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对乡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

2020-12-05孙耶宾

北方音乐 2020年16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遗产广西

孙耶宾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前言

由广西各族人民创作的、以多种形式表达的民间乡土音乐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与艺术审美理念的经典文化形式,具有较强文化影响力和教育价值,作为职业音乐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能够起到改变学生文化认同方向和审美观念、拓展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方式的特殊教育效果,还具备着抵御西方音乐文化入侵、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树立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作用,部分民族传统音乐艺术形式已濒临消亡,借此机会可为之注入生命力和创新动力,营造充满生机与自由的文化创作环境。

一、地方传统音乐文化渗透高校音乐教育的意义与可行性研究

(一)提高教育水平,促进文化理念和教学形式创新

任课教师对地方民俗音乐传统的理解程度决定了课上教育的质量,因此,音乐教师队伍必须着力于学习探究地方特色音乐文化和产生此类音乐文化的社会传统与民风民俗,了解被国家所认证的文化遗产的形成缘由和艺术创作条件,没有对民间音乐文化特点的准确把握,就无法向音乐专业学生详细介绍乡土音乐传统的内涵。[1]在渗透了地方乡土音乐传统的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中,任课教师自身必将主动改变音乐课堂授课形式,带领班上学生欣赏并模仿广西省地方民歌的音乐风格,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的同时突破传统音乐创作理念的束缚,在课上仿照广西壮、瑶、苗等少数民族的民歌进行即兴音乐创作,注重将传统音乐元素融入作品之中,提高艺术创造力。音乐教育的形式决定了学生群体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方向,为了使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应在课上引进广西地方民俗音乐,例如侗歌、壮族民歌等蕴涵传统艺术思想的原生态音乐,学习其唱法与音乐表现形式,减轻专业音乐教育体系对西方音乐理论与文艺思想的依赖性,挖掘可利用的民族化音乐教育素材与历史传统,为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学习提供稳定支点,利用民歌对唱的教学形式加强课上教育的互动性,构建多元化音乐课堂。[2]

(二)充分利用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满足时代发展要求

乡土特色音乐文化是民族艺术传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专业音乐教育课程内容中涉及本土文化遗产的部分越多,就越有利于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3]通过高等教育体系保留本土音乐文化是各类文化宣传手段中最有效率的一种,教育能够将限于本乡、本土代代相传的民间音乐文化转变为大众熟知的高端流行艺术,拓展了文艺宣传的渠道和范围,以新形式传扬了民族特色艺术形式。为完成时代赋予的文化艺术遗产传承使命,有必要大规模调整国内高校音乐教学体系,依靠乡土音乐文化资源重构音乐课程中各阶段的具体内容与学习方法,有条件的音乐院校和相关专业可借助地方政府和社会艺术团体的大力支持,吸收本土音乐创作模式中有借鉴模仿价值的艺术元素,例如广西地方民歌常用的多声部演唱法和桂剧、壮剧等民族戏曲中的音乐表现风格、壮族古代山歌的嘹歌唱腔等,以这些具备丰富文化价值的民族文艺元素为核心,编订新的传统化音乐艺术教材,提高音乐教学的艺术性与文化性,填补当代文化艺术教育体系中固有的缺陷和漏洞,响应国家文化部门的号召与指示,以艺术教育传承的独特方法保护不可再生的民俗文化遗产。[4]

(三)强化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品鉴能力与创作能力

对本民族音乐思想和文艺创作惯例缺少了解的青年学生群体,在接受了以本土音乐文化遗产为主要讲授内容的新型音乐教育后,其艺术鉴赏水平和理解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5]相比现代社会所流行的以西方文艺思想为主导的流行音乐,我国广西乡土音乐具备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更为精深的文艺思想,受到广西人民欢迎的民歌和民间戏曲拥有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能够为学生提供坚持学习的精神驱动力。民族音乐文化还有着特殊的感染力,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学生群体在情感层面上的共鸣与艺术创作理念层面的交汇融合,学生在民族文化遗产中能够获取难以估量的具有正面价值的音乐语言创造技巧和经验。广西乡土音乐文化是久经风雨而长盛不衰的艺术文化形式,其艺术品鉴价值和所承载的文化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了西方现代音乐,学生可学习民俗乐曲和歌谣的演唱技艺与情绪调节方法,提高艺术表演的表现力,仿照地方民族音乐开拓新的文艺创作道路,以广西经典民歌的节奏曲调为艺术载体,承接现代文艺思想,改变音乐创作风格,做好本土音乐作品的再创作。

