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战略定力 积极应对国际变局

2020-12-05周方林

孙子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战略发展

周方林

2020年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是人类经历的一次大灾难,人类社会现行的制度体系、发展模式、价值观念都在经受极大的考验、挑战和冲击,世界经济发展也受到沉重打击。所以,2020年必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随着西方优越性的下降和世界影响力的衰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中国的逐步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感到莫名的压力甚至恐惧。于是,美国加速推进战略和策略调整,公然把中国列为最大的、首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全方位打压中国、遏制中国、围攻中国。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国际环境,一时波涛汹涌,危机四伏。国际关系正在经历一次巨大裂变,大国竞争日趋激烈,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复杂,各种变数和不确定性急剧增加。

目前,中国所遇到的国际的许多问题都来自这种急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思维方式进一步调整、确立我们的战略目标,在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发展方式上作出必要的完善和调整,重视运用有益、有利、有效的手段来克服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保证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维持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众所周知,人类有史以来,尽管竞争的方式在不断变化,但是竞争的本质始终未变,丛林法则也一直未能消失,这是任何意愿都无法改变的。美国以自己的软硬实力拉拢其主要盟国,意图构建反华联盟,围堵、压制、攻击中国,而其目的就是遏制、阻碍中国的发展、崛起和强大。这是他们既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设计,我们对此应有清醒认识,并作出正确判断。因此,我们必须丢掉幻想,摒弃任何侥幸与盲从,保持清醒、理性和智慧,保持战略定力,把握住大局,正确处置,积极应对,攻守得当,变被动为主动,化解危机,走出困境。

一、因利为谋,谋定而后动

我国有悠久而深厚的策划运筹传统,重视战略谋划与设计,讲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比如,《孙子兵法》开篇即论述了战略评估与趋势预判的具体方法,提出了通过分析“道、天、地、将、法”之“五事”与“七计”进行“庙算”的思想,通过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和权衡比较,评估双方实力的强弱,了解和把握双方胜负的趋势,从而得出预测的结论。孙子的这一思想,至今具有积极的启迪和引领作用。

《孙子兵法·九地篇》说:“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都是围绕国家利益展开的。我们既定的战略目标就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土安全,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我们的一切战略谋划和设计以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建设,都必须为之服务。

国事惟微,成于远谋。在这急剧变革的时代,面对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国将从“抓住”战略机遇期,转向主动“塑造”对内对外的战略机遇期。前期需要我们进行高水平的战略评估、预判、谋划和设计,“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孙子兵法·计篇》),真正做到“计利以听”“因利制权”,谋定而后动,积极主动地发现和造成有利于我们可持续和平发展的因素,全力塑造有利的战略环境,在国际战略竞争和大国博弈中谋取主动地位。

随着国际形势、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我们还要善于学习运用新的思维方式,破除旧的、不切合现实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制约,进一步调整完善发展战略和具体策略,立足当前和未来,对国内、国际形势演变发展的走向及其战略环境正确认识、理性思维、科学研判,以确定“必以全争于天下”的战略目标,并据此规划出长期发展的路径和具体措施。在此前提下,围绕着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各领域、各行业、各系统、各层级也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战略规划,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形成强大合力。同时,在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上,也应预知、预判、预见在先,克服短期行为,力戒盲动冒进、各自为政,避免造成偏差、失误和损失。

二、因利为势,事备而后动

《孙子兵法·计篇》中说:“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孙膑兵法》也提出了造势、蓄势和阵、势、权、变等战略战术思想,并且十分强调“事备而后动”。

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着严峻挑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这同时也是我们大有作为、大有希望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应积极造势,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全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在70 多年不懈奋斗的基础上更加努力地建设和创造。比如:进行制度创新,使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健全、完善、美好,使其更具优越性,更具影响力,更有话语权;进行理念创新,更加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理性、科学地步入文明型社会;进行科技创新,在重点领域高新尖端项目方面,积极开拓,勇攀高峰,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走出受制于人的困境;进一步完善经济运作体制和工作机制,在体系完备上下功夫,在质量保证上求生存,使整个经济运行更富活力、更有生命力,确保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真正把中国打造成创新型、创造型强国,等等。

