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劳动教育内涵与可行性路径分析

2020-12-04吴奶金

大理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体系

吴奶金

(龙岩学院,福建龙岩 364000)

一、劳动教育研究的背景

德智体美劳教育是对人基本素质的全面定位,是社会教育的总体目标。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为新中国教育奠定了主基调。然而“五育并举”的目标常常转变为“三好学生”评选,弱化了“美育”“劳育”的地位和作用,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全面成长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重塑劳动教育的地位,提升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事关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担。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劳动教育是对新时期教育体系的重大补充,对于进一步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创造劳动有利于促进人的个性塑造和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思想渊源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

1.全面健全教育体系的着力点

落实为人民办教育的理念,贯彻全面发展育人体系急需提高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地位〔1〕,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义务教育得到全面普及,高等学校入学率位居世界前列。但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逐步降低,劳动教育在学校教学中弱化、异化现象明显。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是全面调整教育结构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须以劳动教育为全面健全教育体系的着力点,提升劳动教育的地位,补齐短板,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点

身体健康素质是人口素质的基础,大学生身体健康质量是人才强国的保障。一方面,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远不如中学生,且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速度、力量、耐力等指标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2〕。把劳动教育纳入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提升劳动教育的地位是新时代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关键点。另一方面,劳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环节,以劳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当前教育理念的扩展,是培养合格社会人的关键。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得到有效的锻炼,将有效增进学生对于劳动的认识,提升劳动地位;同时对于社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环节的构建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学生健康成长与社会环境优化的良性互动。

3.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核心点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认识和界定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活动是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逻辑起点〔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劳动育人首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和理念,同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劳动具有实践性、预见性、检验性等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重要载体和检验方式。新时代引导青年学生投身劳动、积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劳动观的重要继承和发展,对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通,知识与运用的相融,课堂与劳动的协调有着重要作用。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作用和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形式得到新的发展和升华,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想渊源

1.人的全面发展原理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关于教育理念的重要阐述。马克思曾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上是劳动能力的发展,实现智力与体力相协调、相统一的协调发展。新时代提出科学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结合成为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21 世纪以来中央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江泽民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相统一;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社会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总方针,为当下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身体素质发展为基础,新时代重提劳动教育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

2.中国传统知行观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方式。知行教育在我国传统教育学说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尚书·说命中》一书中就有记载关于“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说法,明朝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清代王夫之提出“行可兼知”的教育观,近现代教育家总结出“知行结合、贴近生活”的教育思想〔3〕。这与新时代所提出的劳动教育理念相得益彰,新时代教育理念与传统优秀教育学说相吻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得以发展,更加适合我国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行合一的教育观是传统教育学说的精华,与马克思的实践论具有相似之处,从“行”的实践中获得“知”的理性认识,也是“知”的感性认识到“行”的真理检验过程,是以劳动教育方式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途径。

3.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

劳动教育理念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重要支点,通过劳动教育将进一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如果教育体系抛却劳动教育则教育的作用将无从谈起。通过劳动教育健全个体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增强劳动情感,丰富现实期望与获得感。以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为渊源,我国青少年教育在劳动体验上有一定的实践;但升学压力下,劳动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异化、弱化。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有着明显的社会意义、劳动意义,从创造社会价值的角度、获取思想价值的维度展现劳动教育的现实作用。

三、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重要的感性活动、有意识的活动,提出“劳动创造人”,并提出劳动的二重性。实践可以对劳动的成果进行调节,从而提升劳动的价值,而劳动形式促进实践方式的多元化,促成实践对知识检验和完善〔4〕。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正逐步完善和深化,在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劳动教育与实践教育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劳动教育体系的设计中可充分参考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趋势。

从目前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已经关注到实践体系、实践改革、实践基地、引导机制等方面,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度不高,本文尝试从劳动的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在地化劳动实践基地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重视劳动教育方案设计,提高劳动教育地位

实践育人机制设计正在逐步完善中,其中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提升到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标准上,高校人才培养对接市场需求的自我要求明显提升。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在现有实践育人体系中,对劳动意识、劳动能力的要求不多。劳动方案的设计应当充分吸取实践育人长期完善的经验,通过劳动教育方案设计提升高校学生的劳动能力,从而完善劳动教育机制,提高大学生劳动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二)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创新劳动教育形式

