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隐性知识
2020-12-05雷捷陈丽明贺州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
◎ 雷捷/ 陈丽明 (贺州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知识管理理论中按表述特征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有的译为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它“将理论探讨扩展到组织层面,提供了我们在创造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方面的尝试。”与之相对的是显性知识[1],而将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就是显性化。中国民间音乐习得过程与知识管理理论中的隐性知识学习方式有相似之处,强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实践中掌握和“师徒式”传统传承。虽然进入20世纪,我国早将民间音乐纳入高等学校教学体系,进入了规模化课堂教学,但是其传承核心并未改变。而另一方面,教师在民间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经验、人格魅力、教学风格这一类无法用语言交流的知识与隐性知识也有相似之处。既然隐性知识、民间音乐课堂教学、教师三方有相似点,那么以隐性知识的视角审视教师和民间音乐相关问题,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不一样的认识,也将会为民间音乐传承带来新启示。
一、隐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和民间音乐课堂教学
首先我们来看民间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常见现象,然后再对现象进行剖析。
(一)民间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现象
现象一:甲、乙两位教师分别为两个班级授民间音乐课,教师学历、两班级学生素质、授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配置均相同,但是甲教师是专家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民间音乐知识,乙教师为新手第一次上讲台。经过一堂课的教学后,两个班级的差距出现,甲教师班80%的学生对民间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回馈教师的提问,甚至创造性地将民歌进行改编,课堂气氛活跃。乙教师班级的学生则截然相反,在教师照本宣科的枯燥声调中或是昏昏欲睡,或是手捧手机激烈地打着游戏,真正认真听课的同学不到10%。
现象二:甲教师到某地采录了某首民歌并记录成谱,让学生根据记谱学唱民歌。当第二次甲老师带着学生重返该地,学生们把这首民歌唱给当地老百姓听时,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当地人往往不认可这就是他们当地的民歌,认为“唱得不像”、“唱得不对”。甲老师意识到这种现象是由记谱无法还原现场演唱语言、旋律、腔音等地域特征造成的,于是第三次来到当地潜心向民间艺人学习,一遍遍模仿艺人演唱,他的演唱最终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可。回校后他调整了教学策略:增加了播放采风录像、描述了当地人文环境、亲自示范演唱、逐字逐句纠正错误发音等教学环节。当甲教师第四次带学生到采风地,把所学民歌唱给当地人听时,当地人认为“有点像了”。
(二)对现象的分析
分析现象一后发现,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中,当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相同时,教师成了影响其他三个要素的关键变量。甲、乙两班的教学差距是由教师素质差异造成的,而素质差异又由教师教学能力、课堂管理策略、处理教材方式的差异造成,差异是可以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弥补。这种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所表现出的具有个体特征的、难以言传的却深刻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内化了的知识就是隐形知识,它具有经验性、实践性、反思性和价值关涉性等特征[2]。
分析现象二后发现,教师和民间音乐课堂在民间音乐传承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教师在民间音乐代际传承中既是“被传承人”又是“传承人”。“不对”和“不像”是民歌中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这种知识不易被语言或文字表述,是隐性知识。而能被说得清、道得明的知识,已经被肢解转化成了乐谱以音高、节奏、速度等因素记录了下来,变成了显性知识。教师创造性地将无形的声音(隐性知识)转化为有形的乐谱(显性知识)、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民歌的过程,就是隐形知识的显性化。
所以,隐性知识、教师、民间音乐课堂教学三者有关联关系,教师在民间音乐课堂教学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以下将根据这两项结论,进一步分析教师在民间音乐课堂教学隐性知识显性化中的作用。
二、民间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隐性知识
教师在民间音乐课堂教学隐性知识显性化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民间音乐隐性知识的习得、民间音乐课堂显性知识中隐性成分的解读、隐性知识在课堂的显性化呈现三方面。如果把教师学习和传授隐性知识看成信息动态运动的过程,那么前两项习得与解读是教师隐形知识的输入过程,而后一项显性化则是教师隐形知识输出的过程。
(一)习得
