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实践技能的积累
——广告设计的多维化教学
2020-12-06王丽岩霍俊燕
王丽岩 霍俊燕
如今,广告已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几个印象深刻的广告作品。广告即“广而告之”,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其借助某种媒介传递、传播信息,以达到获取利益或告知某种信息、宣扬某种理念等目的。成熟的广告设计作品能够充分地表达广告主的诉求,为广告主准确地传递广告信息;能够依照广告策划的步骤完成该阶段的诉求任务。广告设计课程是广告设计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践从广告的策划、构思、创意到设计制作进行全方位的整体配合。
在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广告设计已成为企业乃至社会重要的竞争手段之一。一个好的广告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为产品打开销售之路。同时,广告设计课程也需要大量的社会实践做铺垫。整个广告从最初的市场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到创意的形成与视觉形象的设计制作都需要丰富的经验、成熟的技能来完成。这一系列广告行为都需要广告设计者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准确地为广告主找到诉求要点,从而用最恰当的视觉形象表达出广告的核心内容。
一、广告设计课程现存的问题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是老牌专业,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但是也存在一些老牌专业常出现的问题。传统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掌握的知识过于老旧,设计作品也往往缺少社会性、商业性、实践性。首先,传统教学模式所采用的理论讲授的方法不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完全,在实际设计中做不到理论运用于实践。其次,传统的教学环境过于单一,一成不变地采用课堂教学,不能将学生所学知识结合实践。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只能存留于脑海中,得不到实际应用的机会。最后,传统的教学成果多以学生的虚拟主题进行设计创作,没有实际的市场调查过程,创作缺乏目的性,以致学生的作业过多形式化,缺少社会性、商业性以及实践性。
二、广告设计课程的多维化教学需求
广告设计课程在设计专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每一个设计师的必修课程。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带领学生充分体验广告设计的实践性,而实践性恰恰又是广告设计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培养的设计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这就迫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对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实施改革。广告设计课程要跟随信息化时代的步伐,运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多种环境等多维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针对广告设计课程特点,结合多维化教学模式,广告设计教学应做出创新改革。比如,理论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结合设计实践,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技能一起掌握;教学环境也要多维化,带领学生走进市场,走向社会,结合实践才能让学生尽快进入设计师的角色。学生的作品过于形式化源于主题的虚拟和没有广告主的参与,所以广告设计课程应让学生充分进行调查、走访、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转变视角,适应设计的商业性特征。广告设计课程应以多维化的教学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视角和角色,适应设计师中立的位置,让广告主和广告消费者的身份共存。
三、“以赛促学”与广告设计课程的融合
(一)设计类赛事的主题类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广告设计逐步成为热门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广告所带来的销售利益,对广告有了越来越多的需求。为了满足企业对广告和设计人才的需求,各类设计比赛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赛事目的与主题也是以企业社会需求为方向而设立。近年较为热门的赛事主题大致可分为自由型、文化创意型和实践型等。其中,文化创意型主题重在宣扬中国文化与地域文化;实践型主题以企业形象或品牌产品等真实项目为设计对象,具有一定的商业性。无论是文化创意型比赛还是实践型比赛,都需要学生真实地参与并付出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整个设计过程。
(二)设计比赛是广告设计实践的平台
广告设计课程是侧重实践操作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以市场为导向,将企业产品的商业价值作为信息传播的核心,从而使产品获得受众的认可。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广告的策划、市场的调查分析、设计的构思、创意的表达等整个广告设计的制作过程与专业技能。
设计比赛对广告设计课程来说是良好的实践平台,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点,更是将广告设计的社会性、商业性、艺术性相结合的纽带。设计比赛中的实践项目是真实企业的设计需求,这就为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广告主。企业提出了具体设计要求,学生也因此接触到了具有商业性的广告诉求。而且企业产品就在身边,方便学生走进市场进行社会调查。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融入设计赛事的社会实践项目,可以让学生完整地体验广告设计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将所学运用到实践当中。将赛事引入课堂,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企业提供实践项目是具有商业目的的,参加比赛的作品可以直接成为企业产品的广告。所以参加比赛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项目,而且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发展