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既定的战略方针,也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科技、教育、文化和信息要素,扩大生产,创造财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后来者,也是一个赶超者。我们所走的是一条独特的、唯一的、完全属于自己的路。所以,凡属核心要素,都必须自己创新打造。

二是不断完善、增加社会主义因素。在2020年的疫情防治过程中,我们的政治优势、体制优势以及国家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及其工作运行机制等,受到了又一次全面检验。对此,我们还应认真反思,查缺补漏,进行完善和提高。70 多年的建设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其间,许多创新探索虽然没有成功,但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不断探索和努力建设,一如既往,从未松懈,这是我们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与伦比的宝贵财富。中国有14 亿人口,只有不断增加社会主义因素,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动员各方面力量,利用各种资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在政治上使中华一统、和谐稳定、长治久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一贯倡导发展的成果全民共享,所以必须首先做好有关民生的实事、好事,并在制度体系、管理体制、法律保障和运行机制上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

三是全力增加中国文化元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中国有5000 多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有着极为博大的思想文化遗产,这是优于任何国家的伟大资源和宝贵财富。借鉴学习吸取其精华,古为今用,让其中丰富的有机营养融入我们的科学发展,这既是自我认识、自我选择,也是一种自觉。所以,要积极塑造中国文化,从理念、认知、思想精神上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走出去的路径和手段,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增强我们的话语权,让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中国智慧走向世界并获得广泛认同,在不远的将来努力使中国成为“全球文化公益性产品”的最大供应者。

四是在经济建设上,正视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我们在经济实力、技术能力、金融实力、科技实力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现有的单个企业与跨国集团公司相竞争,还有许多弱项。我们只有依靠国家金融体系和政府行政管理统筹协调,才能更好地有利于己,才能尽量减少负面效应和风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正视困难和问题,补齐短板,缩小差距,避免盲目性,既不过于乐观,更不过于悲观,正确对待国际竞争的压力、挑战与风险。在涉及国计民生基础性、战略性行业上,必须实行国家行业垄断或公有制为主体。改革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长足发展,所以我们的工作机制、管理体制必须符合这个基本要求。要继续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发挥好我们的制度、体制、机制优势,加速产业升级换代和规模扩张。在关键行业、重大产业、重点项目上,应由国家统筹、协调、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防止各地区、各行业各自为政,搞重复、分散、低层次的开发建设,防止为争夺资源恶性竞争,避免内耗和浪费。要着力在核心领域、关键行业集中人才、资金、资源,谋求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以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五是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必须极具战略眼光,看得更长远一些。必须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监管体系,从法律层面和行政管理到生产一线,都要强化措施,防止战略资源大量外流。对战略性资源的所有权、开发权必须一律收归国有,以确保战略资源产业的资源供应,因为资源供应安全、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基础。

六是在科技领域,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因为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由于缺乏原创性科技积累,我国有组织、有资金、有系统的持续性科技研发才刚刚起步,某些领域、某些行业才刚刚开始振兴,而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强壮筋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要继续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创新主体是我们自己,创新成果为我们自己有效使用。只有依靠核心科技去打产品质量战,去进行企业竞争、市场竞争,才能立足于世界。

七是建立起与时代发展、国际风云变幻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对内,应加强与行政管理体制的高度融合,在权责明确的行政管理体制内,强化监督、问责、惩处的有效工作机制,对懒政、庸政和失职渎职的公职人员问责处理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而不是临时问责,或采取行政手段进行简单的组织处理。充分调动领导管理层和公共事务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使整个行政过程从决策到执行、监督、考核、奖惩都有法可依,使行政过程更加科学有效。对外,则需建立起适应国际交往、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的法律体系,以求在国际竞争、大国博弈中争取主动有利的地位。