习得是指在民间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向民间艺人学习民间音乐的一切隐性知识。教授民间音乐的教师讲起理论知识滔滔不绝,却不能将一首民歌演唱得形似神似、表演得惟妙惟肖,探究深层原因,皆因教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失衡导致。民间文化是潜藏在民间艺人血液里的隐性知识,形似神似地演唱、惟妙惟肖地表演是民间文化的外化方式,也是民间艺人长期在当地文化中浸润的结果。民间音乐教师应兼具“高校学者”和“民间艺人”双重身份。但现状呢?往往教师是合格的“高校学者”,却是不及格的“民间艺人”,要改变现状必须如现象一甲教师一样,一遍遍重返采风现场,深入习得隐性知识。
(二)解读
解读是指教师对民间音乐课堂显性知识中隐性成分的解读。没有任何一种显性知识没有隐性的成分,显性知识中隐性成分需要教师解读。课堂教学中教材是教学内容实施的依据,教材以文字、图、谱的形式记录课程基本内容,是高度的显性知识,但是它暗藏大量隐性知识成分,将显性知识隐藏的隐性知识成分挖掘出来,需要教师根据个人经验、阅历和艺术专业素养对文本进行再诠释,这个过程与艺术作品的二度创作相似。
(三)显性化
显性化是指教师将自身隐性知识在民间音乐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如对民间音乐隐性知识显性化:速度术语“稍快地”的解读,如果该民歌只有乐谱,没有配套音响,教师就应先综合考虑该民歌产生地域、歌种、歌词、曲风等因素后,再确立速度,最后教师应范唱该曲,让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稍快地”的速度感觉;再如对课堂教学隐性知识显性化:现象一中甲教师依据经验对教学全程的把控,现象二中对教学策略的调整、教师在民间音乐课堂的营造学习氛围、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方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行为。这都是为了在课堂上将自身隐性知识最大化的传递给学生,而这种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凝结了教师心血,教学过程具有创新性。
三、教师显性化能力提升的方法
既然教师在民间音乐课堂教学隐性知识显性化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提升教师显性化能力呢?以下是四点提升建议:利用田野调查实现提升、利用团队建设实现群体提升、利用课堂教学实践实现提升、利用学生原有隐性知识实现提升。
(一)利用田野调查实现提升
利用田野调查实现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提升自身隐性知识显性化能力。民间艺人既是民间艺术的“授者”又是“施者”,既被民间艺术创造也创造民间艺术。对于高校教师来说,由于缺少隐性知识习得经验和环境,成为“民间艺人”所耗费的学习成本要远高于“高校学者”。所以教师应利用各种机会到实地采风,有条件的应在当地生活一段时间,深入地了解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场景,利用田野调查的机会向民间艺人讨教。通过长期观察获取更多隐性知识,在表演上尽量还原民间艺人演唱方法、音色、语言等隐性知识。
(二)利用团队建设实现群体提升
打造一支民间音乐教学教研团队,开展集体听评课、定期交流等活动来提升隐性知识,通过撰写团队教学札记和科研论文固化隐性知识,可以实现团队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提升。
关于教研团队建设。教研团队一般由专家教师、熟手教师、新手教师三个梯队构成,专家教师属于高位势隐性知识主体,新手教师属于低位势隐性知识群体。两者在正式与非正式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可以提高隐性知识共享的自觉性,打破部门局限,强化协作意识,开展经验交流、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有利于共享隐性知识[3]。高位势向低位势传授隐性知识,填补短板实现群体能力提升。教师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教研团队集体隐性知识,会产生1+1>2的效果。
关于团队教学札记和科研论文撰写。教学札记和科研论文撰写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集中体现,记录下了教师们个人的教学经验、案例感悟、课后反思、教学规律等隐性知识。新手教师在阅读团队教学札记过程中可获得间接经验,团队成员可以以科研为引领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民间音乐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
(三)利用课堂教学实践实现提升
民间音乐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区别在于,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总量和深度不同、效率不同、以及对教学问题的洞察力不同[4],以上都属于教师隐性知识。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是渐变积累的过程,必须通过音乐教学法知识有效学习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完成。新手教师应在民间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课堂教学水平,形成个人教学风格,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 语
综上所述,隐性知识、教师、民间音乐课堂教学三者有关联关系。以隐性知识视角看待民间音乐传承相关问题会发现,显性知识的传承只是民间音乐传承的冰山一角,隐性知识的传承才是核心,但是隐性知识难于被显性化;以隐性知识视角看待民间音乐课堂教学相关问题会发现,教师在民间音乐课堂教学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是民间音乐高效传承的决定因素;以隐性知识视角看待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会得出三个能力提升途径,利用田野调查、团队建设、课堂教学实践实现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