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背后的时装秘密
2020-12-04PookyLee
Pooky Lee
揭开设计师的神秘面纱
前段时间大热的时尚纪录片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中,最常被人津津乐道的情节是结尾处,导演Reiner Holzemer询问从头到尾只有声音出镜的设计师Martin Margiela:“对于时尚,你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表达完全了吗?”
对此,Margiela简单回了一句:“没有。”影片到此戛然而止。
Margiela : In His Own Words 推出的时间恰好赶上Margiela本人离开时尚界整10年。这位在上世纪80年代末起步的比利时时装设计师,凭借對材质颠覆性重塑的时装设计手法而闻名。在Margiela早期依旧把握着个人品牌创意方向的创业前20年间,设计师本人始终避免媒体曝光(无论是对外接受采访,还是被人拍摄肖像),但这般隐秘低调却成为了设计师和品牌最大的卖点。
这也是为什么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 这部纪录片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Margiela因其低调作风让人好奇, 2009年他离开时尚业转投艺术创作,更让观众心生疑惑,不要提在过往10年里,有无数品牌打着Margiela风格继承者的名号,某种程度上帮助延续着Margiela的声名。因此也难怪纪录片从前期预热到后期宣传,也均是打着“Margiela从业几十年来首次亲口发声”这样的旗号。
纪录片这样的电影创作形式天生就有探秘的性质,满足观众渴望走入行业背后或人物内心的好奇心。而时尚纪录片——一个把焦点放在时尚这样一个在传统观念里拒人千里之外的行业——更满足了观众对行业以及从业者们的窥探兴趣。
但在纪录片的结尾,这段对话却是让人感到导演的安排刻意了些,似乎是早在Margiela发声前,观众就能隐约预感其回答会是怎样。电影全片的确做到了揭示Margiela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方面,如他从小喜欢为芭比娃娃乔装打扮,拒绝媒体曝光也是因为某种入行后的心态转变,但Margiela: In HisOwn Words 更多的还是帮助我们巩固了公众对于Margiela这样的时装大师的印象:一位精于个人手艺,对设计和创作有着十年如一日的笃信,并且创意想法始终未减弱的温柔、坚定的人物。但这些是电影告诉我们的吗,还是只不过我们需要这样一部电影,来印证自己一直以来的猜测呢?
影像背后的鲜活人格
“一部好的时尚纪录片,就像任何其他主题纪录片类别一样,最需要的是批判性的思考和直接特定的主题核心。”Fashion Film: Art and Advertising in the Digital Age 的作者Nick Rees-Roberts这样回复我。他在这本书中直接指出,时尚纪录片的创作,始终更多倾向于崇高的叙事,即把主题人物推到某种不切合实际的高度——时装设计师们均是大师,流行偶像们均可以指点江山。“我提到的批判性思考,并不是说要逼着导演讲他镜头前人物的坏话,” Rees-Roberts补充道,“而是希望他们可以帮助打破一些关于拍摄对象和主题的迷思、理想化解读以及固有印象等。”
而上一部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讨论的时尚纪录片,还是记录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生平故事的McQueen。其幕后创作团队采访了一众McQueen的生前合作伙伴、亲朋好友等,借由他们的口述回忆构成McQueen人物形象的点点滴滴,并从中穿插了对多场Alexander McQueen时装秀的解读,用富有情感的叙事口吻一点点塑造出McQueen悲剧式人物的形象。
在McQueen于2010年去世后的10年里,关于他的纪录片作品有不少。像是BBC电视台整体风格更加阴暗的McQueenand I(这点或许是因为纪录片推出时距离悲剧发生不远),也有由导演Lo?c Prigent指导更多强调McQueen时装创作技法、灵感、美学,降低对设计师悲惨经历和心理疾病关注的TheLegacy Of Alexander Mcqueen 。McQueen则是集结了早前影片们的各种优点:它是一部优秀的描绘一位时装设计师人生故事的电影,但不至于过于“时尚”,而是能让观众从更广义,更具共鸣感的人性层面与影片主角产生情感上的联系。
当我们观看时装纪录片时,我们渴望看到什么?
很多时尚纪录片常会显得过于“时尚”。Margiela纪录片导演Holzemer的另一部作品Dries很多时候就显得有些自说自话。影片很正统地记录了时装设计师Dries Van Noten创作整个新系列的过程。从设计面料印花到修整样衣比例,甚至由于设计师严谨的个性,也甚少在工作过程中和拍摄团队有交流:这的确会让人清晰明白所谓时装创作背后脚踏实地付出,但从观影角度来说也失去了很多趣味,纪录片像一板一眼的科普教育片。
同理,日本NHK电视台为设计师三宅一生拍摄的个人纪录片《三宅一生:为设计而生》,同样通过镜头语言彰显了时尚行业的专业性,以及这些正统设计师和服装从业者们为行业带来的尊严感,但这部纪录片同样没有对主角做出更多维度的刻画。
想要展现设计师创意世界观、人生经历等的更多维度,当然也不能仅靠拍摄团队的规划和选材,也需要拍摄对象肯于对外抒发展露。Yves Saint Laurent在这方面是个厉害的玩家,特别是他的人生伴侣和商业伙伴Pierre Bergé的一系列策划,如劝说艺术博物馆收藏其时装作品、成立个人基金会和博物馆机构等,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努力把Saint Laurent推向更高层级的艺术创作者身份,而非单纯时装设计师的定位。
2017年的纪录片Les dessins d'Yves Saint Laurent 便是选择了个更显放松和趣味的角度,只介绍Saint Laurent的手绘插画作品。尽管电影本身不具太多内容,甚至有些地方显得过于夸张了(像是Bergé以不可置信的口吻反驳导演提出的是否能修改Saint Laurent手绘的建议),但整体上至少让观众领会了这位设计师“接近”纯艺画家的人设定位。
关于美国礼服设计师Zac Posen的纪录片House of Z有着类似的效果。观影之前,观众会有种“这不过是另一部讲一个做衣服的人的故事”的印象。但电影其实更多把重点放在了一位年少成名的才华设计师在日后人生中面临的种种困境:创意与商业之间的平衡,名利场对才华的消耗,跌至低谷后如何重整再出发的破釜沉舟的决心。等到观影结束,服装如何已经不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能创作出华丽大礼服固然是Posen最大的才华,但是他的迷茫、觉醒和勇气让一个设计师多了点人情味,增加了与观众拉近距离的可能性。
当时尚成为新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流行文化形式之一,时尚纪录片通过它特有的叙事口吻向广大观众发声。Chanel、Dior和Louis Vuitton等品牌纷纷推出了挖掘资深历史的纪录片。详尽的叙事和巧妙的剪辑令人叹服。正如顾客会为品牌所代表的精神价值买单一样,观众观看时尚纪录片,追求的是围绕着品牌和个人的故事。就这点而言,如何通过纪实镜头为自己打造某种“人设”,显得再重要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