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历程与历史贡献
2020-12-05曹永孚
曹永孚
山东革命根据地,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回顾其创建与发展历程,对于更好地发扬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国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建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动因
创建山东革命根据地,从整体来说,始于抗日战争初期。这是由当时的形势任务和主客观条件所促成的。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年8月22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陕甘宁边区的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命令; 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照新的全国陆海空军统一战斗序列,又将八路军改称为第十八集团军)。1937年10月,根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的协议,将南方八省(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境内15 块游击区(不含广东省琼崖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当时,共产党的军队刚刚从国民党围追堵截中走出困境,总兵力才5.6 万余人(八路军3 个师,共4.6 万余人;新四军4 个支队,共1 万余人)。要想拯救民族危亡、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深入敌后开辟广阔的战场,创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而重点战略方向选定在山东,则是由山东的特定条件及当时的战争局势所决定的。
从地理和自然条件看。山东地处华北、华中的枢纽地带,北倚京津,南靠沪宁,东临大海,西连中原,与辽东半岛共扼渤海海峡,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津浦铁路、胶济铁路(南邻还有陇海铁路)纵横贯通,是锁钥京师的战略要冲。境内地形多样,有胶东、胶南、鲁中南大片山区;有胶潍走廊和鲁西、鲁北平原;有黄海、渤海、黄河、运河、南四湖、东平湖等内流外流水系;周边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尤富鱼盐之利,是养兵、扩兵的好地方,是可藏可打、可进可退的兵家必争之地。
从政治和社会条件看。山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武皆秀,英雄辈出。齐鲁大地不仅孕育了孔孟等儒家文化的杰出代表,而且造就出以兵圣孙武为代表的一大批军事将领和军事理论家。山东民风朴实强悍,素有崇军尚武的光荣传统,历史上起义不断。近代,山东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封建势力压榨之苦,遭受军阀混战的深重灾难,1928年即发生过日军在济南大肆屠杀中国军民的“五三”惨案(亡6123 人,伤 1701 人),故而强烈地渴望自由、向往光明。山东是建立共产党组织较早的省区之一,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13 位代表中,山东就占了两位(王尽美、邓恩铭)。抗战前夕,遭到破坏的党组织得到了恢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胶东于1935年发生过“一一·四”暴动,建立了北方沿海地区唯一的红军游击队,起义失败后以昆嵛山为根据地开展斗争。山东人口众多,素质良好,第一次世界大战招收的华工赴英法俄等欧洲战场遂行任务即大部分出自山东。可见,山东具有良好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武装革命易于发动,点“火”就着。
从当时敌我战略态势看。山东是日军南下的主要通道,是抗击日军南侵的主战场。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打响后,即调集重兵向山东方向大举进犯,9月30日侵入山东。由矶谷廉介率领的华北方面军第2 军第10 师团(简称矶谷师团),从济阳、齐河一带强渡黄河,突破中国守军防线,于12月27日攻陷济南,而后一路南犯;由坂垣征四郎率领的华北派遣军第5 师团(简称坂垣师团),从济阳以东强渡黄河,沿胶济线东侵,先后攻占周村、潍县、青岛,而后调集部分兵力沿诸城、莒县方向南犯,企图配合第10 师团东西并进、夹击徐州。中国守军先后发起了临沂保卫战、滕县保卫战、台儿庄大战。由此,苏鲁地带成为敌我争夺的战略要地,也自然成为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的主要方向。
总而言之,按照《孙子兵法》所说的“道、天、地、将、法”五大取胜要素,山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创建山东革命根据地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统筹全局而作出的英明决策。
二、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历程
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和纷繁复杂的演变过程。就历史沿革而言,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和节点:
