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艺术的桥梁
2020-12-04苏晓晗
苏晓晗
每个月总能收到一封来自四川的信。在这个通讯方式多样、各种信息爆炸的时代中,能收到信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更何况牛皮纸信封里装着一本沉甸甸的《现代艺术》杂志。每次收到《现代艺术》,就如同收到家书般的亲切,从那散发着油墨香气的紙页里,传递出一张张熟悉的艺术大咖们的面孔和一场场活动的场景,仿佛也看到了蒲总、黎叔、小悦、香伊等杂志社团队人员正在活动现场忙碌或伏案辛勤编辑的身影。
今天人们的阅读媒介大都被电子产品所代替,阅读是快速浮躁的,看一眼也就过了,文字和作品也失去它能带给人们的美好意义。而当手机里的文字变成铅字出现在纸本上,刊登的作品有了质感,立马觉得它和我的距离近了,一字一句,慢慢抵达心里。也许,这就是纸媒的温度。
正如蒲总发来的《我与“现代艺术”的故事》约稿函所述“岁月不居,时光荏苒,转瞬之间……”,我与《现代艺术》乃至与四川省艺术界结缘已有七八个年头了。2013年,当时我担任《美术报》文化艺术发展部主任,负责报社的策展策划、艺术品推广和业务拓展等工作。机缘巧合,与成都水墨玩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曾总、郭总、何总等一拍即合,成立了“美术报四川艺术中心”。中心成立的首次亮相,便是以成都和杭州两个享誉中外的“天府”和“天堂”为对话载体的活动一一川浙名家作品邀请展,展览聚集了四川的徐恒瑜、吴绪经、李青稞、贺丹晨、刘朴、叶瑞琨、刘云泉、陈滞冬、秦天柱、姚思敏和浙江的吴山明、尉晓榕、何士扬、李桐、杜高杰、童中焘、茹峰、林海钟、徐家昌、赵跃鹏共20位两省在中国人物、山水、花鸟画方面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的60余件精品画作,为两地的艺术传承与交流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搭建一个平台、塑造一个品牌、打造一支队伍、创建一种模式”,确立了这种强强联合、突破地域限制、整合优质资源的合作方式之后,紧接着又在第六届美术报艺术节中推出了精品项目和创新项目“笔墨天府·四川名家学术邀请展”。成都、杭州,两座从来都不缺少文化积淀的城市,相距1000多公里,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各自的文化魅力。两座城,共同的目标,让天堑变通途。是文化拉近了距离,是艺术搭起了桥梁,两地艺术的交流与展示从此变得频繁起来。随之我与四川省艺术家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多,而在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知道,当时合作建立美术报四川艺术中心的背后,离不开《现代艺术》和黎叔的大力支持。
初识《现代艺术》是2015年4月,由我策展的“片云闲水:刘云泉书画小品展”在杭州西子湖畔恒庐美术馆举行。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执行主席高虹女士应云泉先生之约一同前来杭州参加画展开幕和采风活动,期间,高老师向我介绍了一本四川省艺术界的权威杂志:《现代艺术》。2016年8月,我应邀参加了由《现代艺术》杂志社策划,四川广安邻水县委、邻水县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邻水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承办的“精准扶贫走基层·名刊名家看邻水”活动,第一次认识了蒲总和《现代艺术》杂志社团队,也通过这个活动认识了马涌、郭超、杨泥、季亚娅、石一枫、顾建平等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同仁和文学界的前辈,以及王圣才、赵安如等四川著名书画家。活动的几天中随着与杂志社团队人员的深入交流,我对四川艺术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此也与《现代艺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18年,我应蒲总之邀参加了由四川省文联指导,雅安市文联、名山区委、区人民政府、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主办,名山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现代艺术》杂志社承办的“全国名刊名家四川行”采风创作活动,与寒婷姐、子潇兄、央媒的吴晶莹以及《山东艺术》杂志社王之明社长等新老朋友一起走进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禅茶文化发祥地一一雅安市名山区。机缘巧合下,2019年3月,我还参加了第十五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全国名刊名家四川行(名山站)”采风作品集发行仪式。《现代艺术》组织的采风活动凝聚了全国文艺界同仁的力量,给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交流机会,也为宣传和推广地方文旅资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四川省的大小文艺活动中总能见到《现代艺术》采编团队的身影,杂志社的官微平台“文艺期刊网”总是高效率、高质量地传递出四川省文艺界的最新动态,介绍了一个又一个四川艺术家方阵。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云端上的《现代艺术》让蜀道不再难,突破狭隘的地域文化壁垒,为本土艺术家走出去和将优秀的艺术作品引进来搭建了一个全新的面向未来的交流平台。
一本好的杂志,穿过了漫长的岁月,起伏跌宕,历经历史的风尘沧桑,跨过时间的废墟,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样的杂志,是幸福的。在我看来,今天的《现代艺术》,不光是一本好的主流杂志,更是一个四川省艺术界“走出去”和“请进来”的重要平台,也是一种媒体融合发展的鲜活案例体现。很高兴,每个月总能有那么一次,窝在寂静空间里拥抱与《现代艺术》图文共舞的视觉和心灵,闻着墨香、听着纸张摩擦出婆娑的声响,仿佛置身于成都的街头喝着盖碗茶与师友们摆着龙门阵。这样的情怀,人们不会忘,时代,也更不可能将其永远地抹去。不管阅读的方式如何改变,初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