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英雄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
2020-12-05丁亚男李庆华哈尔滨理工大学
丁亚男 李庆华 (哈尔滨理工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说:“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为国家民族和人民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代表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都可谓之英雄。新时期,弘扬英雄精神并不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宣扬,而是对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来自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一分子。时代在发展,英雄精神永不褪色。新时代,需要英雄,需要弘扬英雄精神,培育英雄情怀。
一 英雄精神的内涵
(一)英雄精神是理想信仰精神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家国天下,忠孝一体的价值追求。儒家文化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古代士大夫形成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忠报国、忠诚爱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理想信仰。革命战争期间,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等等,这些民族英雄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坚守一生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用忠诚和信仰挺起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展现了革命信仰高于天,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奋斗牺牲一切的理想信念。
(二)英雄精神是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是青春最亮的一抹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在中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离不开无数英雄的奋斗拼搏。石油工人王进喜、为人民服务的雷锋、敢闯敢干的安徽凤阳小岗村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他们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攻坚克难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幸福奋斗一生。时光荏苒,英雄精神不灭,新中国70 年的光辉岁月是奋斗拼搏、自强不息精神的延续,是无数奋斗者前仆后继,不畏艰难的付出。他们用理想、勤劳、忠诚书写了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伟大成就,用无畏的青春奋斗为当代中国青年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三)英雄精神是无私奉献精神
无私奉献就是不图回报、全心全意地付出。用生命和信念诠释“马兰精神”的林俊德,家就是岛,岛就是国,守岛一生的王继才,放弃国外优越待遇,至诚报国的黄大年,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廖俊波。“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时代英雄的生动写照,深藏功与名、舍小家顾大家是他们的崇高信仰。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体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奉献精神。他们坚守初心,不忘使命,为祖国繁荣昌盛英勇献身,为人民幸福生活奉献一生。在新时代下,党员领导干部要继续传承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秉承公正无私的优良品质,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忌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无愧于时代和人民。
二 弘扬英雄精神的当代价值
英雄精神是时代的记忆,英雄榜样用实际行动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英雄精神的传播,有力地促进了当代青年的全面发展,有助于青年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同时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具有积极意义。
(一)培育青年正确的价值观
全媒体格局之下,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用。信息烦冗复杂亦成为全媒体格局的重要特征。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人们镶嵌于网络技术编制的密集的信息网之中,青年作为网络大军中的一员,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存在着差别。同时多元社会思潮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新兴媒体技术对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虚无历史。历史虚无主义打着还原历史,为历史正名的幌子,实则重写历史、歪曲历史。在网络平台上以戏谑、恶搞的方式抹黑丑化党的领袖、革命英烈,随意篡改党史、国史。二是道德价值虚无。历史虚无主义以主观情感解读历史,有选择地还原、虚无历史,颠倒重构人们的价值认识,容易造成信仰虚无、道德价值虚无的困境。因此,进行全媒体视域下党史、国史、民族史的教育,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的弘扬传播,有助于青年理清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深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从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构筑起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习近平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根基,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英雄精神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二者存在耦合性。英雄人物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荣辱并存,将个人的理想奋斗融入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之中,坚持爱党爱国爱人民相统一,体现了高度自觉的国家认同感和使命归属感,体现了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协调统一。英雄人物身上体现出的这种英雄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气节,对于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价值认同,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向英雄人物和道德模范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
(三)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强大精神动能
马克思认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一个人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他付出了什么。英雄身上充满了浩然正气,心中洋溢着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用自己的忠诚、执着、自我牺牲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责任和担当是他们人生价值的体现,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革命先辈和道德模范都是引领时代发展的榜样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充满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更需要精神动力的支撑。而英雄精神是理想信仰的体现,是忠诚爱国精神的生成,是奋斗奉献精神的融合。弘扬英雄精神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心理认同感和使命感,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强大的精神动能,并转化为实际的物质力量,有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向英雄楷模学习的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做到以身报国、砥砺前行,用自己的不懈奋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添砖加瓦。
三 培育英雄精神的途径
英雄精神代表着社会的主流风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强大内生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弘扬英雄精神,涵养英雄情怀。因此,需要在营造社会氛围,发挥高校教育主阵地、提升青年主体意识三方面多下功夫,使英雄精神融入人们的血液和骨髓之中,成为激励人们奋勇前进的精神支柱。
(一)形成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勠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英雄榜样和英雄精神凝聚了中国民族顽强奋斗的历史,是引领我们前进的力量源泉,要在全社会形成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是打造媒体融合传播渠道。主流媒体守土有责,党媒、官媒要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敢于同错误思潮展开斗争,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内容,及时更新发布权威、准确的信息,还原历史,为英雄正名,维护英雄的荣誉。与此同时,打造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网站,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党人的优良传统,弘扬主旋律。同时利用新兴媒体技术,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上加强英雄事迹的传播。二是强化法治思维,依法打击诋毁、抹黑革命英烈的言论。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维护保障英雄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加强网络监管,净化舆论生态。主流媒体要管好、用好商业化网络平台。新兴媒体要强化自律意识,不能为了关注度和点击率歪曲事实,迎合受众。要打造网络文化精品,讲好英雄故事,传递正能量。三是国家要加大宣传、表彰革命英烈、道德模范的力度。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和表彰活动,运用榜样力量引领社会主流风尚,营造向榜样学习、传承榜样精神,人人争做英雄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二)发挥高校教育主阵地的教育引导功能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其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深入挖掘英雄精神教育资源,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党史、国史的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教师要做到政治立场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正确的判断力和清醒的头脑,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敢于批判错误的社会思潮,发挥主导作用,理清学生的思想困惑,给予学生正确的方向指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给学生做好榜样,以高尚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学生自觉做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自觉担当。新兴媒体技术迅速发展,教师要契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心理需求和期待,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联合多媒体信息技术,采用生动有趣的微电影、微视频等形式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讲述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心理归属感,促使学生自觉地将情感认同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此基础上,高校要积极搭建英雄精神教育实践平台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缅怀英雄,不忘历史。邀请我们身边的英雄,例如消防战士、公安干警等走进校园,为学生做主题报告和讲演活动。组建雷锋义工团,开展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使学生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关爱他人、帮助他人,锤炼自己的高尚品质,从而为社会和祖国多做贡献。
(三)提升青年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主体意识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青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更加需要继承英雄精神,厚植英雄情怀。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根基,正是因为具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这些民族英雄才能无坚不摧、执着坚定,才能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方向才会准确有力量。相反,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出现信仰迷茫、精神困惑的问题。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要学习英雄精神,首先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夯实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抵制诱惑,“不畏浮云遮望眼”,牢记时代使命,自觉地将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为祖国和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二是培养责任担当意识。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具有群体性、交往性、竞争性、合作性。康德指出:“每一个人想要成为人,都要有所担当。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作为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的人,社会责任感体现为对他人、国家和民族应尽的职责与价值观念。只有履行社会责任,承担起自己的职责与使命,自身的价值和幸福追求才能得以实现,才有利于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然而,部分青年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之下,存在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问题,社会责任感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造成了阻碍。毋庸置疑,青年是践行和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青年人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青年要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把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奉献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使命,树立深沉的家国情怀,在志愿服务和义工活动中深化自己的担当意识,强化自己的责任情感,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三是发扬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英雄模范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奋斗成就人生。奋斗精神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曲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的接力奋斗。要学习英雄模范的奋斗精神,坚定执着、迎难而上,具备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状态,常怀奋斗之心,勇于奋斗、自强不息,在困难挫折面前越挫越勇。“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用勤劳的双手和脚踏实地的劳动创造人生、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