二、高校传承本土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主要途径和要点分析

(一)强化现代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职能

音乐教育必须找准渗透本土音乐文化遗产的途径和方法,以具体情况为依据,参照国内外已有的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经验案例,在专业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文化教育政策的变化与音乐资源丰富度等基本情况,制定有实施可能性的音乐教育规划,改变旧有的艺术教育风格与形式,培育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对乡土音乐艺术的理解力。高校的任课教师可将接受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学生群体分为不同的研究小组,在广西民间音乐文化范围内自行选择研究课题与方向。例如,音乐专业学生可主动前往各少数民族自治县探访民族特色歌谣的演唱者和民俗文化的当代传承者,了解各民族民歌、民谣的主导风格的演变传承历史与社会文化渊源,分析乡土音乐文化内在构成元素的搭配运用技巧,充分意识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和思想精髓。学生对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学习形式以体悟感知与现场实地寻访调查为主,应突出音乐文化教育的实践性与社会性,突破高校课堂学习环境限制,强调深入发掘现存的民间文化艺术传统与创作者的文艺理念,只有在足够了解乡土音乐的创作环境和动机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将音乐艺术学习和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结合在一起,使乡土音乐重新焕发生命力,制造新的本土艺术理念信仰者。以文化传统传承为目标的高校音乐教育,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赋予学生足够的行动自由,不对学生的研究目标进行明确限制,使学生以个人兴趣为起点探寻传统乡土音乐艺术的现代价值,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学习教师讲解未曾涉及的其他方面的民俗文化知识,为课上教学提供补充。

(二)结合德育教育传承乡土音乐艺术理念

诸多社会实践证明,文化艺术理念的传承和道德观念的转变是同步的,二者不可能完全脱节。国家认证的广西乡土音乐文化遗产是广西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文化艺术成就的精粹,任课教师可结合文化遗产中蕴藏的深厚道德传统开展音乐艺术教育,使教学活动带有较强的德育教育效果。学生群体可在教师讲解广西经典民俗音乐作品的具体创作背景时感受先民不畏劳苦、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和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高尚道德品质。地方民俗音乐的主题思想内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习者的认知方式与审美观。任课教师应以介绍本土民间音乐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和其美学价值为主,间接阐明作品中隐含的社会道德意识与民俗规则,将与广西民俗文化有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相联系,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以地方艺术文化传承活动为立足点,在音乐文化教育中添加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提高文化向心力,利用艺术教育增强集体凝聚力。

(三)重组教学队伍,提高乡土音乐教育专业性

乡土音乐文化遗产有着较高的理解难度,部分高校音乐教师未能充分了解文化典故和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不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无法为学生深入阐述保护乡土音乐文化传统的必要性和其现代应用价值。因此,高校应及时投资重组教育体系和音乐专业教学队伍,聘请研究民俗音乐艺术的学术研究团队配合音乐课程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由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主导课程体系与具体内容的设计,编订学习难度较低、易于理解的通俗乡土音乐文化教材,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艺术的精华部分,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提高音乐教学的专业性与科学性。高校音乐专业还可与广西民俗音乐歌唱家和艺术组织合作,定期到校为音乐专业的学生群体举行无偿义演活动,使学生了解到现实生活中艺术实践的具体形式。

三、结论

为了保护珍贵的民间艺术文化,使之重新具备生命力和更新换代的能力,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方式应当进行全面革新,将德育教育与课上音乐艺术教学相结合,使音乐教学具备更高的实践性和文化传承效果,让学生群体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学科素养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遗产广西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广西贵港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广西戏曲》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乡土中国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