(1)重建中共山东省委。中共山东省委虽然建立比较早,但屡遭挫折,先后遭受十多次严重破坏,抗战前夕一度中断了与党中央的联系。以赵健民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独立坚持斗争,千方百计寻找组织,在濮县与当时受河北省委领导的直南特委书记黎玉取得了联系,辗转报请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于1936年5月1日在济南四里山(1952年后改称英雄山)下坟地里重建了山东省委。黎玉任书记,赵健民任组织部长兼济南市委书记,林浩任宣传部长。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近三年的山东省委终于恢复了组织关系,成为创建山东革命根据地的最初核心领导力量。
(2)发动抗日武装起义。1937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山西太原召开有山东、河北、山西、绥远等省委代表参加的会议,部署各地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等任务,号召“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黎玉代表山东省委出席了会议。会后迅速传达贯彻,制定了组织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十条纲领。在山东省委统一部署和领导下,从1937年7月到1938年6月,接连发动了冀鲁边、天福山、黑铁山、徂徕山、鲁东(包括寿光牛头镇、潍北蔡家栏子、昌北瓦城)、泰西、鲁西、鲁南、鲁西南、湖西十大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十多支抗日武装。
(3)成立山东纵队。为加强对抗日武装的统一领导,1938年12月27日,在沂水县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中央从陕北派遣的干部张经武任指挥,黎玉任政委,所属部队整编为10 个支队另3 个团,共2.45 万人,地方武装1 万余人,使抗日武装起义发展起来的番号不一、分散各地的游击队成为在战略上统一指挥的游击兵团。从1939年2月 至1942年2月, 山东纵队先后进行了5 期整军,在政治、军事整训的同时,将所属部队整编为5 个旅、3 个支队另2 个团,总兵力达5.1 万人。
(4)八路军第115 师等部队入鲁。根据毛泽东主席“派兵到山东”的指示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从1938年7月至1940年5月,八路军主力部队分多批次开赴山东:1938年7月,曾国华率八路军第115 师第5 支队(亦称永兴支队,由该师343 旅685 团2 营与河北平山地方武装扩编而成)、孙继先率八路军第129 师津浦支队(由该师工兵连扩编而成),在八路军129 师副师长徐向前统一指挥下,经由晋东南、冀南挺进鲁北地区;1938年9月,由八路军第115 师343 旅政委萧华率旅机关一部,从山西到达山东乐陵,与八路军115 师第5 支队、129 师津浦支队和当地抗日武装起义发展起来的冀鲁边区游击支队(亦称平津支队),统编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萧华任司令员兼政委;1938年11月聊城失守后,为稳定鲁西地区的形势,加强山东的抗日武装力量,八路军总部又命令第129 师386 旅、第115 师344 旅688 团等部从豫北、冀南相继开进山东菏泽、曹县、东明、馆陶、冠县等地区;1938年12月初,第343 旅685 团在团长彭明治、政委吴文玉(即吴法宪)率领下,由晋东南长治一带挺进山东湖西地区(鱼台、金乡、单县、丰县一带),与当地发展起来的山东纵队挺进支队(曾先后称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2 支队、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3 支队)合编为苏鲁豫支队,开展对敌斗争,发展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后又南下苏北支援新四军,编为3 师7 旅,即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7 师);1939年3月1日,八路军第115 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率师部和686 团由山西进入山东鄄城境内,后转至鲁南、鲁东南一带;1940年5月,第115 师独立支队在支队长陈士榘率领下由山西进入山东,10月到达鲁南地区。八路军主力部队入鲁,全面加强和推动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5)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为统一指挥山东和苏北地区的八路军部队,1939年6月,党中央、中央军委又决定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派驻山东(全军按战略方向共先后成立5 个这样的纵队),徐向前为司令员,朱瑞为政委,并从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和抗大一分校选调了上百名干部(其中有王建安、罗舜初、李竹如、袁也烈等)一同来到山东,驻扎在沂蒙山区。八路军第一纵队一度与山东纵队合署办公。
(6)成立冀鲁豫军区。在日军大举进攻之下,国民党军队向南溃退、政权瓦解,使平汉、津浦、石德铁路之间的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成为真空地带。根据党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加强了对这一地带的根据地建设。1939年2月,八路军第115 师344 旅代旅长杨得志率部挺进该地区,与当地武装合编为冀鲁豫支队;1940年4月,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二纵队由太行山区进入该地区,与冀鲁豫支队合编为冀鲁豫军区,黄克诚兼任军区司令员,崔田民任政委;同时成立鲁西军区,萧华任司令员兼政委,杨勇任副司令员;1941年7月,冀鲁豫区与鲁西区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区党委、行署和军区。因黄克诚率部南下加强华中根据地,杨得志接任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崔田民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苏振华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政委兼冀鲁豫军区政委。由此,山东抗日根据地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指津浦线以东、南至陇海铁路、北至津南的广大地区;从广义上来说,也当然包括津浦线以西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山东部分。
