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真人秀”带来的新思考
2020-12-04郑文博孙展
郑文博 孙展
如果说电视是人们了解陌生世界的一座桥梁,那么热播的真人秀则是这架桥上美丽的装饰彩带。近几年银发人群参与的真人秀综艺节目呈逐年上升趋势。我们在《花样爷爷》中看过风景,在《我家那闺女》中讨论过择偶标准,在《婆婆和妈妈》里重温亲情,在《忘不了餐厅》里牵动对失智老人的爱心,还有《花样新世界》《一路成年》……一时间,中国的电视真人秀对银发人群越来越重视,对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关注。
人终究会老去,如何面对衰老、如何接纳老去,始终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假如说色彩斑斓的荧屏对应着现实中的五颜六色,电视节目正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投射,那么老年综艺题材能否成为老年人融入社会的拓荒者,银发真人秀能否让老龄化社会的代际沟通更顺畅呢?
从“发挥余热”到“再融入”
前不久一档真人秀节目请银发一族在互联网公司当起了“实习生”。人生路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前辈们,能放下身段,跟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愉快地相处吗?三位嘉宾蔡明、韩乔生、吕良伟平均年纪60岁,他们身上既带有低龄老人典型的活力,也带着对新事物的困惑。虽然一辈子都在跟媒体打交道,但他们在面对科技壁垒时的不知所措、小心试探以及强烈渴求的好奇心,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社会代际关系的侧面。难能可贵的是,几位银发实习生把担心变成好奇,把无所适从化作活学活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收到了比较理想的节目效果。比如,3位银发实习生从首期节目中得知年轻人常用“奥利给”来表示“加油”之后,每每接到任务,他们便用这一新颖的说法来给自己打气。到了第十期节目,经验老道的央视原主播韩乔生把刚刚学会的电竞术语立刻用在网络直播中。
以职业生涯为界,人生可以划分为连续但又各自不同的阶段。实习是年轻人踏入社会的第一步,退休则可以视为老年生活的起点。从这个角度看,节目中的“花样实习”以新颖的方式,生动直观地呈现了银发一族重入职场的探索,“再融入”绝不是对过去的“发挥余热”,而是一次探索新生活的机遇。如“花样实习生”们所言,这次经历带给他们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学习和体验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对于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观众而言,这一点具有特别的启发意义。
从“老少皆宜”到“文化互哺”
曾经全家围坐看电视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在“分屏”时代,连春晚都很难像过去那样维持其特殊的仪式感。真人秀节目想要提升收视率,就要做到“出圈”,即所谓的“老少咸宜”。
事实上,任何群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离开了相互关照的现实坐标,就失去了群体划分的意义和媒体呈现的着力点。这就是为什么《半边天》节目引入男性视点,全新改版的《夕阳红》特意增加了“爷爷奶奶动脑筋”板块,让少年儿童也参与其中。有了“共同”观看作为基础,才有可能真正打破年龄的“隔膜”。
刚刚入职的蔡明笑言自己“电器只会开电灯”。年轻的职场“前辈们”热情地答疑解惑,银发实习生们不耻下问,主动学习“奇奇怪怪”的新知识。“实习”的可贵之处在于一个“实”字,既是实地体验,也是扎实地共同完成任务。比如蔡明“秒变”17岁女生的录音水平让年轻的导演折服。而年轻人工作中创意十足,態度一丝不苟,给银发实习生也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少之间从一开始没话找话的尴尬,到后期的欢笑连连,代际之间从相敬如宾的“生疏”到合作无间的“默契”。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习期即将结束之时,还特别设置了一个“蔡姨听你说”的环节。年轻员工们表现踊跃,纷纷与蔡明老师语音通话,诉说自己的内心烦恼,这不能不说是一份特别的信任。
这个节目让老年人会心一笑,年轻人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工作状态,也想起了自己与长辈沟通的样子,甚至发出感叹:“看了节目,我妈终于知道我在干什么了。”老少之间从隔阂到认同,“文化反哺”在不知不觉之中变成了“文化互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从“老龄”到“成长”,重建老龄文化
银发经济的到来,正逐渐改变着社会消费结构。无论是从受众人群还是从商业价值上,对“老年”节目的需求量势必会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各种越来越多的科技类及互联网类产品、日用品、宠物产品等也需探索出一套符合银发人群的娱乐营销思路,解码银发人群的行为语言及生活习惯,让产品更好的通过节目触达到目标人群。老年类真人秀将成为这类品牌营销方式的首要选择。
从长远来看,更多以老年人为主线的节目内容,必将以更加丰富的节目模式呈现。老年群体的“屏幕人设”也会随之更加多姿多彩。为“成长”与“衰老”等人生命题带来全新的思考。老年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历经岁月淘洗的生活智慧,值得被一一挖掘展示。
如果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一种理想化的愿景,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努力的方向。而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