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梅戏传统小戏中的皖江文化
——从物质及精神文化简要分析

2020-12-06宋彤彤

黄梅戏艺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皖江小戏黄梅

□ 宋彤彤

一、黄梅传统小戏中的皖江文化的定义

皖江文化是一个大的分类,综合学术界的研究,皖江地区的概念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是指安庆地区的早期皖江概念,是一个乡土化的概念,用于乡土文献的编撰。第二是20 世纪一二十年代皖江籍外地文化人笔下所写的皖江,接近于旅游文化的概念,是皖江籍名人游览了故乡名胜古迹后所做的归纳。第三是近代“开发皖江”决策下的皖江经济区,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宣城、巢湖和滁州市的东部地区,主要服务于城市发展1。皖江文化,简单地说,就是皖江地区人从古到今在处理任何世界的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的总和2。黄梅传统小戏根据呈现时间段及其抒情性,其中的皖江文化多体现于第一、二种概念的皖江文化。宋之前无足够史料证明黄梅戏作为一个剧种的足迹,或这段时间是黄梅戏孕育的过程。宋元明清时期的皖江文化属于雄浑壮阔的生长期文化,但黄梅戏至清代才出现比较成熟的表演,且更多从古籍文献记载、文人笔下作品以及民间艺人口述整理中发现。

由此可见,皖江文化包括了黄梅戏这样的精神文化,而黄梅戏传统小戏作品中体现了一部分的皖江文化。

二、黄梅传统小戏中体现的皖江物质文化

皖江文化的物质成果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饮食、服饰、交通、建筑、商业、发明、文物、旅游方面均有涉及。

在今天成熟的饮食文化中,“徽菜”是一个知名度非常高的代表作。在黄梅传统小戏《打猪草》中,金小毛和陶金花回家,做“鸡汤泡炒米”吃,这道菜也属于安庆家喻户晓的一道菜了。还有《打豆腐》中的豆腐,据李时珍《本草纲目》准确记载,豆腐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安发明的。传说刘安所在的淮南生产大豆,阴差阳错将豆粉与石膏结合做出豆腐3。而《打豆腐》的故事背景就在皖南,王小六夫妇买豆子打成豆腐卖以此营生,由此可见当时豆腐已在当地流行开来。另外茶文化也是皖江文化中由来已久的一部分了。古时每年谷雨节前后,成群结队的男女上山采茶,他们用歌谣、或独自抒情,或彼此唱和,于是产生了许多山歌小调。象‘正月里来到采茶,梅花儿开,梅花儿开的锦绣花儿开,望我的郎儿回。’上山采茶的人们,也从各自的乡村,将当地流行的山歌小调带到茶山上去唱。4逐渐形成了民间小调,这些调现在还存在于很多黄梅歌舞小戏中。黄梅小戏《对花》中播种时的对唱就是沿袭的民间小调。

服饰方面,皖江地区临江,水陆发达,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游客也带来了不同的服饰风格,更便于交流,故当时的服饰产业较发达。黄梅传统小戏中的女子的服饰很多来源于汉服,比如说齐腰襦裙,还有经过改良的水袖,也是表演中非常重要的服装。黄梅戏中的蟒服官袍、男帔女帔、婚嫁的凤冠霞帔,都体现了一些汉服元素。

交通方面,皖江地区多山又依赖长江,所以外界联系之路多行水路,自然水路发达 。同时黄梅戏传统小戏中多用推车、船夫划桨等技术表现山路水路。

建筑与商业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徽派建筑”与“徽商”了。其中徽商有不少是因皖江地区水利发达的有利条件,同时多山多水也多自然灾害的地理因素外出生存。例如,稻作是皖江地区重要的生产活动,皖南山区不适宜稻作,种植稻谷需寻找合适的土地,因此稻作影响了一部分人口迁移,而在人口迁移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其他商业活动。在黄梅传统小戏《逃水荒》中,描述的就是乾隆五十一年间的一次特大水灾,灾民们逃奔外地卖唱营生的片段。

发明方面最出名的就是“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被誉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的安徽宣城,所生产的“宣纸”、“宣笔”、“徽墨”、“宣砚”举世闻名,在黄梅传统小戏中也常常出现“笔墨纸砚”的身影。

文物方面多是戏折或戏班剧目簿。例如春台班戏目,春台班是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大盐商江春所创办的戏班,艺人多来自安庆一带。乾隆五十五年年后长期留京演出,与前后进京的三庆、四喜、和春并称“四大徽班”5。黄梅戏第一位女演员胡普伢就是春台班的一员。自乾隆五十五年间留京演出至民国,也是留下了不少戏折或剧目簿。

旅游文化方面,因为皖江地区多秀丽山水,所以山水文化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作诗吟赋,皖江籍文人对故乡的刻画吸引了更多的慕名者。《孔雀东南飞》中《徘徊》一折里著名的景点“孔雀台”在安庆潜山,至今仍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同样在潜山的“天柱山”,《天仙配》中经典折子小戏《满工》就是以“天柱山”为生活场景的。另外,山水文化也孕育了黄梅传统小戏中不少的山歌、渔歌片段。

