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2 例的护理体会

2020-12-05孔超萍蔡璐

智慧健康 2020年28期

孔超萍,蔡璐

(1.高淳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江苏 南京 211300;2.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江苏 南京 210011)

0 引言

2019 年12 月以来,中国武汉有许多不明原因的肺炎被发现,2020 年1 月6 日确诊为SARSCoV-2 感染,由SARS-CoV-2 感染引起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截至2020 年3 月23 日,全国确诊为COVID-19 患者81691 人,治愈72847 人,确诊病例大部分为普通型COVID-19 患者。SARS-CoV-2 属于β 属冠状病毒,传染源为COVID-19 感染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传染,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1-3]。本人在疫情期间,主动申请参与武汉疫情一线救治护理工作,现将个人体会汇报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概况

在2020 年1 月29 日 至2020 年2 月20 日,本人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病房呼吸隔离病房共护理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32 例,其中男性17 例,女性15 例;武汉常驻居民30 例、流动居民2 例(河南至武汉2 例);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1 例;临床表现:发热23 例(体温37.1~39.3 ℃,平均38.0 ℃)、咳嗽24 例、乏力8 例、腹泻2 例、咽喉痛1 例、头痛1 例、肌肉酸痛3 例;既往基础疾病情况:糖尿病2 例、高血压7 例、慢性肺部疾病2 例、吸烟史3 例;入院方式:轮椅10 例、步行22 例。

1.2 病例转归

该32 例患者均为普通型,从疑似感染至确诊最短1 d,最长4 d,平均2 d。治愈32 例,治疗时间最短12 d,最长22 d,平均17 d。住院费用平均29380 元。

2 诊疗措施

患者入院后,诊疗措施如下:(1)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CT 等,按计划行咽拭子核酸检测;(2)根据病情及时给予鼻导管、面罩给氧或高流量氧疗;(3)抗病毒治疗:重组人干扰素α-2b 300 万U 普米克2 mg 雾化,每天2 次,帕拉米韦300 mg 静脉滴注,每日1 次;(4)入院短期内(3~5 d)甲强龙1~2 mg/kg/d,并予泮托拉唑护胃处理;(5)免疫增强剂:免疫球蛋白10 g,每日1次(3~5 d);(6)抗菌药物:莫匹沙星0.4 g 静脉滴注,每日1 次(3~5 d);(7)中成药物:中药汤剂口服。患者出院标准[1]:(1)体温恢复正常3 d以上;(2)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3)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4)连续2 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 d)。

3 护理措施

3.1 细心交代入院须知

将患者安置在单间隔离病房,温度22~24 ℃,相对湿度40%~60%,告知患者无陪,不得私自外出,病区安排护送外出CT,每日更换外科口罩,保持病室开窗通风等。

3.2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病人体温变化情况,体温<38.5 ℃时,予减少盖被、饮温开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体温≥38.5 ℃,物理降温同时遵嘱给予药物降温并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3.3 采集标本

在充分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对病人进行动、静脉血标本、鼻咽拭子的采样操作,确保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双层乳胶手套、连体防护服干燥无破损。

3.4 合理氧疗

鼻导管给氧患者在鼻导管外戴一层外科口罩,吸氧浓度2~3 L/min,面罩给氧患者6~8 L/min,监测患者指脉氧,并关注患者胸闷症状是否缓解,必要时遵医嘱予动脉血气采集送检。

3.5 用药护理

遵医嘱准确及时用药,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激素、免疫调节等药物,及时观察患者用药效果及副反应。及时查看穿刺点局部有无红肿外渗,穿刺点上方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静脉炎,巡视到位,保证静脉通路通畅。口服药物及时发放,协助患者准备温开水,看服到口[4-8]。

3.6 指导患者行肺功能锻炼

腹式呼吸训练,以增加呼吸通气量,增加膈肌活动度。方法:保持放松卧位或半卧位,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下放于肚脐上方,使手感受到呼吸的起伏。经鼻缓缓吸气,吸气时保持肩部和胸廓的放松,仅腹部随着吸气而隆起;经口(缩唇,小口)缓慢呼气,腹部随之下沉。吸呼比为1:2(如吸气2~3 s,呼气4~6 s)。6 次一组,共1 组。结束后休息15 s。

3.7 饮食护理

与送餐单位联系,制定患者食谱,送餐到床边:(1)保证充足能量。(2)提供新鲜蔬菜和水果。(3)协助患者保证饮水量充足。(4)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5)对于食欲较差、进食不足的患者以及老年和慢性病患者,通过食用营养素补充剂,适量补充蛋白质以及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 等微量营养素;(6)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身体活动,每天身体活动时间不少于30 min[9-12]。

3.8 心理护理

病区患者处于隔离治疗期,会出现否认、愤怒、恐惧、焦虑、失眠、孤独,还会因对疾病的恐惧而不配合、放弃治疗,或对治疗的过度乐观和期望值过高等。责任护士给予干预措施,护理操作集中、动作轻柔;协助与外界亲人沟通,如微信视频等,传达信息;积极鼓励患者适当听音乐、看电视、室内活动等;必要时汇报医生,请求心理救援医疗队支援[13-15]。

3.9 消毒隔离措施

3.9.1 加强感染控制培训

感控专家组人员对医务人员穿脱隔离衣、防护服、戴手套及N95 口罩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保洁人员明确不同分区用不同的保洁工具,加大地面及物表含氯消毒剂的浓度为2000 mg/L。每日2 次的保洁工作增加到每日4 次。

3.9.2 增加消毒次数、扩大消毒范围

选择20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有效消毒,严格划分清洁区、清洁缓冲区、污染缓冲区、污染区并贴好标识提示医务人员。感控专家组人员每日到病房进行感控知识宣教和督导。

3.9.3 病房的消毒隔离

病房地面、卫生间及床单位的消毒均使用20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病房内、走廊进行空气负离子消毒。病人使用过的体温计用75%酒精进行浸泡30 min 后干燥保存,一人一用;听诊器、血压计、血糖仪等复用物品,每次使用完后用75%酒精进行物体表面擦拭[16-17]。

3.9.4 病人的管理

对在院每例病人均进行重点体温监测,对疑似病人采取与确诊病人一致的隔离防护措施。为病人免费提供口罩,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生活垃圾定点放置。加强对病人的健康宣教,鼓励全员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18-20]。

3.9.5 病人的污染物、分泌物、呕吐物的消毒

少量污染物用一次性纱布蘸取100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小心清除。大量污染物,使用一次性吸水巾单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100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巾单上作用30 min 后清除干净。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用专门容器收集,并用200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按粪、药比例1:2 浸泡消毒2 h[21]。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3.9.6 病人出院后的终末处理

护理人员加穿隔离衣、面屏,将病人的衣物、床单、被套、枕套均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并标明请按感染病人物品进行终末处理。地面及床单位给予4000 mg/L 的含氯溶液进行擦拭。

4 小结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是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本人支援的病区为呼吸隔离病房,经过及时参与病区感控、隔离、护理工作流程改造,并通过对患者严密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及时的心理干预,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防护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患者身心康复,同时起到预防院内感染、控制疾病传播的积极作用。这32 名患者的治愈出院,增强了我们抗击疫情的信心,也为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以及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