劳动课程的设置应当遵循应用导向,凸显实践性,把握劳动育人原则。在实践课程改革中,增加实践课程设置,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考核。劳动实践课程的设置同样要把握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同时要把握学生对劳动体验的要求,增强劳动教育的教育性、趣味性,避免劳动思想的单向灌输,使得劳动教育失去教育本义而适得其反。通过对劳动课程体系的合理化设置,增强劳动教育在高校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保障劳动教育的通识性教育功能和作用。

(三)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增强劳动教育质量

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尚处于摸索阶段,如何有效地将劳动、育人及高校课堂相结合起来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直接套用,因此,要成功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关键点在于拥有强大的师资团队。劳动教育的师资应当拥有劳动型、实践型学科背景,或是在某一实践性领域内长期服务的专业性人才。通过短期培训上岗,打造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劳动专业技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保障劳动教育的质量,从而满足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聘请一线劳动者,将应用性、实践性、理论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实践基地,增强劳动教育吸引力

劳动教育离不开实践性强、具有显著特色的实践基地。在课程设置确立后,要通过各种形式设立劳动教育基地,采用“校企联合”模式、“校地合作”形式,与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开展合作,丰富合作形式,做强劳动实践基地。劳动实践基地应当要突出体现地方特色劳动,展现高校所在地特色的劳动风采。通过特色鲜明的劳动,弘扬传统劳动精神;同时把握时代主题,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新风气。增强学生的劳动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在地化的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双赢局面。

四、劳动教育的可行性路径探析

(一)尝试农业劳动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农业大国认同感

农业劳动是人类最早的活动之一,也是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环境与质量的关键,让当代大学生参与农业劳动是体会我国农业文明古国与农业大国精髓的重要方式。有农业生产实践基地的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其资源,引导大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在劳动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当要保障一定的课时用于农业劳动起源与发展的相关教学;重点安排在农业劳动生产实践环节,如建设与农场共建的“一米阳光,万亩花海”的大型农业劳动实践基地或是“一班一分地”小规模农业劳动实践。通过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多功能农业、都市农业、阳台农业等新型农业形式鼓励大学生将创意创新与校园建设、宿舍装扮等结合起来,从而加强农业劳动实践观,增强校园绿化效果,提升自身生活品质。

(二)探索简单生产劳动,提高大学生社会融合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根据劳动复杂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简单生产劳动和复杂劳动,其中简单生产劳动是指不用特殊训练,每个劳动者都能掌握的一般性劳动。引导在校大学生参与一定的简单生产劳动是大学生培养职业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积极融入社会的表现。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对接企业、工厂、网络平台等,为大学生提供简单生产劳动空间,提升劳动附加值,促进大学生创新创意理念商品化,进一步提高高校创意成果转化率。高校应当为学生的简单生产劳动提供便利,如搭建家教平台、完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等,为在校教职工子女提供“放学四点半”托管辅导,在校内承接青少年夏令营等。大学教育正逐步走向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提前接触社会,对接市场。

(三)创新校务劳动,丰富大学生校园实践形式

校务劳动指在高校区域内(含校属实践基地和校企)从事生产性或服务性的一般性劳动。大学校园具有占地面积大、基础设施多、生源分布广等特点,引导学生在校园内开展校务劳动,将增强他们的学校主体意识,培养爱校、尊师的优秀品质。校务劳动具体形式有班级劳动、公共卫生区劳动、校园一般性基础设施维护、教学仪器设备保养、宿舍区域装饰与清洁等。在现行劳动教育体系下,小学、中学仍有班级劳动和校园公共卫生区劳动,而大学阶段则取消了一般性的校务劳动,将这一服务承包给了相关物业公司。在劳动教育重新提到全面教育发展体系的新背景下,创新性恢复一般性校务劳动势在必行。以打包项目的方式向学生开放,从项目设置、开展、效率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创造性地增强校务劳动的新形势和育人功能,是实现劳动育人的重要路径。

(四)鼓励公益劳动,提升大学生社会服务水平

志愿服务正面临趋势转变,志愿者由青年向全民转变、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志愿服务项目分类实施的新趋势〔5〕。引导大学生创新多种形式参与公益劳动,完善国内志愿服务体系,增强在校大学生社会服务参与度是大学生参与公益劳动的新常态。公益劳动泛指公共社区志愿服务、支教服务、公共基础设施维护等,其中公共社区志愿服务是在校大学生可深度参与的重要内容。社区工作者在国内的志愿服务体系中尚不成熟,同时面临巨大的缺口。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在新形势下,应当充分动员在校大学生参与公益劳动,从而提升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大学生社会服务技能。公益劳动可依托学生组织开展,进行专业性的公益劳动,推进学生组织社会化。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体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