(7)山东纵队改编为山东军区。为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广泛开展分散性、地方性、群众性游击战争,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1942年8月1日,山东纵队改编为山东军区,黎玉任政委(原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于1939年10月调回延安,司令员暂空)。原山东纵队所辖旅和支队,大部整合改编为二级军区(辖鲁中、清河、胶东、鲁南4 个二级军区,二级军区下设军分区);原有团队分流到各二级军区管辖,只保留胶东的第5 旅直属山东军区领导,归胶东军区指挥;另有滨海独立军分区直属山东军区。
(8)成立新的山东军区。为理顺领导和指挥关系,1943年3月13日,115 师与山东军区合并为新的山东军区,实行一元化领导,统辖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全部武装力量。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委,黎玉任副政委,萧华任政治部主任(陈光回延安学习)。新的山东军区辖鲁中、鲁南、胶东、清河、冀鲁边、滨海6 个二级军区(滨海军区是按照主力部队地方化的方针,以115 师教导2 旅、教导5 旅与滨海军分区合编而成,作战区域大体位于日照南北沿海一线,南至陇海铁路,北至胶济铁路,西至莒县一带)。1944年1月,清河军区与冀鲁边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山东军区遂辖5 个二级军区。
(9)八路军山东军区主力部队挺进东北。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山东军区的主力部队在罗荣桓、萧华等率领下,于1945年9月起分批次从陆路、水路挺进东北(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万毅率东北挺进纵队2 支队先遣出发)。原115师总部北上后,所在的滨海军区于1946年7月2日撤销。由此,山东军区变为辖4 个二级军区。
(10)新四军部队北移山东。山东军区主力部队挺进东北后,为巩固、发展和保卫山东解放区,1945年9月,陈毅率新四军主力一部北移山东。1946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组成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陈毅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饶潄石任新四军政委兼山东军区政委,张云逸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黎玉任新四军副政委兼山东军区副政委,陈士榘任新四军参谋长兼山东军区参谋长,舒同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入鲁的新四军部队与山东军区余部合编为津浦野战军,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黎玉任政委。
(11)成立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为适应战略反攻的需要, 1947年1月21日,山东军区与华中军区合并为华东军区,陈毅任司令员,饶漱石任政委,张云逸任副司令员,黎玉任副政委,陈士榘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下辖山东境内的鲁中军区、鲁南军区、胶东军区、渤海军区、滨海军分区、两广纵队和江苏境内的苏中军区、苏北军区(两广纵队是1946年7月由广东东江纵队等部北撤山东,后于1947年8月1日在渤海区的滨县扩编而成);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和山东军区部队合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2月改称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1948年5月任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谭震林任副政委,陈士榘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初期下辖第1、第2、第3、第4、第6、第7、第8、第9、第10 共9 个纵队和1 个特种兵纵队(第5 纵队番号未使用)。
