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档案培训工作 提升档案队伍素质

2020-12-05朱海民周杰

山东档案 2020年3期
关键词:业务培训档案馆培训

文·朱海民 周杰

众所周知,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核心,任何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高素质人才的参与与贡献。同样,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也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档案人才队伍,而提升档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大力开展档案业务培训。尤其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档案业务培训的力度和水平及档案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需求尤为迫切,对此,结合近几年的我市档案干部业务培训情况及我市实际情况,笔者在此就如何更好开展档案队伍业务培训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调查摸底,掌握需求

档案培训是一项针对性非常强的工作,培训目的必然是要解决一系列相对比较集中和突出的业务性问题,让受训者在提升总体素质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一些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档案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宽泛,具体包括了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开发利用以及档案资料的数字化、信息化等诸多方面。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业务知识为基础,否则工作的开展将会困难重重,陷入困境。因此,培训工作开始前需要做大量的前期调研及准备工作。

档案培训可以分为档案系统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来进行。所谓档案系统内部,主要是针对各级档案馆而言的,培训对象也以档案馆工作人员为主。档案系统外部则是指除去各级档案馆在内的各相关单位,培训对象为其档案员,范围相对宽泛许多。档案系统之间业务工作有着更多的相通之处,可以通过彼此间的沟通交流及日常承办、交办的各项工作来发现和确定当前在业务工作中相对集中的问题。比如市档案馆通过编辑印发《滨州档案信息》,陆续发现了诸如遣词用句、表情达意及宣传着力点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对通讯员队伍进行业务培训掌握了方向。对于档案系统外部培训需求状态,可以通过日常业务指导、召开档案员座谈会、实地走访各单位档案机构、发放征求意见函及其它电话、传真、QQ、微信等举措,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掌握当前拟受训人员的业务需求。针对获取的需求信息,选取培训专题,做到有的放矢。

二、因地制宜,灵活实施

调研摸底是培训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前期工作,属于提出问题阶段。培训工作的开展则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由于培训经费及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客观影响,培训方式也不尽而同,可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进行。

首先,在培训形式上可多管齐下,既可以采取“自我为主”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具体来讲,“自我为主”主要是由当地档案部门业务骨干授课,授课地点主要在本地。如滨州市档案馆近年来组织的归档文件整理业务培训班、档案统计工作业务培训班及业务讲堂等培训都属于此类。“请进来”则是聘请高校或上级档案部门业务骨干、档案业务领域权威专家等来本地进行授课。由本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专题,印发培训通知,确定参训人员和培训地点,各相关单位人员按照要求参训即可;“走出去”则主要是异地培训,可以是独立组织异地培训,可以是与高校等相关单位联合举办,也可以是组织参加上级档案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等。近年来,滨州市档案馆除去组织参加省档案馆在济南、苏州、青岛等各地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外,还先后多次联合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举办档案人员业务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时间上可以根据培训内容灵活安排。对于一些专题性较强的培训可以采取类似于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时间可以半天,也可以一到两天。比如归档文件整理、照片档案整理、档案法律法规、宣传稿件写作、档案展览专题制作等都可以采取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会等方式进行;对于整体性较强,且相互之间联系较为密切的多科目培训则可以采取连续培训的形式,时间安排相对集中且稍长一些。比如滨州市档案馆在当地组织的档案业务知识培训班,综合了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宣传及档案开发利用等多项内容,进行了为期3天的培训。再如通过“走出去”方式及与高校联合办训等方式举办的培训班大都在一周之内。具体采取哪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培训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档案局(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或者党委、政府部门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这种培训一般都是由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其档次和规格都比较高,培训内容着眼点也不同。省档案馆近年来组织的各类档案业务素质提升班主要是这个类型,滨州市档案局、档案馆主要领导及市委分管领导多有参加。这种类型培训的目的主要是让参加培训的各级领导对档案及档案工作从外延上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从根本上重视档案,进而从领导层面去推动和促进档案工作的开展,为档案工作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第二个层次是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由于参训人员的特殊性,要对其进行包括业务知识和技能在内的各种培训,不但让他们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档案法律法规政策,还要从全局角度去认识和把握档案工作,更好地去参与和指导本地各部门档案工作的健康开展,如市档案馆组织的“业务大讲堂”活动就是属于此类;第三个层次则是一线档案工作人员。对于他们的培训,主要是集中在实际业务工作上,除了在思想上让参训人员了解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业务上能熟练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及时准确、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单位档案的收存管用及移交进馆等各项工作任务。这种培训类型也是所有培训中占比最大的一种。

在授课培训方式上,可以采取理论授课与实践指导相结合、面对面授课与网络授课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层面培训需求。而其中最为经济、最为简便的则是网络授课,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尤其是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持续影响下,远程网络培训则显现出了强大的适应性和便捷性,成为了档案教育培训的首选。春节过后,市档案馆首先组织本馆工作人员通过山东省档案远程教育平台远程网络学习了24门专业课程。在刚刚结束的相关考试中,共计18人次取得初任培训证书及继续教育证书,顺利完成了培训学习任务。

三、查缺补漏,保障效果

开展培训只是一种手段,其培训的最终目标则是让参训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更好地推动和促进档案工作的开展,因此保证培训质量和巩固培训效果至关重要。由于每个人的业务基础及理解接受能力不一样,培训效果在每个人身上也不尽相同,所以不能搞一刀切,要有所区别。培训结束后,可以根据培训内容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测试,顺利通过者可以颁发相应资格证书。当然,也并非所有参学者都能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就上文中提到的山东省档案远程教育培训来讲,参加此次培训的除去市档案馆外,还有部分医院、企业、学校等单位的档案人员,考试成绩也高低不一。一些同志因为从业时间短,基础知识相对欠缺,虽然坚持学习完了所有课程,但距离考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没能顺利通过考试。这种情况下,可以重点耐心辅导,查问题,补基础,找准短板,逐步解决问题,在动态学习培训中逐步掌握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查缺补漏的方式,可以帮助更多的档案员树立信心,激发他们从事档案工作的激情和热情,从而有力推动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外,还应当在加强档案业务培训师资力量上下功夫,重点培养和提升档案系统内部师资力量。具体可由省档案局或档案馆统一组织,各级档案部门根据自身情况择优推荐业务骨干优先接受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后可加入师资库,作为全省档案人员培训的授课教师中的一员。师资库组成人员可根据省馆统一规划,认真发挥作用,积极参与档案人员的相关培训活动。

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多样和复杂,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越来越多,对于档案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档案队伍素质亟待提升。因此,档案培训工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不断开拓创新,寻求档案培训工作的突破点,为档案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档案队伍素质的提升贡献出新的力量。

猜你喜欢

业务培训档案馆培训
徐州贾汪区开展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业务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江南集团开展基层纪检组织负责人业务培训
关于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开发利用的思考
河北省志编纂业务培训会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业务培训让我增加了底气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