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县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研究
——以赣州市大余县为例
2020-12-04杨青洲张晓平
杨青洲,张晓平
(东华理工大学 测绘工程学院,南昌 330013)
在我国众多矿产资源储备较多的县(区),由于客观存在的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等多方面自然条件,加之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土壤条件恶化,部分具有开发价值的未利用地仍被闲置,存在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1].科学合理的对未利用地进行开发是解决耕地储量不足、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国土空间资源格局的重要途径.未利用地是现阶段土地开发项目的主体地类,对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未利用地进行研究极具现实意义[2].
张南涛[3]借用GIS平台对云南欠发达山区进行了开发适宜性评价与潜力分区,李妍均等[4]用叠置法对丘陵山区煤炭采空进行可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测算,但是目前采用的评价体系往往以自然环境条件作为主要评价因子,缺乏对于社会经济、村民意愿等其他方面的因素考量.本文通过构建大余县矿区土地开发潜力评价模型,选择自然生态、社会政策、经济环境三个方面的多项评价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县域未利用地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分析,根据现行规划收集的新增耕地系数,确定各行政村以及各乡镇的新增耕地面积,最终得到大余县县域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成果,以期促进大余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5].
图1 研究区(市县)区位Fig.1 Location map of study area (city and county)
图2 研究区宜耕未利用现状分布Fig.2 Distribution map of non-utilization for agriculture in the study area
1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大余县隶属赣州市,面积1 368 km2,辖11个乡镇.地理位置东经114°00′~114°44′,北纬25°15′~25°37′.323国道贯穿全县,各乡镇总体呈带状分布在323国道南北两侧(区位如图1所示).县域南北两侧山势起伏,中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县域丘陵水系众多,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大余县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县内矿产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分带明显.以盛产钨矿而闻名世界,资源丰富的有钨、锡、铋、轻稀土等矿种,是享誉全球的“世界钨都”.大余县矿产资源主要特点表现为重要矿产资源突出,钨矿资源分布比较集中,硅石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由于矿业不断发展,大面积耕地被占用侵蚀,重大工矿区附近水土流失现象加重,水源污染问题加剧,原有耕地不能满足耕作条件.根据大余县2019年第三次土地调查与之前各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对比可知,近年来大余县耕地总量在不断减少,非农业建设用地占用、灾毁、农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大余县在上轮土地利用规划期末的耕地保有量指标未能得到满足,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评价对于大余县下一阶段土地整治项目极具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县区提供借鉴.
根据大余县2019年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统计可知,2019年全县未利用地525.413 1 hm2,在剔除坡度在15°以上以及生态红线范围内的全部冲突图斑后共计8.243 8 hm2后,结合大余县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实地调研情况,最终确定参与此次评价的未利用地面积为517.762 2 hm2.宜耕未利用地开发地类面积统计与分布情况如表1及图2所示.
表1 大余县宜耕未利用地现状Tab.1 Status of unused land in Dayu county
1.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大余县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大余县2018年统计年鉴》、2015-2018年大余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表、大余县矿区修复专项规划成果.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未利用地的自然属性与所在区域现有利用条件共同决定了其开发价值,同时后续开发能否实现必须结合当地村民意愿与现有社会经济条件.只有系统考量各方面因素,才能保证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才能保证后续整治措施的落地.大余县矿产资源丰富,但历经多年的资源开采,县域范围内已经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矿产开发区,部分废弃工矿区存在地质灾害风险.同时在政府政策要求下,已开展的矿区修复项目对被破坏的土地已经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以自然资源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为准,结合历年年鉴数据以及现行未利用开发评价准则,确定了参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生境条件、矿区影响、利用条件、村民意愿五方面[6-9],形成各研究因子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借助ARCGIS软件分析功能,最终形成各单项研究因子评价成果,如图3所示.
图3 研究因子评价成果图Fig.3 Result chart of research factor evaluation
表2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2.2 开发潜力参评指标权重确定
借助YAAHP软件,通过对每个参评因子的重要程度对比,构造判断矩阵,结合专家意见,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参评因子最终权重.各因子权重结果及相关性如表3所示.
2.3 大余县未利用开发适宜性测算
1) 划分正负指标,处理原始数据.
其中,Mij为第i个评价单元第j个指标的数值(i=1,2,…,n;j=1,2,…,n).
表3 评价因子权重Tab.3 Weight table of evaluation factors
表4 大余县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级别分值区间Tab.4 Range of unused land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level scores for Dayu county
表5 大余县未利用地开发各级别规模统计表Tab.5 Scale of unused land development in Dayu county
表6 大余县宜耕未利用地潜力测算Tab.6 Estimation table of unused potential of arable land in Dayu county
2) 计算综合分值.指数和法多用于土地定级,是一种综合定量的比较方法,又可称作多目标决策方法,统一计量单位,根据各因素的重要性权重及其分值加以综合评价[10-11].