(12)成立西线兵团和东线兵团。为分散国民党军的兵力,打破其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1947年7月,华东野战军奉中共中央的指示,将所属部队分为东西两条战线(史称“七月分兵”)。陈毅、粟裕率第6 纵队及特种兵纵队一部,会同由陈士榘、唐亮率领先期到达鲁西南地区的第1、第3、第4、第8、第10 纵队,以及划归华东野战军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 纵队组成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又称“外线兵团”),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南渡黄河作战,挺进大别山;以留在山东的第2、第7、第9 纵队及新组建的第13 纵队组成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又称“内线兵团”,1948年3月改称“山东兵团”),许世友任司令员,谭震林兼任政委,担负内线作战任务;以新组建的第11、12 纵队和各军区武装继续坚持敌后斗争,配合外线和内线兵团作战。1948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2 纵队从山东调往华中;1947年10月,山东又组建渤海纵队,1948年7月组建鲁中南纵队,归山东兵团领导。
(13)成立鲁中南军区。为使解放区连片扩展,1948年7月,将鲁中、鲁南军区及滨海军分区、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合编为鲁中南军区。至此,山东境内有胶东军区、渤海军区、鲁中南军区共3 个二级军区。
(14)重建山东军区。解放战争后期,华东局和华东军区南下。1949年3月在益都(今青州市)重建了中共山东分局(1955年1月改称中共山东省委);4月重建了山东军区,张云逸任司令员,许世友、袁也烈任副司令员,傅秋涛、向明任副政委,袁也烈兼参谋长,王集成任政治部主任。当月,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机关移驻济南,仍隶属华东局和华东军区领导。
(15)撤销二级军区。全国解放后,适应和平建设的需要,山东省行政区划作了较大调整。1950年5月,胶东区、渤海区、鲁中南区党政机关撤销,原辖区分划为若干地市级专区。与之相配套的二级军区(胶东军区、渤海军区、鲁中南军区)也完成了历史使命,保留到1952年之后相继撤销。津浦铁路以西原属冀鲁豫边区的山东部分连同豫北部分地区划归平原省建制(辖新乡、安阳、濮阳、菏泽、湖西、聊城,省会在新乡)。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所辖地区又分别划归河南、山东领导。菏泽专区(含菏泽、定陶、曹县、鄄城、郓城、梁山、南旺)、聊城专区(含聊城、堂邑、博平、清平、高唐、茌平、东阿、寿张、阳谷、莘县、冠县)、湖西专区(含金乡、单县、鱼台、巨野、成武、嘉祥、复程)及濮阳专区的濮县、范县、朝城、观城共29 个县、900 多万人口划归山东。党政军机关随之改变隶属关系。1952年12月26日,山东军区将徐州、连云港两市七县的人民武装部移交给江苏省军区。
(16)山东军区改编为济南军区。建国初期,中央军委对大军区进行重新调整划分。鉴于山东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山东战场所承担的战略任务,于1955年2月将华东军区领导的山东军区(非山东省军区)改编为济南军区(大军区),由中央军委和国防部直接领导指挥。杨得志任军区司令员,谭启龙任军区政委,王新亭任军区代司令员兼第二政委(杨得志在校)。后于1961年10月,以济南军区动员部为基础,改编成立山东省军区,隶属于济南军区领导。下辖烟台、昌潍、临沂、惠民、德州、聊城、泰安、济宁、菏泽、青岛共10 个军分区和济南、淄博2 个市人民武装部,123 个县(市、区)人民武装部。
这就是山东革命根据地,从战争年代延续到和平建设时期的基本脉络。一路走来,艰难曲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中国革命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山东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的成功之路
创建山东革命根据地,是一个宏大而又艰巨的战略工程,是革命精神、政治智慧与军事谋略高度融合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及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能够在山东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伟大的战略目标,取决于一系列天时、地利、人和条件。依笔者之见,其中起根本性、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是三条: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自始至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抗战前夕,中共中央及其北方局委派黎玉到山东重建中共山东省委,使之成为创建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发端,没有这个核心领导力量,就没有十大抗日武装起义及后续的一系列发展。山东省委书记黎玉曾两次赴延安:第一次是1937年5月赴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亦称“苏区会议”)和随后召开的白区工作会议;第二次是1938年3月专程赴延安向毛泽东、张闻天和主持北方局工作的刘少奇等领导同志汇报抗日武装起义等情况,接受指示,请求支援。党中央对山东工作十分重视,多次作出指示。1938年1月15日,党中央给山东省委的指示信中就明确指出:山东党“应以发动游击战争与建立游击区的根据地为中心”。为开辟山东革命根据地,党中央也加大了人才投入,不断充实骨干力量。抗战伊始,党中央就委派8 名富有作战和建军经验的红军团营干部(洪涛、廖容标、韩明柱、赵杰、程绪润、周凯东、郭盛云、廖云山)到山东开展工作,指导抗日武装起义。与此同时,在1937年9月至11月间,中共中央先后派彭雪枫、张经武、张友渔到山东与韩复榘反复谈判,从国民党监狱中相继释放出400 多名共产党员(有张晔、李林、赵健民、张北华、程照轩、理琪、姚仲明、李仲林、宋澄、邵德孚、潘复生、远静沧、岳拙元、彭瑞林等)。被营救出的大批干部,与当地或早期到山东的党员、干部、进步人士(如范筑先、马耀南、马保三、鹿省三、于得水等)相结合,广泛发动群众,很快打开了抗日武装起义的局面。1938年5月,根据山东省委书记黎玉的请求,党中央又派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郭洪涛率50 多名干部携两部电台到山东(杨国夫、霍士廉、段君毅等都在其中)。