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在经历的,是活生生的

2020-12-04贞真

小读者 2020年5期
关键词:话语心态计划

□贞真

每隔一段时间,酷爱制订计划的芬芬都会在票圈贴出一条详细明确的“假期计划”,并附上一些自我打气兼“求监督”之类的话语,在每一段时间中,以几天或一个礼拜为单位,进行一次反思总结。

这看起来很不错,也曾带出了许多效仿者。但问题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崭新的计划,这本身就是问题所在。

据我的观察了解,芬芬的“制订计划”“反思总结”都实行得不错,但实际成果却总不尽如人意。 比如她为了学习,制订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语数英冲上120”的计划。计划合理,反思到位,然而结果是,该上120分的科目,她能够随大流地上了;但当试卷偏难时,她还是做不了那几个依旧稳定考出120分以上的班级佼佼者。

聊过几次后,实际问题慢慢地暴露出来——芬芬好像对“现在”并不是很有意识。

当芬芬执着于“制订未来计划”与“反思总结过去”时,任凭她将两者做得有多好,她都把真正联结未来与过去的“现在”放在了备受忽视的位置。

依据芬芬的逻辑,当计划没有按照自己曾以为的那样执行,她会选择重启计划,将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的“现在”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

如果新计划是因为及时调整策略而出现,并且最终被实际证明这样的调整是正确的,那倒也可行。

但芬芬大多数情况下的“制订新计划”都是在贪恋“我有了一个待启动的新计划”之前那一小段空闲时间里的充实和满足,仿佛订下计划等于已经实行。

所以,可以看到芬芬的反思总结,要么是类似于“耶!计划顺利完成”的话语,要么就是悄无声息地没有了后续,因为芬芬制订计划时并没有对“现在”负责任。

她的计划可以无限次地重启,直到“半抓瞎”地撞上了一个恰好是合适时间、合适情况的计划。

其实,有拖延症的人大多不是一个很有“现在”意识的人。每次感到“现在”难以忍受时,就容易抱着一种“捱”的心态,结果是事情还是要照做,可能因为心态上有些“自暴自弃”而没有效率,反而拖长了做某件事的“痛苦时间”。

我也曾通过制订计划获得过片刻解脱式的快感。因为每次制订完计划,仿佛都在对自己说“你可以暂时轻松一下了”。然后当计划中的“现在”来到时,在“勉强自己接受并开始做事”和“制订一个新计划”中,又更容易倾向于后者。这实际上仍是一种拖延。

拥有“现在”意识大概也是一个习惯。要慢慢养成这个好习惯,告诉自己“现在就是正在发生的每一刻”,真正地意识到而非只是知道这样一个道理——

把握不好现在,还谈什么未来?

(摘自《中学生博览》,有删节)

猜你喜欢

话语心态计划
画与理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做谦逊的人
雷人话语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