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高龄高血压患者早期心肌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
2020-12-05笪应芬李英华吴建梅
笪应芬 李英华 吴建梅 刘 怡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的下降[1-3]。心功能损伤在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慢性过程,主要原因是高血压时,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增加了患者心室负担,导致心肌重塑,长期可发展至心功能不全[4-5]。此外,高血压可导致血管内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速了心肌重塑的发展过程[6]。由于心肌损伤、心功能不全是一个长期慢性的发展过程,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常规超声心动图下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表现正常,但当发展至心功能不全时,往往已较为严重,因此早期识别心肌功能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可以识别室壁的运动,对心肌各个部位进行力学追踪。目前有研究显示,该技术可以早期识别心肌功能损伤,但在高龄高血压的患者中相关研究较少[7-8]。为此,本研究探讨STI技术对高龄高血压患者早期心肌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高血压患者,并将其纳入观察组,同期收集60名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为无上述疾病的年龄为60~85岁的健康老年人,无重大心血管疾病史。两组在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②非服用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③左室射血分数正常(≥50%);④年龄60~85岁之间;⑤同意参与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脏严重疾病;③糖尿病;④高脂血症;⑤甲亢等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⑥心脑血管其他重大疾病;⑦精神异常,未能配合完成本研究。
1.3 仪器设备
采用Vivid E95型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
1.4 测量方法
应用Vivid E95型超声诊断仪作为检查设备,患者静息(安静休息15 min以上,且检查前禁止饮用咖啡等),左侧卧位,暴露胸前区,由同一名医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及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值。
1.5 观察与评价指标
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及E/A值;同时利用超声STI测量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以及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s-1);收集两组血压、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
1.6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完成对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双侧检验下,设置α=0.05为检验标准。两组计量资料差异采用t检验分析,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情况比较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7,t=15.801;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情况比较(mmHg,)
表1 两组血压情况比较(mmHg,)
2.2 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和E/A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3,t=1006,t=1.216;P>0.05),见表2。
表2 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比较
观察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0,t=3.181,t=2.921;P<0.05),见表3。
表3 两组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比较(cm/s,)
表3 两组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比较(cm/s,)
2.4 两组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比较
观察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9,t=3.273,t=2.627;P<0.05),见表4。
表4 两组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比较(%,)
表4 两组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比较(%,)
2.5 两组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比较
观察组基底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s-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4,P<0.05);两组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s-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4,t=0.461;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比较()
表5 两组患者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比较()
2.6 图像分析
利用STI技术,获取心动周期二维灰阶动态图像,测量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及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s-1),见图1。
图1 STI评估并测量左室壁运动图
3 讨论
高血压相关性心功能不全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其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容易被患者忽视,故防治高血压相关性心功能不全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早期防治。本研究探讨了STI技术对高血压患者早期心肌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高龄高血压患者中,已经存在心肌功能的损伤,表现为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降低,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增高,以及基底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s-1)增高。
STI技术是一种无创性评价心肌功能的超声技术,近年逐渐兴起[9-10]。该技术允许学者更形象、直观地观察心肌纤维在各个方向的运动,包括纵向、径向和环向,与传统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比较,STI技术可以更为直观、定量、准确和快速地评价患者心肌的运动协调性,而且可以更为灵敏地反映心肌功能损伤早期的舒张功能改变[11-13]。高血压导致的心肌功能损伤与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存在共同的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高血压时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心室后负荷加重,此外,高血压导致的血管内慢性炎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均可以促进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即常说的心脏重构,而高血压在心脏重构中影响较大,最终发展至心功能不全[14-16]。在心脏重构早期,由于心肌的代偿性运动和改变,心室射血功能可无明显改变,即左室射血分数正常,但心肌功能已经存在损伤。与常规超声心动图不同,STI技术不依赖多普勒原理,其成像原理是二维灰阶成像,主要是利用空间相干、边界追踪技术获取图像并跟踪心肌运动,可以在多个平面对心肌的结构力学进行量化分析,该技术不受超声帧频、超声入射角度、信号噪声等影响,因此误差较小,可以更为精确地评估心肌形态和运动,评估心室功能;STI技术是评估心脏力学及心脏运动原始力的可视、可量化的分析,为临床提供创新观察心肌力学结构的方法,代表心肌和血管的收缩及扭转运动。目前已经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证实可以早期识别心肌功能损伤[17-20]。
4 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之前,STI技术即可识别早期心肌功能损伤,对防治高血压相关的心肌功能损伤具有一定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