1938年8月,又陆续抽调张经武、江华、吴克华、胡奇才、徐斌洲、吴仲廉、华楠、高锐、马千里、高克亭、童邱龙等红军干部和长期在白区工作过的党员干部,以及抗大、陕北公学毕业的学员近200 人,从延安出发,辗转走了3 个多月来到山东。中共中央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把八路军、新四军的大部主力部队都投向了山东方向和冀鲁豫边区。当山东抗日根据地出现困难和问题时,党中央总是千方百计及时加以解决。1939年8月,山东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发生“肃托”事件,湖西地区尤为严重(“托”原是指苏联共产党中以托洛茨基为代表的一个派别,苏联曾开展了大规模的“反托”斗争,许多人被错误杀害)。湖西个别阴谋分子,以“肃托”“锄奸”为名,大搞刑讯逼供,惨杀了300 多名党的领导干部,制造了重大冤假错案。八路军第115 师政委罗荣桓、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等闻讯后立即赶赴湖西(已离任的山东分局原书记郭洪涛返回延安途中路过湖西,也参与处理这一事件),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事态发展,解救了被关押的数百名干部,对作恶者作了严肃处理。此事惊动了中央,毛泽东主席亲拟电报作出指示,中央成立了以陈云为首的5 人小组进行调查处理,针对此事先后发了《关于湖西边区锄奸错误的决定》等7 个文件,彻底平反了冤假错案。1942年春,山东抗日根据地内部出现了领导关系不够顺畅、思想不够统一、方向不够明确等问题。在最困难时期,党中央委派刘少奇从苏北回延安前,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取道山东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帮助总结经验教训,理顺了八路军野战部队与地方部队的领导指挥关系,建立了有力的政治军事统一领导中心,一切领导集中于山东分局。山东分局、115 师、山东纵队相互靠拢,精兵简政,合署办公,三大机关原有万余人缩减至3500 人。刘少奇还就加强对敌政治攻势、争取友党友军共同抗战、按照“三三制”改造政权、广泛发动群众、正确进行思想斗争、反对无原则的纠纷和宗派主义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先后给干部群众讲了8 课。这些,对扭转山东抗日根据地被动局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如果没有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及时指导,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是不可能成功的。
二是科学谋划战略布局。从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山东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许多措施,及时调整战略布局,确保根据地建设健康发展。在领导体制上,实行党政军一体化的战时领导体制。山东省委先后重建、改建、扩建6 次之多,曾改称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山东分局、苏鲁皖分局。下设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武装斗争。军地实行双向兼职、交叉任职,黎玉、郭洪涛、朱瑞、罗荣桓都先后担任过山东省委( 分局) 书记。1940年7月在沂南青驼寺召开的山东省联合大会,选举产生了山东省临时参议会(范明枢为参议长)和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1945年8月13日在莒南大店改为山东省政府,黎玉为首任主席),这标志着山东建起了当时全国唯一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省一级红色政权。在部队编成上,坚持主力部队与地方部队相结合,着力构建主力军、地方军、人民武装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体系。相互间交流人员,优势互补。115 师向山东纵队输送了两千多名战斗骨干;山东纵队也向115 师交流了一些熟悉当地情况的干部,一次就拨给115 师3 万余人枪。山东纵队先后进行过五次整军,使地方部队快速升级为主力部队。在兵力部署上,因情就势,虚实结合。当敌强我弱、供给困难之时,就化整为零,实行分散性、地方性、群众性游击战争;当形势好转、时机成熟,就整合力量,连片发展。在作战指导上,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坚持以游击战为主的持久战,以罗荣桓提出的“翻边战术”(即敌人打到我这里来,我打到敌人那里去)等战法,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消耗和疲惫敌人,积小胜为大胜;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坚持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的速决战,实行大兵团作战,高度集中,高度机动,大踏步地前进,大踏步地后退,集中优势兵力,达成战略围歼,使解放区迅猛扩展。1947年,当国民党军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之时,为缓解解放区军事压力,中央调集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西出作战,挺进豫皖苏边区,配合中原野战军进行了陇海路和平汉路破击战,在豫东取得了开封战役、睢杞战役的胜利,有效地将战争引向国统区。而后,外线兵团又回师山东,内外会合,拿下济南。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华东野战军置青岛、长山列岛于不顾而挥师南下,一是为了集中全力确保淮海战役的胜利,二是为了避免与驻青数万美军发生冲突,尽可能保全青岛这座近代化的海港城市免遭破坏,故采取了“割而不打”的策略。