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0-12-05肖璐
肖 璐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音乐疗法是传统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对于解决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音乐疗法的应用策略做出探索。
一、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音乐疗法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发展。音乐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引导方法,这种心理引导方法包括接受式音乐治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以及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引入,能够为师生带来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体验,这对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音乐疗法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类心理问题,也能够使大学生养成健康情感。如音乐疗法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抑郁问题、社交焦虑等问题,促使大学生有效消除不良情绪、人际障碍,从而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良好基础。
二、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升师生对音乐疗法的认知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音乐疗法的应用与推广建立在高校师生对音乐疗法具有较高的了解程度与认可程度的基础之上,只有如此,大学生群体才能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愿成为音乐疗法的对象,从而为音乐疗法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此,高校需要对音乐疗法开展有效宣传。具体而言,高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音乐疗法开展宣传:首先,高校有必要推动音乐疗法与既有育人资源的整合,为音乐疗法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载体。虽然音乐疗法不能等同于音乐教育,但是音乐教育可以成为开展音乐疗法宣传的有效载体。音乐教学工作者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强化沟通,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在自身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价值,以此提升学生对音乐疗法的认同。同时,高校有必要充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资源,在知识普及板块为大学生群体呈现音乐与心理之间的关系,在音乐治疗板块呈现各类与音乐治疗相关的案例,从而深化大学生群体对音乐治疗的了解。其次,高校有必要依托校园文化,为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营造良好的氛围。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大学生、感染大学生,为此,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在音乐疗法应用与推广中的作用十分必要。在此方面,高校主要需要通过引导大学生成立音乐学习与交流组织、举办多元化的音乐主题活动等,在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以及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为音乐疗法的应用以及应用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如高校可以引导学生成立音乐社团、班级音乐兴趣小组,举办各类校庆活动、音乐会等,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疗法并对音乐疗法的价值做出讨论与认同。
(二)完善音乐疗法基础设施
在将音乐疗法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完善的音乐医疗基础设施不仅是确保音乐疗法得以应用的关键,而且也是提升音乐疗法应用成效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在高校构建心理健康咨询室的过程中,有必要为音乐疗法的应用提供独立的空间。一般而言,音乐治疗室需要具备能够促使学生身心得以放松的环境,在此要求下,音乐治疗室所具有的色调与光线需要共同塑造出温馨的氛围。与此同时,音乐治疗室中有必要放置一些工艺品、绿植等,从而为大学生群体带来更为舒适的心理体验,进而为大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有效交流以及音乐疗法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保障。当然,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所具有的物质条件来决定是否在构建个体音乐治疗室的基础上再构建群体音乐治疗室。无论是个体音乐治疗室还是群体音乐治疗室,都需要呈现出专业性、人性化的特征。其中,专业化体现为音乐治疗室需要具备专业化的设备,如经常用于心理健康测评与引导的测试器材与心理量表,用于播放音乐的多媒体工作台、调音台以及了解音乐疗法成效的生理指标传感器等反馈型软硬件。这些专业化的设备能够人性化体现为将大学生的心理体验作为音乐治疗室环境打造、物品摆放工作的重要依据。个体音乐治疗室中可以放置两个沙发供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使用。在确定沙发距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确保教育工作者能够有效地观察学生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而且也需要对学生社交安全距离做出考虑,从而避免学生对教育工作者以及音乐疗法产生焦虑或者抵触情绪。
(三)明确音乐疗法应用流程
明确音乐疗法应用流程是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音乐疗法得以规范化开展的前提。虽然针对大学生不同心理问题所开展的音乐治疗方式方法会产生一定差异,但是整体上都可以将整个治疗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对学生基本情况做出全面了解、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开展准确评估、对音乐治疗计划进行科学制定、对音乐治疗计划进行有效落实以及对音乐治疗成效进行评价总结。在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的过程中,信息主要来自于学生自身、学生同学、学生家长以及教师。音乐疗法实施主体不仅需要通过与学生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成长史、健康史、价值观、人生观等信息,而且需要在对学生情况做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与学生同学、家长以及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准确评估提供依据。从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来看,音乐疗法实施主体可以使用列表评估法、特性评估法等方式,通过经历一段时期的观察来判断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从音乐治疗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来看,音乐疗法实施主体需要根据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探索与之适应的治疗方法、治疗标准,明确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与此同时,音乐疗法实施主体有必要根据音乐治疗实施成效对音乐治疗计划进行调整,从而为音乐疗法实施成效的有效提升提供保障。最后,在评估报告阶段,音乐疗法实施主体需要对音乐治疗过程做出记录,对治疗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及音乐疗法实施档案,从而为后续的音乐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四)建设音乐疗法人才队伍
优秀的音乐疗法人才队伍,是推动音乐疗法更好地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提升音乐疗法应用成效的必要条件。为此,高校需要重视音乐疗法人才队伍建设,从而为音乐疗法的有效应用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具体而言,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渗透以及音乐疗法的实施,对音乐疗法人才队伍所具有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作为音乐疗法实施主体,需要以丰富的心理知识与乐理知识作为支撑。其中,音乐疗法实施主体对心理知识的掌握,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出准确判断与评估的重要基础。音乐疗法实施主体急需要掌握心理咨询基本理论与心理基本方法。与此同时,音乐疗法实施主体不仅需要充分了解心理引导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掌握音乐疗法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从而更好地提升音乐疗法实施过程的针对性。其次,作为音乐疗法实施主体,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即音乐疗法实施主体需要乐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在致力于此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与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大学生成长成才。除此之外,心理疗法实施主体还应当具备平和的心态、良好的人格魅力等,从而更好地与学生开展沟通并提升自身的正向感染力。从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来看,高校可以在完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针对音乐疗法开展学习并获得相应证书,从而有效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当然,在此过程中,高校也需要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机会与进修机会,从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有必要通过开展人才招聘,引入优秀的音乐疗法专业人才,并通过引导教育工作者开展沟通交流等方式,实现音乐疗法应用经验的共享,进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音乐疗法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有必要强化音乐疗法宣传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提升师生对音乐疗法的认知与认同的基础上,为音乐疗法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音乐疗法实施主体需要明确音乐疗法应用流程,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水平,从而为音乐疗法应用成效的提升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