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0-12-05唐延生吉林吉林市龙潭区缸窑中学
唐延生 (吉林吉林市龙潭区缸窑中学)
开展中学生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发展。发展学生个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中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在艰苦环境下乐观地对待现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去适应社会,努力创新。心理学家发现,凡是心理有障碍的人,他们在人群中都不善于处理各种关系,有可能被大家孤立。他们时而表现得厌世,时而表现得放荡不羁,他们对活动没有兴趣,经不起打击,这样的人很难形成良好的品质。
从家庭角度来看,家庭缺少温暖,对子女管教不当等,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升学压力很大,测验考试多如牛毛,致使青少年处于一种无休止的紧张焦虑状态。从社会角度来说,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全面提高公民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可是现实教育就是应试教育的模式,一切为了升学,结果导致学生辍学、厌学。他们经不起挫折和打击,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据心理学家调查,中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约有20%。
综上所述,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所必需的,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从心理学的角度,人的心理状态可分为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不健康状态(病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维护正常心理状态,纠正不平衡心理状态治疗变态心理。
1.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掌握和了解心理学一些常识,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2.能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一个心理状态正常的人是乐观开朗有朝气的,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而一个心理状态不好的人,精力不能集中,常常心神不定,想得多,做得少。
3.能使个性与智力和谐发展。心理健康的人,大脑常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开发智力,更利于个性的发展。
4.能预防心理障碍。人心理障碍的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要预防和消除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各种因素,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就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早地干预,积极纠正不良心态。
由此可见,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学基础知识。中医认为:人体是由外在的“形体”和内在的“心神”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一方面要重视形体的健康,另一方面更要重视维护心神的健康。因为形体上的疾病也会导致心理的障碍,反之,心理上的障碍也会导致形体上的疾病,也就是说人只有做到形神合一,才是最健康的。所以,让中学生学习一些心理学基础知识,对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将心理学基础知识直接引进课堂,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并选择合适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同时,心理教师要根据实践和学校学生实际情况,每节课都围绕一个中心对学生进行感情、意志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指导,并运用讲故事法、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等,在老师精心设置的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心理学知识。
一、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能力、兴趣、性格)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关系)。
1.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地自我认识是培养自我意识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从多方位建立与评价,不妨自己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步,他人对自己对自我的描述,描述家人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你在找这些描述中共同的品质。将其归类,你描述的维度越多,你越会找到比较正确的自我。
2.培养客观的自我评价
一个人必须拥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正确的自我悦纳,积极的自我体验,有效的自我控制。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己的独特性。其次是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冷静地看待得与失。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过好自己的人生。
3.关注自我成长
自我发展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将成长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人生的始终,整理自己的成长轨迹显得尤为重要。深刻了解与把握自己,要记住自我体验是个体的,当我们在分享他人自我成长的硕果时,也是在促进我们自己的成长。
二、培养中学生情绪自控的能力,做情绪的主人
树立情绪可调节、自己有能力进行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转化的意识和信心,用所学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1.保持愉悦的心情
人们常说爱笑的人运气是不会太差的,经常笑保持愉悦的心情,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2.建立情绪管理机制
在面对某种不良情绪时,列出一份管理清单,如运动、深呼吸、娱乐等,来放松自己。
3.学会向别人倾诉
生活中尽量不要压抑自己,要将这些烦恼向值得信赖的人倾诉。当你把失意说给朋友,你就会去掉一半的失意。当你把快乐说给朋友,你就会得到双重的快乐。
4.学会自我暗示
告诉自己其实自己很优秀,事情总会变好的,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自我暗示的方法:语言自我暗示,一般人醒来都会无意识地在内心和自己对话,并无意识地将其记录和接受。如果我们给自己的大部分信息是消极的,很可能就会坚持这种错误观点,形成消极自我暗示。这样大脑会对消极情感做出反应并影响内分泌使情绪更差。如果我们经常在内心默念,或者动手抄写一些积极肯定的励志的句子,自我激励的话。如“我充满信心”“我很讨人喜欢”“我一定成功地完成这项任务”等,情况就会大不一样。动作自我暗示:抑郁的时候,尝试让脸部呈微笑的样子,持续一会儿后自己真的愉快起来。紧张不安等的情况下,深而缓地呼吸几次,能让心跳平稳些。如果自己有些胆怯,那么提高说话的声音就会增加不少信心。环境自我暗示:环境可以是人、事物、声音、光等,身处让人自己放松、愉快的人和物中,热情的红色能提高情绪,舒缓的音乐能减缓烦躁,还可以在镜子里观察自己的神态,不断赞美自己、鼓励自己。对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很好的帮助。
三、学会沟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学生每天都要和身边的人打交道,在家里要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在社会里要与邻居、熟人处理好关系。人际关系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大问题,在人际关系上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心情及心理健康。
1.学会与父母相处
学生与自己的父母在观念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不和谐,这是客观问题,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缩小两代人的距离,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使我们的家庭无比幸福温暖。
(1)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做过格的事情,我们相信天下父母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温和,父母就不会对我们有反感。
(2)要表现得独立,让父母放心。经常关心父母,与父母常沟通交流,说说学校的事,帮助父母做家务,说说自己的理想。
(3)长大的孩子要成熟稳重。善于与父母沟通,使自己越来越成熟独立,希望学生尊重父母,关心父母,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2.学会与老师沟通
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自己所学到知识无私地奉献给我们,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早日成才。上课要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勤学好问,虚心求教。正确对待老师的缺点及不足之处,发现老师的不足之处,要持理解的态度。师生的和谐发展,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学会和同学处好关系
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观念,要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学会取长补短。调控情绪避免矛盾冲突,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人只有通过接触,才能了解。只有了解才能建立友谊。要学会真心关心同学,为他人着想。同学交往应要尊重他人。批评他人时要含蓄委婉,不要使他人难堪。在赞美他人时,应诚心诚意、实事求是。
四、学会缓解心理压力
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既有内在的原因,又有外在的原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父母及老师对升学的期望,学习的压力以及同学间的相互攀比等。另外,中学生心理不成熟,也会形成压力。例如:有的中学生失败后,经不起挫折,在处理事情上感情用事,长期处在巨大心理压力下,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学会向他人倾诉
比如遇到烦心事,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或家人倾诉,通过向他人倾诉,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痛苦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轻了一半。
2.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在某件事上失败,就会造成很大的压力。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释放,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等,使自己心情愉快起来,压力就会得到释放。
3.做事不苛求完美,不追求极致
在一个不完美世界里想追求完美,你的追求永远都不会实现,没有最完美,只有更完美。所以,人生追求到差不多就好,自己要学会定位,给自己一个目标,而不是所谓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