待三大战役结束后,为配合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山东军区遂报请中央批准,于1949年5月3日,在山东军区副司令员许世友指挥下,以新组建的32 军为主力,配之警备第4 旅、第5 旅等部共12 个步兵团、1 个炮兵团,采取“威胁性进攻”的方式,兵分3 路发起了青(岛)即(墨)战役。美军在得知上海已失守之后、见国民党翻盘无望而撤离青岛。国民党守军也无心恋战,纷纷逃离。6月2日青岛解放。随后,山东军区司令员张云逸、副司令员许世友又于1949年6月22日致电华东军区和中央军委,请求发起长山列岛战役。华东军区首长为加强山东军区的力量,令在徐州待命的24 军72 师回师北上,与炮兵第13 团和警备第4、5 旅等部,自8月11日夜发起长山列岛战役,18日下午结束战斗,山东全境宣告解放。
三是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孙子有言“上下同欲者胜”(《孙子兵法·谋攻篇》)。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历程,就是紧紧依靠群众、打人民战争的过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当时就体现得很明显。共产党通过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对贫苦抗属烈属实行代耕代种等,使人民群众看到了光明前景,增强了对共产党的向心力;通过“三三制”民主建政,发挥战工会、参议会、妇救会、各就会、青救会、武委会、支前委员会等方方面面的组织作用,使人民群众有了参政议政的机会,增强了当家做主的意识;通过开办识字班、庄户学、夜校、冬学等,使人民群众更多地接受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救国图存的愿望;通过大生产运动、赈灾救灾等,帮助群众战胜饥荒、渡过难关,增强了党群、干群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凝聚力;通过战地报刊、火线剧社、庆功祝捷、表彰英模、双拥活动等形式,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传播胜利消息,鼓舞民心士气,使人民群众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决心和革命必胜的信心,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增强了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热情。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于1939年1月1日在沂水县王庄乡云头峪村创刊,是我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山东画报》1943年7月在莒南县大店镇何家店村创刊。该报的前身是八路军第115 师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战士画刊》,是现存我党创办最早的画报;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是1940年10月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在临沂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运用《十二月调》的曲、填上《打黄沙会》的词,加工整理而成。这些宣传、组织、武装群众的工作,都为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动员力。
四、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作用和贡献是重大而深远的,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一是壮大了革命武装。抗战前,在山东除了胶东保存着少量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外,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几乎空白。有十大武装起义作为基础,加之八路军第115 师、129 师入鲁后的不断扩充,抗战后期,山东军区兵力发展到27 万余人,占当时全军总兵力的22%( 当时全军总兵力共120 万人),冀鲁豫军区山东部分兵力也达到6 万余人。据考证,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2月统一整编时,预设了70 个“军”的番号,实际上陆续实编了67 个军(56 军、57 军、59 军因故未编)。在70 个“军”的番号之外,又曾将甘肃、宁夏方向的国民党起义部队编成了3 个西北独立军(西北独立第1 军、第2 军、第3 军),故仍可视为实编过70 个军(但这70 个军并不是同时存在的,有的建了不久又撤并降改,有的撤了后又重建,最多时是1949年12月有62 个军同时存在)。这70 个军中,以山东子弟兵为主体(全部或大部)成建制拉起的有13 个军(17军、22 军、26 军、27 军、28 军、31 军、32 军、33 军、35 军、38 军、40 军、41 军、43 军);由山东组建的部分师团与其他地区部队合编的有8 个军(2 军、10 军、13军、16 军、18 军、25 军、39 军、42 军)。有的部队虽不属于山东起家,但在山东战斗过的还有7 个军(10 军、11 军、12 军、20 军、21 军、23 军、24 军)。