三、因利制权,积极构建战略支点

中国70 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充斥着西方的围堵、遏制、打压,但中国不畏强权,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逐渐发展进步。中国人民从不停止,从不妥协,从不屈服。今天,在面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围堵、遏制、攻击,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我们的思维认知理念更要跟上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准确研判国际形势、国际环境,及时调整和采取应对方略。2020年,新冠病毒又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这一大变局会让我们更加理性、科学地思考、批判和选择。这既要有战略定力,又需要有智慧应对措施和国际外交构想的创新,还必须有足够的历史自觉和对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领悟。所以,我们必须努力避免幼稚、浮躁和浅薄,脚踏实地,稳步走向沉着、理性、厚重与成熟。在认知世界和制定外交政策、处理国际关系上,要有科学的理性思维和战略意识,在险恶中看到希望和机遇,在兴盛时看到不祥和危机,保持清醒和冷静。

2020年之后,世界必将跨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世界格局、秩序、体制将面临一次新的历史性变革。中国将在新一轮国际秩序建立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偶然事件背后都有必然的因素,每一次危难之后,都有新的机会并酝酿新的秩序。人类社会有个基本规律:每隔一段时间或每经历一个阶段,必然会出现新的事物,打破原有的平衡,形成新的平衡(熵增定律)。这也是人类自我革新、不断进步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冷静观察、智慧应对、因利制权,积极谋求和打造有利于我们的国际环境和世界格局。

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民族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谋求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战略定位,对世界大势、国际走向、国际竞争、大国博弈准确把握,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和科学正确的选择。在新一轮的世界政治规范、经济标准的制定和文化模式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将是直接的参与者或引领者,不能仅仅是追随者、应付者、接受者。我们必须全力打造自己的强大的标准、模式、规则的原创能力;我们要始终保持足够强大的民族自信——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宝贵遗产,我们要永怀敬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老文明,至今仍根深叶茂、生机勃勃。今天,这个古老的文明正以现代化的国家形态飞速发展、迅速崛起,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华文明已经步入全方位国际竞争的舞台,很多民族传承的优良因子已被激活。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向其他国家的先进领域学习、汲取,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必将成为发展进步最快、最具活力、最富有潜力的强大国家,也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未来的走向和格局。尽管反华势力百般阻挠、肆意挑衅,但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的历史步伐是任何国家、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人类在发展进步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所谓最好的发展模式,从来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西方发达国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不能唯西方是从,不能忘却或丢弃自身的传统和优势,更不能放弃对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发展途径的探索和追求。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理顺国内各种关系,把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和巨大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面对西方反华势力新一轮的制裁、围攻、遏制,不能以大国小民的心态来窥视世界,甚至连抬起头正视西方的勇气都没有。虽然,我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别人做得好,在许多领域仍处于落后状态,但我们依然可以坚信:经过持续不懈的顽强拼搏、奋斗创造,中国的未来一定会达到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达到的高度。

中华民族长足发展最核心、最关键的战略支点,就是强大的思想和精神。思想与精神的强大,才是战无不胜的最有力的武器。时下,有些人鼓吹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有些人照抄照搬西方模式,甚至“食洋不化”,既不符合国情,更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打破西方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的桎梏,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总结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发展模式,作出更加切实的理论阐释,打造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使我们民族的思想基础更雄厚,精神武装更强大。这才是确立自我生存方式和发展道路的自觉,也是至关重要的战略支撑。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在大国博弈、国际竞争加剧的战略背景下,我们还必须广交朋友,积极打造国际战略支点,“因利制权”,“奇正”并用,机智巧妙地应对国际变局。

