这部《黄梅戏的摇篮》便旨在让人们记住这些黄梅戏人的功绩,揭示黄梅戏前进道路的曲折与艰辛,展现黄梅戏生成、成长、发展、繁荣的艰难历程,探求黄梅戏改革、创新、开拓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该书从选材上不设限制,凡编剧、导演、表演、作曲、演奏、舞美,灯光、服装、道具、音效、化妆,以及行政管理、经营经纪人,且不设排序,不论资历深浅、年岁长幼、台前幕后、明星配角,名望高下,凡黄梅戏各行当、各专业的从业人员,只要有功可记,有绩可表,有迹可循,内容真实而充实,都编入该书。记录形式体制不拘一格,凡纪传、评传、自传、文传、画传等等皆可为“图片”作注。务使记则求真,评则求正,图则求美。

要撰得这样一部煌煌巨著,其中的困难无法想象,然最困难的就是史料——图片及其背后故事的搜集。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要搜集几代人、各个时期、各个行当的代表性的剧目、剧照、活动照片和史料,汇集起来写上文字、编辑成册,困难是很大的。幸运的是,众多老艺术家慷慨相助,使吕光群先生这一壮举得以成功。在这本图集中,读者会看到:时白林、丁俊美、丁紫旺提供的丁永泉、丁翠霞等老艺人的照片,时老(白林)为其撰写个人简介;彭玉兰、丁普生提供的丁紫臣、丁永泉、丁翠霞、沈贤志、张传宏等人及民众剧院的老照片,丁普生同志还为沈贤志、汪传年、熊少云、查瑞和等人撰写简介;陈精根提供的王少舫、雪寒梅、王少梅、王少童的照片,并为其撰写简介;周珊提供的潘璟琍的照片、简介;戴莉莉提供的潘璟琍的剧照;王倩提供的桂月娥一张半身照片,弥足珍贵;余云凤、黄剑提供的“胜利”剧团的集体照片;还有罗爱祥、张砚芳、田玉莲、柯贤泽、王小亚、周九龄、张幼杰、张荣华、张孝荣、吴小芳、孙子英、张谷芳、丁同、许福喜等同志提供的照片。正是由于这些同志的支持和帮助,《黄梅戏的摇篮》一书才能顺利完成。从浩瀚的图文资料中,该书选用了1400 余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用14 个篇章(分上、下两册),简略地反映了安庆“民众”、 “胜利”、“市黄梅戏剧团”40 余年的发展史。

不仅如此,吕光群先生还把“民众”和“胜利”两个剧团的演职员工姓名、籍贯、参加剧团的时间、行当、演出剧目、参演人员、导演、作曲,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参加各种汇演、重要演出,录制的唱片、光盘,建造的剧场(面积、建筑费)等项,分类填写在制成的表格中,共计93 页。更为重要的是,吕光群先生还精心绘制了《安庆黄梅戏剧团、剧院、戏校七十年变迁(沿革)示意图》( 1949 -2019 ),历史沧桑,人生变幻,全部浓缩在一种图表中。从搜集材料到制成表格、再填写好上述内容,这是一项十分繁重而又费时、细心的工作,它能使读者很方便地了解安庆“民众”、“胜利”、“市黄梅戏剧团”的历史。

这本图集汇集了许多散落在各处的珍贵老照片和图文资料,有的可能是第一次被发掘出来,颇为珍贵。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为黄梅戏添砖加瓦的演员、编剧、作曲、舞美、乐队等老艺人都在这本图集里有了照片和简介,甚至在黄梅戏史上确立了自己的位置。这些珍贵的史料向人们证实、也展示了“摇篮”的历史和它的辉煌,读者可把画册的剧照和史料连起来看,这是一部40 余年( 1949 - 1989) 较完整的“安庆市黄梅戏历史画卷”。

猜你喜欢

安庆市安庆黄梅戏
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简介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鱼殇
安庆市水系综合治理港桥泵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我想养一只猫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
数学问题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