二是培养了大批干部。在山东革命根据地这方热土上,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培养、锻炼和成长出大批领导骨干。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为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披肝沥胆,浴血奋战,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罗荣桓率115 师创建山东革命根据地7年之久,出生入死,率先垂范,起到了核心作用。徐向前、朱瑞虽在山东工作时间不算长,但对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陈毅、粟裕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战略方针,保证了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和革命战争的节节胜利。许世友、杨国夫等成为威震敌胆、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罗炳辉、范筑先、张连珠、理琪、马耀南、鹿省三、于文彬、洪涛、符竹庭、李竹如、王麓水、刘海涛、刘子超、赵镈、汪洋、鲍辉、黄骅、韩明柱、王凤麟、马本斋、王吉文、徐海珊等领军人物,都血洒齐鲁。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之一、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的夫人陈若克(时任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常委)和刚出生的孩子,在1941年11月沂蒙山反“扫荡”时被日寇残忍杀害。我军炮兵的创始人朱瑞在1948年辽沈战役中也壮烈牺牲。山东省政府创始人之一的陈明和夫人、山东姊妹团团长、《大众日报》创始人之一的辛锐,在1941年11月沂蒙山反“扫荡”中双双为国捐躯。据不完全统计,1965年前授予的1614 位将帅中,在山东战斗过的近550 位,占34%。其中:十大元帅中,在山东战斗过的有4 位(罗荣桓、陈毅、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10 位大将中, 在山东战斗过的有3 位(粟裕、张云逸、黄克诚);57 位上将中,在山东战斗过的有18 位;177 位中将中,在山东战斗过的有71 位;1360 位少将中, 在山东战斗过的有450 多位。还有众多党政干部虽然没有军衔加身,但同样为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仅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俗称济南乡师)就发展出30 多名省(部、军)级领导干部(如赵健民、景晓村、姚仲明、潘复生、高启云、丁莱夫等),60 多名地(市、厅、师、司)级领导干部。山东的抗战也得到了国际友人的支持,如奥地利医学博士罗生特热诚致力于战地救护;德国记者汉斯·希伯在大青山反“扫荡”中壮烈牺牲。
三是推动了对敌斗争。抗日战争中,在山东既有正面战场的台儿庄大战和临沂保卫战、滕州保卫战、聊城保卫战等,更有共产党领导的广泛、持久的敌后游击战争。如樊坝战斗、梁山战斗、白彦战斗、孙祖战斗、抱犊崮战斗、留田战斗、三打灯明寺战斗、大宗家战斗、刘家井战斗、五井战斗、郯城战役、甲子山战役、赣榆战役、莒县战役、利津战役、葛庄战役、蒲滨战役,等等。虽然初期阶段一些作战规模和战果不甚显赫,但在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能主动发起攻势行动,已很不易。而且可以看出,随着对敌斗争的深入发展,规模越打越大,战果越打越多。到了1944年,山东军区发起春夏季攻势作战,已成集群化,鲁中、鲁南、滨海、渤海、胶东统一行动,一次攻势行动就歼灭日军4800 余人、伪军5.4 万余人,争取伪军反正1.1 万余人,收复县城9 座,拔除据点1200 余处,解放人口930 万。1945年山东军区组织春夏季攻势作战,共歼敌4.6 万余人,收复县城10 座,各战略区之间基本连成一片,形成对日伪军的包围态势。而到1945年8月上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临近最后胜利。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10日,朱德总司令命令各解放区武装部队,对拒降的日伪军予以坚决消灭。驻山东日伪军共20 余万人,拒绝向八路军缴械投降。8月11日,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发布向城市进军的命令。15日,将全区主力及基干部队计8 个师、12 个警备旅和1 个海军支队,共21 万人,编成五路大军,在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统一指挥下,展开大反攻。至12月底,共歼灭日伪军12 万余人,解放城镇、港口54 个,切断了津浦和胶济、陇海铁路线。鲁中军区编为第一路,收复博山、淄川、益都、莱芜、周村等地;滨海军区编为第二路,收复胶县、赣榆、临沂、诸城等地;胶东军区编为第三路,收复烟台、威海、龙口、招远、黄县、蓬莱、莱阳、即墨、平度等地;渤海军区编为第四路,收复寿光、博兴、阳信、广饶、吴桥、桓台、临淄、齐东、惠民、邹平、昌邑、长山、青城、无棣、商河、盐山、宁津等地;鲁南军区编为第五路,收复泗水、曲阜、台儿庄、峄县等地。冀鲁豫军区也组织了大反攻,山东部分收复了东阿、平阴、鱼台、金乡、定陶、肥城等地。
在抗日战争中,特别是在1940—1943年间,山东抗日根据地遭受了日伪军无数次残酷的大“扫荡”。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反“铁壁合围”、反“分进合击”斗争成为对敌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如1940年鲁西反“扫荡”、1941年鲁中沂蒙山区反“铁壁合围”、1942年秋鲁中反“扫荡”、1942年胶东反“扫荡”、1943年鲁中区和清河区反“扫荡”、1943年9月冀鲁豫边区反“扫荡”等,有的地区被“扫荡”多次,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代价(尤以大青山、大崮山、对崮山、马鞍山、岱崮山、马石山反“扫荡”为甚)。