当今中国,已经是一个利益分布全球的国家,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与我们息息相关;并且,海外利益的深度和广度,还在持续不断地扩展。我国每年出境人员规模已经过亿人次,大量海外华侨华人需要保护。我们的国际合作规模越来越大,境外投资企业已分布到全球200 多个国家。同时,中国与8 个海上邻国存在海洋权益或主权争端,与一些接境国家有领土争议、争端,有时甚至还引发激烈对抗。特别是,美国加速重返亚太,力图打造印太体系,扰乱了太平洋、印度洋的和平、安全、稳定。此外,“一带一路”沿线还有许多不稳定、不安全的因素,未来的生产安全、财产安全、资源供应安全、物流安全,迫切需要国际战略支撑点来维护,时代发展迫切需要拓展“保家卫国”的思维和手段。中国要在全球形成强大影响力,就必须提供维护国际秩序、保障自身权利和利益的安全产品,特别是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履行好国际责任和义务,履行好负责任大国的使命和担当。因此,拥有海外基地、中转站,打造战略支点,已成为必然选择,同时这也是国家发展战略、国际合作交流、经济贸易安全迫切的现实需要。

为此,中国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强国必先强军,强大的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人民安定的坚强基石,经济发展也必须有雄厚的军事实力来保障。然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发展战略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还有不同步的地方,急需打造和储备更多更强大的军事实力。所以,我们必须奋起直追,甚至在关键、核心领域占据世界军事制高点,正确认知西方推崇的丛林法则,构建起强军方略和国防体系,在军事理论、发展模式、路径选择上不断改革创新,全力强化军事科研和军工生产,加强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快速推进军事现代化,加速提升整体军事实力,以有效应对国际变局和各种军事威胁,达到足以威慑敌人、遏制战争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我们必须积极谋求军事力量稳步“走出去”,并全力做好战略规划与设计。当下,军事力量走出去,在国家主权范围之外的空间部署军事力量或者参与军事行动,是一个国家强大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国强国崛起过程中的现实需求,更是维护海外利益、扩大国际影响、承担国际义务的客观需要。我们既要有军事力量“走出去”的理念和意愿,又要有走出去的能力和条件。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是国家利益的保障,并直接关系到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我们要学习西方强国军事力量发展壮大的经验,借鉴其成熟的有益的模式与方法。

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仍是一个战略防御型国家,在军事实力、自身技术能力以及物质条件方面,还有许多差距。我们必须量力而行,渐进式发展,分步实施,先急后缓,递进式推进。

首先,我们应当更新国家利益观和国家权利观,树立完善的陆权、海权、空权观,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同时,确保国家利益安全,把军事与外交有机结合起来,逐渐树立国际秩序维护者和修正者的形象,既不当激进主义者,也不当盲动主义者,而要理性科学地、客观实际地以渐进的方式参与和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以适应国际潮流趋势和我们持续和平发展的需要。

其次,我们还要树立牢固的空域、海上和陆路国防交通建设的观念,并统筹安排、统一实施,使相关运输体系、工作机制、运输能力建设和安全保障体系、机制能力建设结合在一起,以达国内、国际互联互通之目的,使全方位的国家发展战略与完备的、稳固的国家安全战略同步推进、协同发展,确保中国和平发展行稳致远。

再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在继承完善传统外交政策基础上,多措并举,全力打造更多更有效的外交工具与手段,在现有国际规则、国际法规的基础上,加快相关法律研究、法制建设,构建完善战略交通运输安全法律保障体系,探索国防功能融合嵌入国际商业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模式与法律途径,从而更好地依法依规参与国际竞争,使处置各种国际危机、争端的能力更加强大。

中国已深度融合到国际社会,国家利益与全球化、国际化的共同利益高度融合。但是,中国是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没有海外军事基地的国家,从而使得国际交往、国际经贸缺乏应有的安全保障。构建海外军事基地,是马汉“海权论”的最佳实施范本,是获得国家战略支点的重要方式,也是实施军事力量“走出去”的最佳选择。我们是为和平崛起创造有利条件、营造安全环境,在国际法上不存在重大障碍,本身也无可厚非,所以这理应成为我们的合理选择。

