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要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2020-12-06杨长江

民族大家庭 2020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领导干部

文/杨长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当前社会改革发展的基本功,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长期执政的“传家宝”。特别是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目标任务,领导干部要练好调查研究这个看家本领。

深刻认识领悟调查研究的科学内涵及其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的领导工作和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是为了服务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前提就是要开展调查研究,这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深刻领悟其科学内涵及根本要求。

调查研究是探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调查研究就是运用科学方法帮助我们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对客观事物发展的探索必须坚持调查研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的内在要求。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需要广泛地深入调查研究,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了解事物运动方向、运动规律。研究事物的本质必须要进行实地调查、科学研判,才能发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本质属性。

调查研究是作出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是为了获取原始资料,研究就是要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研判,从而寻找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的决策是不科学的,甚至会背离事物发展的正确方向,自然也就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还得亲口吃-吃。”我们不光要学习理论知识,必须结合社情开展调查研究,避免“本本主义”“经验论”。特别是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要坚持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大调研,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科学理论,做出科学决策,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唯有如此,才能顺应客观事物发展方向。

调查研究是党科学执政的根本方法。我们党历来就重视调查研究,一直以来就把调查研究作为服务群众的“制胜武器”,也是实现长期稳定执政的“传家宝”。毛主席指出“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邓小平同志强调“只有调查研究,你心中才有数”。习近平同志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是建设高水平创新型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党的科学执政,增强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走进新时代,要继续发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动党的建设稳步迈向新境界,继续向建设高水平创新型政党而努力,创造举世瞩目的新成绩、实现新突破。

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调查研究的落脚点在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到实践中,坚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了解情况,开展调查研究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以点代面,必须坚持脚踏实地、稳打稳扎,既要宏观把控、又要微观深入。多到矛盾尖锐、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的基层一线实地走访,寻找解决困难的“良方”,同时,在调研中自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带着真挚感情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领导干部到基层一线调研,要善于同基层干部、群众打交道,耐下性子多和他们交流,要甘当小学生,发扬“小学生精神”,怀着谦虚的态度、真挚的情感与基层干部、群众推心置腹地探讨,基层干部和群众才愿意说真话、讲实话,这样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才真实可靠。

带着问题下去。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不能漫无目的地下去,而是要有针对性地下去。下去调研首先要明白调研主题是什么,其次调研采取哪些方法等等,这些都是要提前做足功课,在开展调研过程中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问题,聚焦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呼声,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

带着优良作风下去。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发扬共产党人优良的作风,脚踏实地深入到一线。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要甘于吃苦受累、无怨无悔,特别是去艰苦一线调研,要涵养“撑船打铁磨豆腐”般的吃苦精神,在偏远山区开展调查研究时,往往需要爬山过坎、穿山越岭,吃不了苦是搞不好调查研究的。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顽强意志,在矛盾尖锐的地方开展调查研究,面对复杂情况时,往往会千头万绪,所以越是焦头烂额越要沉着冷静、理清思路、穿针引线,才能真正做好调查研究。

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问题、做出决策

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坚持整体思维,全面分析问题,坚持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发展的攻坚期、改革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往往矛盾尖锐、情况复杂,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深入其中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它的内在规律。这就需要领导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研究问题,做出科学决策。

夯实理论功底,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理论指导调查研究,理论上清醒是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前提。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及政治素养。要坚持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保证调查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

善于把握大局,分析问题要有整体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强调“提高改革整体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充分体现了总书记把握大局的远见卓识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领导干部以习近平同志为标杆,跟着习近平同志学习调研,在调查研究中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攻坚期,如何推进社会各个领域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改革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社会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都要齐头并进,不能顾彼失此。唯有如此,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坚持客观看待,分析问题要用数据说话。在调查研究中不能犯“经验主义”“本本主义”,盲目地凭想象下结论、凭书本知识得答案。领导干部分析问题要善于把掌握的原始资料通过科学的论证方法转化为科学理论,客观分析数据、科学比较辨析、深入细致思考,让数据说话,不以主观意志下结论。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分析问题,充分认识事物具有两面性,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以数据为基础进行科学推理,下结论、作决策。

注重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要辩证看待。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必须理性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问题时要注重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等,这些科学思维方式具有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领导干部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