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干预模式应用于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中的价值分析
2020-12-05雷娇娥
雷娇娥
(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改善支气管结核患者对该技术认知的重要手段[1]。协同护理模式是重点关注围术期细节,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围术期知识了解度,但其应用于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患者中是否会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上尚存争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9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9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50)和协同组(n=49)。常规组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2.58±5.34)岁。协同组中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63.89±5.8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WS 288-2017)》[2]中肺结核诊断标准,并经痰培养确诊;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等级≤Ⅳ级;③预估患者生存期大于3个月。
排出标准:①合并其他肿瘤疾病;②长期使用抗凝药物者;③依从性差,不配合随访者。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干预, 包括:①术前健康教育,讲解相关支气管结核及手术知识。②术中病情监测。③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正确吸痰、排痰方法及纠正不当体位,用药指导等。干预1周。
协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协同干预模式:①术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心理咨询师、责任护士讲解相关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术中配合等增加患者对相关操作的了解度,激发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降低患者担忧和排斥心理。②术中通过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分享生活趣事等转移患者注意力。③术后:指导患者寻求社会支持,包括患者亲朋好友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多关心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交流。③嘱患者定期复查,电话或上门随访,了解患者情况,并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干预1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记录患者中出血量、平均治疗次数、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手术情况比较
干预后协同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治疗次数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表1 两种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平均治疗次数(次) 手术时间(h) 平均住院时间(d)常规组n=50 266.61±63.21 4.21±1.21 2.82±0.90 52.64±8.69协同组n=49 212.63±64.17 2.87±0.46 1.87±0.56 43.10±6.52 P<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协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协同护理模式能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处理围术期细节问题,改善患者对相关疾病及技术的了解度的新型护理干预模式[3-5]。
在本研究中干预后协同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治疗次数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低于常规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干预模式应用于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患者中能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平均治疗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