式中:Yi为第i个评价单元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成果;Mij为第i个评价单元内第j个评价指标的数值;Nj为第j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最终根据适宜性评价分值,将大余县未利用开发适宜性级别分为易开发、较易开发、较难开发3个级别,具体分级标准如表4所示.
3 评价结果与分析
3.1 新增耕地系数确认
各统计单元的新增耕地面积需要通过对统计单元内不同开发难度的未利用地面积与对应新增耕地系数的关系进行反映,结合大余县已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及土地整治规划,确定易开发的未利用地新增耕地系数为100%,较易开发为80%,较难开发为60%,各乡镇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规模如表5所示.
3.2 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评价
依据各村级调查区可新增耕地规模,采用自然断点法,划分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潜力等级.全县共划分了5个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等级,其中I级的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补充耕地规模为>7 hm2,II级的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补充耕地规模为≤7 hm2且>5 hm2,III级的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补充耕地规模为≤5 hm2且>3 hm2,IV级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补充耕地规模为≤3 hm2,V级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区为没有新增耕地规模的村级调查区,最终未利用潜力测算成果如表6所示.
3.3 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分析
经测算,全县宜耕未利用地待开发区总面积517.762 2 hm2,预计开发后可新增耕地490.675 9 hm2.各等级宜耕未利用地分布如图4所示,大余县宜耕未利用地以I级潜力
图4 大余县宜耕未利用开发潜力等级分布Fig.4 Grade distribution map of unused exploitation potential of arable land in Dayu county
区和II级潜力区为主,土地开发潜力较大,通过后续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整治项目,可以达到增加耕地面积,缓解土地资源浪费闲置压力的目的.
图5 大余县乡镇开发潜力分布Fig.5 Distribution map of township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Dayu county
其中,I级潜力区开发潜力最大,地势平坦,与水源距离近,远离矿区与地质灾害隐患点,紧邻232国道,同时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村民对于土地开发项目意愿较强,预计新增耕地305.789 6 hm2;II级潜力待开发区坡度较小,与水源距离适宜,远离废弃矿区,土壤侵蚀现象弱,但灌溉条件不完善,预计开发后可新增耕地54.327 4 hm2;III级潜力区待开发区地势相对较高,通过农田水利项目可以实现灌溉条件,具有轻微水土流失现象,距离已实施的矿区修复项目距离较近,耕作条件较前有所改善,分布于县域全境,预计开发后可新增耕地71.737 9 hm2;IV级潜力区待开发区地势起伏,部分地区存在土壤侵蚀现象,距离废弃矿区较近同时存在灌溉条件差的问题,计划在前三级潜力区开发完成后,耕作灌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后在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计开发后可新增耕地58.821 2 hm2.其中池江、南安、青龙三镇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最大,如图5所示,开发后可补充耕地规模分别为105.337 7、78.287 7 hm2和117.502 6 hm2,占大余县未利用地开发潜力的61.37%,为规划期内重点整治区域.
4 结论
以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为核心,构建三方面多因素的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得到大余县各乡镇预计开发后可新增耕地,完成大余县各乡镇新增耕地预测成果,得到以下结论.
1) 大余县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显示全县耕地面积10 423.77 hm2,小于上轮规划耕地保有量指标,耕地保有量任务完成情况未达到预期期望,对于未利用的合理开发有着迫切需求.
2) 根据现行的未利用地开发规程,大余县具备较大的耕地开发潜力.通过大余县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确定未利用地开发难易等级,结合对应等级的新增耕地开发系数,得到各乡镇新增耕地规模,经测算全县宜耕未利用地待开发区总面积517.762 2 hm2,预计开发后可新增耕地490.675 9 hm2.其中池江镇、南安镇、青龙镇三个乡镇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最大.
3) 通过评价可得出大余县各乡镇宜耕未利用地开发的基本情况,综合体现了大余县各乡镇土地开发整体面积,为大余县接下来的土地开发项目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参考.
由于现实原因,预计参选的很多参评因子的数据仍不完善,导致参评因子的选择受到很大制约,所得评价结果可能仍有误差.同时本文只针对宜耕未利用地开发展开研究,对于宜林、宜建这两方面的测算还有待缺失,对于村民实际意愿的收集情况不理想.下一阶段计划通过对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完成大余县宜耕、宜林、宜建三方面的适宜性评价,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更准确科学的数据参考[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