以往参加设计类比赛是为了检测学生的设计水平,也是为了让学生所学得到认可。参赛的学生多是将已经做好的作品直接参加比赛,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即使获得了奖项也没有过多的收获。如今设计类比赛多以实践项目为主题,想要参加比赛就要针对赛事主题精心准备作品,这就为广告设计营造了“以赛促学”教学模式。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也是近两年教师以参加设计比赛为方向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将理论课程结合赛事主题的实践性教学。实践项目赛事主题具有很强的商业性、实践性以及艺术性,这正是传统课堂所缺少的专业技能训练。参加此类赛事,不但可以弥补传统课堂的缺失,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走向社会,真实地体验设计实践。由此,高校广告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引入设计比赛,利用实践项目赛事打破枯燥的课堂教学,不失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有效手段。
四、“以赛促学”在广告设计课程中的作用
(一)“以赛促学”的多维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维化实践教学采用灵活自由的教学形式,根据专业需求采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维度、不同角度的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将根据课程内容实行。融合设计比赛的广告设计课程,需打破传统,针对赛事主题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维化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社会的肯定,贴近社会需求。
多维化空间教学需改变以往固定不变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实践项目的设计比赛要求学生走入市场进行产品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走访客户、调查消费者等。这一过程是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重要步骤。调查与走访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了解产品,了解社会需求,同时也可让他们增长更多见识。
多维场景的模拟能够让学生准确定位设计师的工作状态。广告设计的场景模拟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以设计师的身份进行项目资料分析、构思策划、投标提案、设计创作等活动。模拟整体项目实施场景可以提前让学生进入设计师的角色,了解设计工作流程,学会从设计师的角度分析案例、设计作品。
广告设计课程融合设计比赛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等专业知识,同时又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式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最有效的多维化教学手段。设计比赛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能够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二)“以赛促学”多维化教学的意义
广告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应用课程,设计中集合了设计心理、设计营销、字体设计、构成设计、色彩设计和版式设计等相关知识。结合设计比赛主题实施多维化教学对广告设计课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多维化空间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走出固定的空间,拉近学生、设计师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走出课堂,可以使学生增长见识,切身体会设计工作的相关流程,以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其次,场景的模拟教学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设计师的角色和工作状态,同时也可以改变学生的主观意识以及对设计作品的审美角度,学会以广告主和消费者两种不同身份分析产品和产品的广告设计。再次,广告设计课程的专业需求是针对课程内容设定教学计划,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设计比赛主题的多样性迫使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比赛主题引导学生实践操作。由此,多种教学手段共存的多维化思维教学既丰富了课堂,也推动了教学方法、手段的进步。
(三)“以赛促学”在广告设计课程中的高效性
“以赛促学”这一教学方法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明显地看到教学效果与各自取得的成绩。学生在设计比赛中的成绩也是社会对学生作品的一种肯定和认可,这无疑会增加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肯定与自我肯定。参加设计比赛实践项目是广告设计综合性的实操训练,也必然会提高广告设计的综合教学水平。另外,实践主题的设计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学生积累了实践经验,从而有利于缩短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最后,“以赛促学”的多维化教学方法多样、新颖,不同于传统枯燥的课堂。学习氛围活跃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大脑的运转,从而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五、“以赛促学”广告设计的多维化教学
“以赛促学”多维化教学是为广告设计课程量身定做的教学模式。参加比赛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直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设计当中,减少学习过程中的迷茫状态,了解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关系。广告设计课程具有综合性,是将设计专业各类基础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课程。结合赛事主题让学生参与实践项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检验自己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设计比赛的获奖情况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得到社会肯定的一种形式。总之,广告设计课程需要借助多维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程的实践训练。
综上,“以赛促学”促进了教师多维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的实践技能,实现实践经验的积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