在抗日战争中,山东军民还创造了多种战法,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铁道游击队是在1938年建立的鲁南峄县情报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0年1月正式成立时称“鲁南铁道队”,隶属于八路军115师苏鲁支队。这支“飞虎队”,以抱犊崮山区抗日根据地为依托,以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为中心,活跃在津浦铁路干线韩(庄)兖(州)段、兖(州)徐(州)段和铁路支线临(城)枣(庄)段、枣(庄)台(儿庄)段,破坏铁路,袭击列车,截获军火物资,捣毁日本洋行,令敌心惊胆战。与铁道游击队并肩作战的运河支队和微湖大队,战斗在运河两岸和微山湖区,机智勇敢地与日伪军进行斗争,掩护1000 多人经过秘密交通线到达延安,特别是护送过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人过境。地雷战最早由山东省平度县大泽山区发起,1943年由海阳县武委会在全县推广开来,不断发展创新,先后发明出数十种地雷,与麻雀战相结合,大显神威,令敌闻雷丧胆。
山东讨伐国民党顽固派和伪军的“反顽”“讨逆”斗争异常激烈,几乎伴随着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过程。
据有关党史、军史记载,全面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发生大小战役战斗2.6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53 万余人。如果加上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山东部分,共歼敌60 余万人,占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抗日军民歼敌总数的35%。山东解放区与冀鲁豫解放区所辖山东部分合并计算,人口达3500万,占全国解放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解放战争中,山东更是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战争活剧。除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鲁西南战役等著名的经典战役,还有津浦路战役、胶济路战役、定陶战役、龙凤战役、鄄南战役、巨(野)金(乡)鱼(台)战役、南麻和临朐战役、沙土集战役、潍县战役、兖州战役、周张战役、青即战役、长山列岛战役等,成建制消灭国民党军51 个师旅(包括起义3 个旅),共歼敌73.2 万余人。而且揭开了两大序幕:一是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二是济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
四是支援了战略全局。1945年抗战胜利后,党中央从全国战场调集11 万兵力和大批干部挺进东北。山东军区原有8 个师拉走了6 个(1 师、2 师、3 师、6师、7 师全部和5 师大部),外加滨海支队、渤海新编师、警备第3 旅、军区教导团等正规部队共 7 万余人,占全军挺进东北兵力的64%。另有20 个武装基干团约3 万人,并抽调干部6000 余人。挺进东北的山东子弟兵部队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转战大半个中国。华东野战军所辖的山东子弟兵部队不仅解放了山东全境,而且挥师南下,参加淮海战役,一直打到东南沿海。从冀鲁豫边区发展起来的山东子弟兵部队,从中原进军大西南,直到解放西藏。山东成为我军源源不断的兵员补充基地,拉走一个师,又补充一个师。仅胶东区,就先后组建4 个“第五师”、4个“第六师”;渤海区先后组建3 个“第七师”、2 个第“十一师”,外加渤海新编师、渤海教导旅(后为二军六师,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还有在渤海区扩编而成的两广纵队。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面抗战中,山东有25 万余人参加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中,有95.7 万人参加人民解放军。两者相加,超过百万,约占解放战争后期我军总兵力530 万人的1/5。共牺牲28.6万人(全面抗战时期牺牲11.6 万人, 解放战争时期牺牲17 万人)。山东从1947年至1949年,先后抽调8 个批次、近10 万干部南下,支援和开辟新解放区。
山东人民为支援革命战争,不惜一切代价。抗战时期,山东军民以各种方式支援前线。有的兴办兵工厂,土法上马制造枪弹、手榴弹和地雷等;有的纺纱织布,制作军服;有的加紧生产,提供军粮,堆成垛的煎饼成为山东支前一大特色;有的开办战时邮政,建立地下交通线;胶东创办了北海银行,北海币在解放区流通;还以招远金矿为依托,先后筹集黄金13 万两,通过秘密交通线送往延安,解决经费不足。解放战争时期,全省有1106 万人次参加支前,出动大小车辆146 万辆次,筹集军粮11 亿多斤,运送伤员20 多万人,支前范围遍及10 多个省区。抗美援朝期间,山东有28 万余人参军,有大约10 万青壮年农民随军入朝(其中参加担架队的有1.5 万余人)。为前线提供各种作战物资达560 余万吨,捐款可购197 架战斗机。山东子弟兵在抗美援朝中牺牲19766人(仅少于四川)。“有一尺布也做军装,有一把米也做军粮,有一个儿也送战场”,“车轮滚滚推出共和国”,已成为山东人民踊跃支前的生动写照;“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胶东“乳娘”、“沂蒙六姐妹”、“冠县七仙女”、“八千女兵进新疆”等,已成为爱国拥军的传奇美谈;“沂蒙精神”“老渤海精神”等,已成为山东的政治亮点和我党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期大规模的全国双拥共建活动是从山东发起的。山东双拥模范城(县)数量始终位居全国首位。每年征兵数量约占全国的1/10。山东从革命老区到兵员大省、将军大省、双拥强省,历史渊源就在于此,历史贡献还在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