但是,军事必须为政治服务。当前国际形势、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还有许多不利于我们的因素,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审慎面对。所以,我们应当在广交朋友、扩大国际交往、增强全球影响力的基础上,渐进式发展,稳步推进。比如,积极打造中国特色的海外战略性港口、机场、场站、仓储基地,是目前比较合理的选择。在他国主权范围内构建海外战略支点,既可作为柔性军事存在,在平时发挥国际经济贸易为主的商业作用,在战时也可发挥“准军事基地”的作用。

中国国际战略支点或保障基地的构建,可以作为国际合作的交汇点,可以成为国防军事的海外补给点,也可作为履行大国责任、承担国际义务和保护境外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地,还可以作为反恐、维和、打击国际犯罪的后勤保障基地,同时也可为打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提供安全保障和战略支撑。

四、以人为本,上下同欲,积极应对国际变局

《孙膑兵法》中说:“间于天地之间者,莫贵于人。”任何一项事业的成败得失,关键的、根本的、决定的因素都是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成功之道,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延续的根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唯一信仰。

《尚书》中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又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意思是说:以民为本的政府是有德的政府;不以民为本,就会失去“天命”,就没有“正当性”。汉武以降,民本思想成为儒家两千多年的道统,为历代清明的统治者所共奉。到了今天,民本主义的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已经具体化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我们的权力观、情感观、利益观,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和历史传统决定的。底蕴深厚的民本主义,是中国万世一系、一脉相承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正统的官民共识,更是官权正当性的根本,早已融化在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之中。

当前,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国内问题。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不脱离人民群众,切实维护和服务于人民利益,统一思想,团结一致,保持战略定力,经济持续长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那么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可从容应对。中华不自乱,无人可乱中华。

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全民教育体系,建立书香社会,提高全民素质,培育良好的国家民族观念,树立强大的民族爱国心、自尊心、自信心,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凝聚力,上下同欲,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美好幸福的未来。

此外,我们必须下决心解决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杂混的问题。在民族复兴的关键历史阶段,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建设成就,有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但是,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人民思想活跃、思潮激荡,不同理念、理论、思想、观点、学说碰撞交锋,意识形态呈现出纷乱的局面。社会多元化是正常的,但绝不能缺乏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眼下,塑造良好的人民共同价值观、利益观,形成全民共识,净化国内意识形态和思想领域的环境,是当务之急。中国的崛起,让西方有了紧迫感和压力。于是,他们便刻意在思想意识领域寻找和培育代理人,抓住一切机会大做文章,千方百计地阻挠、破坏中国的发展。所以,必须从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采取强有力措施,净化环境,打扫垃圾。

世界局势变数剧增,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我们一定要下决心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绝不能百里之行半九十,倒在民族复兴的门槛上。否则,发展战略将是一句空话。经济上,我们到了增长的关键期,必须保持适宜的发展速度,才能夯实基础;思想上,我们必须唤醒人民的民族自觉,强化民族自信,强化全民国家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政治上,我们必须更加坚强有力,解决好公职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问题和领导、管理阶层思想杂乱、腐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等各种问题;社会建设上,我们要理顺各种社会关系,建立起良好的新型的社会公正平等的体系,解决好贫富悬殊的问题;法制建设上,我们要让依法治国落地有声,法律体系更加完备,法律运行程序和手段更加完善,工作机制更为科学有效,人民群众的各种权利受到尊重和保障,法律监督切实到位,执法力度更加坚强有力。

《孙子兵法》中说:“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以人为本,人民利益至上,就会“上下同欲”,全民同心,形成强大合力,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艰难险阻都可以战胜,任何国际变局、危局都可以从容应对。如此,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战略发展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林寨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