皖江文化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是非常繁多的,但黄梅戏诞生时期相对较晚,且多体现日常生活。要在黄梅戏传统小戏中找到明确清晰的物质内容介绍,还需要更加细致专业的研究。

三、黄梅传统小戏中体现的皖江精神文化

皖江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所以黄梅传统小戏中体现的皖江精神文化,也有属于当时整个大环境下的中华文化。主要体现在民风民俗、思想文化方面,有积极健康的部分,也有当时落后消极的部分。

(一)黄梅戏传统小戏中的民风民俗

黄梅戏作为一种非常具有生活气息的剧种,反映丰富的日常生活,表现了农村劳动者勤劳、乐观的精神与道德情操。在旧时代,人们借助山歌或独唱或对唱来消愁解闷、解除疲劳。黄梅戏中有很多体现了民俗民风的传统小戏。举行灯会、看花灯的民俗,比如说《夫妻观灯》又名《闹花灯》,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元宵之夜去看灯会的情景。夫妻二人在看灯会时欢欣雀跃,模仿高矮胖瘦的男女老少看灯时的样子。《推车赶会》讲的是三哥和四哥推着车载着二妹去看灯会的故事。歌颂积极健康的民风也是黄梅传统小戏常出现的内容。《钓蛤蟆》讲述的是歌颂主人公帮助弱者、惩恶扬善的行为。《打猪草》描写的是陶金花因打猪草而不小心弄坏金小毛的竹笋产生误会,最终两人和解做朋友的故事,体现了互帮互助、善良质朴的民风。《补碗》写的是补碗的工匠看其家贫,不收工钱反送升米的故事。《六尺巷》讲述的是桐城吴张两家互相谦让三尺墙头,最后各让三尺,出了“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佳句,谦让美誉流传千里千年,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当然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有一些消极落后的东西也会通过黄梅戏进行抨击、揭露。《砂子岗》揭露的就是恶婆婆虐待儿媳妇,最终被惩罚的故事。《闹官棚》揭露了饥荒百姓难以度日,恶霸官僚不仅不为民谋生,还征收坝费、花天酒地的行为,最终被大闹官棚、受尽惩罚。《苦媳妇自叹》、《恨大脚》、《恨小脚》等传统小戏都揭露了因封建社会落后习俗而受尽委屈、磨难的恶习。

(二)黄梅戏传统小戏中的思想文化

皖江文化源远流长,黄梅戏传统小戏底蕴同样深厚。不仅产生了抨击封建社会各种落后观念的思想,也出现了佛教文化的踪迹。《女驸马》的《洞房》一折中,女扮男装的冯素珍向公主请罪,考上状元只为救下心上人李兆廷,并未想耽误公主,出现了反对包办婚姻的思想。同样表现青年男女不愿受封建礼教束缚、渴望婚姻自主思想的传统小戏还有很多。例如《补背褡》,讲述的是干妹子同情“背褡破了无人补”的干哥,愿意自许婚姻的故事。《游春》描写的是一位受封建习俗束缚的书生吴三保与羞涩的初恋少女赵翠花在春游时一见钟情、相思成病,托人说媒的故事。《卖老布》说的是一卖老布的小贩与年少的寡妇情投意合,愿意不惧世俗眼光结得良缘的故事。还有《卖花篮》《蓝桥汲水》《送绫罗》等传统小戏里,都有表现青年男女自由结合的爱情观的思想。佛教文化的踪迹在《许士林祭塔》《张三请菩萨》中可以发现。具有讽刺意义的传统小戏也非常众多,常常讽刺不思进取、不务正业的思想。《打豆腐》《打纸牌》《顶烛滚凳》讽刺的都是好赌成瘾的懒汉,《卖斗萝》(又名《懒烧锅》)讽刺的是好吃懒做的妇女。

反映民风民俗、思想文化的黄梅传统小戏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出发,所以也会从其情感角度出发。因此会有赞美生活积极向上的一面,也会有体现不公消极落后的一面。社会发展至今,精神文化里的一些糟粕已被逐渐去除。也正是有了这样贴近生活的记载,对正面的进行弘扬,对负面的进行挑选删除,才有了更丰富的积极向上的皖江精神文化。

四、结 语

皖江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而黄梅戏也是一种地方剧种,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皖江文化孕育了黄梅戏,黄梅戏也作为皖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两者在精神和物质方面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黄梅戏传统小戏中描写生活的片段,涉及到的皖江物质文化非常丰富,只是黄梅戏的抒情性更多强调对人的描写,想要挖掘其中更多能体现皖江物质文化的内容还需要对黄梅戏传统小戏更深刻细致的研究。也因为黄梅小戏的抒情性,传统小戏中体现了很多对民风民俗、思想文化的描写,其中不乏正面的、积极健康的,也有一些封建社会中落后的一面。皖江文化都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摒弃掉了一些“糟粕”,传统小戏里呈现的皖江文化与今日的皖江文化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从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对皖江文化做出了建设性的发展,才有了今日内涵丰富的皖江文化。

猜你喜欢

皖江小戏黄梅
黄梅之星 朱婷婷
黄梅之星 赵长玖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60亿!皖江金租巨额融资
小戏骨
黄梅落尽,佛心始开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
激荡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