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

2020-12-04廖欣满平仪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
关键词:白内障护理人员心理

廖欣 满平仪(通讯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白内障是由于老化、代谢、免疫等遗传与局部营养障碍,或者外伤、中毒、辐射等原因,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1]。由于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2]。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段,会使患者在术前便产生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手术本身作为一种应激反应源,常规行白内障手术的麻醉方式为角膜表面局部麻醉,患者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对手术过程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感更加明显[9]。研究显示,白内障患者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发生率达60%以上的[3]。因此,白内障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疏导及采取积极的措施干预,对促进患者配合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采用心理护理在白内障围手术期的应用,以期对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有所帮助。

1.心理行为问题对白内障围手术期的影响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多患有多种疾病,生活自理能力退化及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常会出现心理问题。

1.1 术前焦虑恐惧

患者因眼疾住院将会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住进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人;加之心理承受能力差,对诊疗措施的畏惧、对治疗效果的担心、对疾病缺乏了解而对病情发展的忧虑等种种因素均会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4];此外,担心因疾病会对家庭带来过多的麻烦而造成一定的损失、以往手术心理体验或情感障碍、因对医生缺乏信任从而对医护人员的医护人员误解等均会产生焦虑,从而对手术过程产生影响。

1.2 术后悲观与抑郁

进行手术后患者心理将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复明手术的患者,他们与一般患者不同的是,术后迫切想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效果,当复明效果达不到本人的期望值时,易产生悲观与抑郁情绪,感到失望、无助、苦闷,表现为不愿意说话,易激怒,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这也将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2.心理护理的发展

心理护理主要指为了提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带来的变化的适应能力,护理人员可以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需求,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术给予患者关心、支持、帮助。近几年,临床护理实践已经广泛应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提升,改善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舒适护理和心理护理是优于常规护理的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5]。最新的研究显示,生理疾病会导致负性心理,负性心理可以通过大脑皮质下中枢对生理产生反作用,加重疾病或延长病程。因此可以说明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做好其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6]。

3.白内障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现状

3.1 患者入院当天护理

入院当天,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介绍医院整体流程、普及白内障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白内障疾病的知晓程度,护理人员对患者提出的相关疑问,需要耐心解释,包括科室环境以及住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向患者发放临床护理评估单,并解释评估单的内容等。建立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手术,从而消减其紧张、恐惧心理[7]。

3.2 术前护理

手术前2d,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适当放松,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深呼吸,深吸气然后缓慢呼气,保持练习10min/d,4 次/min,将心理指导与身体放松相结合[8]。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播放其感兴趣的音乐或者相关视频,促进患者身心放松以转移其注意力。同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及时掌握患者情绪变化,引导患者摆脱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如果患者情况较复杂,可以采取发泄疗法,引导患者把内心所想宣泄出来,护理人员耐心倾听,使患者心情舒畅以积极配合治疗[9]。

3.3 术中护理

手术时,护理人员应陪伴在患者身边,并密切关注患者表情变化,可以适当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以及语言鼓励,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状态[10]。护理人员对患者提出的疑问作出及时回应,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从而使得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3.4 术后护理

术后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体位,使得患者全身心放松,提醒患者减小运动幅度,术后6h 可适当运动,给予患者需要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病房嘈杂影响患者休息,注意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卫生,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病房光线保持柔和,不要太亮,因强光刺激患者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同时要适当控制家属探视时间,让患者充分休息。以上所述因素可避免患者情绪波动,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术后快速恢复。提醒患者禁止用手揉眼睛,避免发生细菌感染,并注意保暖。鼓励食用清淡、营养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眼部卫生,并保持良好心态[11]。

4.总结

综上所述,患者对白内障的了解程度不足,手术时会紧张并出现担忧、焦虑心理,从而影响手术效果[12-13]。给予白内障患者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紧张焦躁心理上有重要应用价值[14]。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能让患者保持乐观愉悦心情,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15]。因此护理人员通过积极的引导、详细的介绍以及健康宣教等获得患者信任,并通过心理辅导、放松、解压,使患者在面对手术时,能处于一种较放松和舒适的状态,更好配合手术,从而达到良好的预后。因此,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采用心理护理是有必要,也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白内障护理人员心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心理感受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