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腹肌”与“将军肚”
2020-12-04王笑寒
王笑寒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在勇猛无敌的吕布出阵欲战时,《三国演义》将其描绘为“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一股英霸之气跃然纸上。
你可能以为,《三国演义》中霸气十足的吕布应当和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中的斯巴达战士一样,有着线条清晰的发达肌肉,不过,中国古代历代画师对战将的描绘可能会令你大失所望:在他们的作品里,从汉代的淮阴侯韩信到《水浒传》中的豹子头林冲,看起来都有些“大腹便便”。
有趣的是,在我们的印象里,好莱坞电影里的施瓦辛格、史泰龙这类肌肉硬汉似乎才是男性审美和勇猛战力的代表,那么,为何中国古代名将都是“将军肚”而没有八块腹肌呢?
从雅典城到好莱坞:肌肉型男简史
为什么好莱坞电影会有“肌肉型男”的审美?我们又是如何接受这种“肌肉型男”的审美呢?
在西方,对人体肌肉线条的偏爱早在古希腊就已开始。例如,公元前5世纪希腊雕塑家米隆的作品《掷铁饼者》,就通过对肌肉线条和身体动感的描绘,将古希腊人的青春力量和健美体魄表现了出来。
为了更好地展现人体,古希腊艺术家一方面通过解剖学不断地研究人体本身,另一方面则引入黄金比例,打造理想中的人体形象。古希腊的艺术创作受到了古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主义和毕达哥拉斯学派)影响,可以说,正是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想世界、宇宙规律和数理几何的思考,催生了艺术上的完美人体,激发了古希腊人对肌肉线条的喜爱。
不过,对人体肌肉线条的强调不仅是古希腊哲学理念和艺术思想的产物,还是古希腊人社会生活的直接体现。
现代英语中的健身房一词,就来源于古希腊语中的训练场,原意为“赤裸地进行体能训练的地方”,可见古希腊人在体育训练时有赤裸着展示身体的传统,这也难怪他们会仔细欣赏并且刻意塑造完美的肌肉线条了。
虽然在后来的中世纪,重视灵魂拯救的基督教教义一度将身体看作邪恶腐朽,使得健身文化消失,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则重拾了西方人对古希腊健身文化的兴趣。
曾经的古希腊人对肌肉线条的热爱并没有随着西方文明的嬗变而慢慢消失,反而在西方世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20世纪好莱坞电影中那些一身腱子肉拳打四方的斯坦森们,便是西方传统肌肉审美得以延续的产物。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并没有欣赏肌肉的历史传统。直到日本影星高仓健主演的《追捕》在大陆公映,刚毅勇敢的男性才靠“进口”登上审美的历史舞台。
不过,即使中国人民并不崇拜肌肉,我国古代画师为什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武将都画得大腹便便呢?“将军肚”的形象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从兵马俑到水浒图:大肚型男简史
与古希腊雕塑不同,中国历史时期的早期人体雕塑——兵马俑,更加注重刻画现实条件下的人体形象。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在墓葬中,随葬的人俑则多模仿活人在现实中的生活情态。兵马俑作为秦汉随葬人俑的巅峰和典范,在模仿现实方面亦不遑多让:秦兵马俑“千人千面”的特色便是秦俑造像模仿现实生活的明证。
有趣的是,秦始皇兵马俑群有一个神奇的规律:地位越高的兵俑,肚子越大。兵马俑的衣服是上片押着下片,但是到了高级军官的将军俑,由于肚子变大,衣服的上片已经押不住下片了,“将军肚”的说法也就由此而来。那么,武力值高的人为什么会肚子大?也是和今天人们的“啤酒肚”一样,是喝酒造成的吗?
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的秦代简牍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有关秦兵在战前战后大量饮酒的记载。这也好理解:酒可以缓解战士的恐惧,使得秦军的作战更加勇武;作战后倘若幸存,由于秦人采取按军功受爵的制度,饮酒庆功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饮酒并不只是秦人的习俗,古今中外的士兵都有类似的习惯,更重要的是,秦将的“将军肚”,难道不会影响他们的战斗力吗?
在格斗竞技的实战中,人体在格斗中所发挥的力量与最大肌肉量相关,这也就意味着,在体脂率相同的情况下,体重越高的个体,肌肉量越多,力量也就越大,战斗力也就越强。因此,在体脂率出入不大的情况下,大体重在近战格斗中往往意味着“降维打击”,这也是大多数格斗竞技为保持公平,要分为轻量级、中量级和重量级的原因。例如,由于人体肌肉的增加程度有限,日本相扑选手甚至会刻意增肥来增加体重,以获取优势。
与日本相扑选手类似,中国古代将军的腹部并非是完全由懒惰享乐的脂肪而堆成的“啤酒肚”,而是包裹着厚厚肌肉的“将军肚”。在古代战争中,军队长途行军对战将和士兵都是巨大的考验,这意味着军士必须有一定量的脂肪储备,否则体力续航很成问题。
战国时期魏国名将吴起所训练的精英士兵魏武卒,曾多次大破秦军这种“虎狼之师”,而在出战时,魏武卒需要披上三层重甲,满弓拉力达到十二石的弩,手持长戟,腰悬铁剑,背五十只弩矢,带三天粮食,半天急行军一百里。这种级别的负重行军,没有大量脂肪作为能量储备,是难以想象的。
与魏武卒相似,中国古代战将因为长期骑马,不仅需要足够的腰腹力量承受铠甲和武器的重量,还需要有一定的脂肪储备以应对长途行军的消耗。因此,《后汉书》在提到汉代名将班超时,将其描述为“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大意是说班超脖子粗得像老虎,就暗指其身材魁梧,英偉不凡。实际上,与“燕颔虎颈”相似,“虎背熊腰”“五大三粗”(本为褒义词,“五大”指手大、脚大、耳大、肩宽、臀肥;“三粗”指腰粗、腿粗、脖颈粗)、“牛高马大”“腰阔十围”等,都是古代军士理想的身材标准。考虑到行军打仗和近战格斗的实用性,这种身材虽然与“八块腹肌”相距甚远,却是中国古代画师描绘武将形象的“模板”。
在南宋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中,猛将岳飞就是经典的大肚形象。不唯如此,这种武将“模板”还远涉重洋,影响到了东瀛等地。例如,在日本浮世绘版的《水浒画谱》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同样也是挺着大肚腩的经典形象。
中国古代武将的“将军肚”,虽然与今天的“啤酒肚”看起来相似,但却是典型的“脂包肌”,是战斗力量性和持久性的代表。对这些将军而言,从实战上看,训练肌肉线条是毫无性价比的行为,而提高体重却有益于增强战斗力;从社会风气上看,中国古代也缺乏古希腊社会偏爱肌肉线条的审美文化。
因此,由于实战考虑和审美习惯,中国古代的武将形象不可能是“八块腹肌”,而是“大腹便便”了。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古人诚不我欺。
(摘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