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庸之道浅谈中医养生
2020-12-03马春霞
马春霞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工作了30年,见到过许多患者朋友或因在某一个领域用力过度,或因较长时间里用情太深而损害了自身健康;我写下这篇文章与朋友们分享自己关于健康的心得体会。
一位老人,总想替儿子和儿媳多分担一些家务。他白天带孙子,半夜还要起来冲奶粉,孙子转眼1岁多,他却因长期劳累、睡眠不足、淋巴结肿大,前来就医。
一位阿姨,因为意外痛失爱子,长期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白天想起孩子悲痛欲绝,夜间与孩子梦中相见,醒来时泪流满面,哀伤悄悄地侵害着她的身体健康,而不得不住院。
一位中年女性,每次只要老公外出喝酒,她就很担忧,因为她老公曾经酒驾而发生过交通事故。她长期处于担忧、愤怒状态。当以一位患者的身份与我们相遇时,这位女士说她知道自己生病的原因。
一位年轻人,靠着自己的拼搏与努力,在某专业领域里出类拔萃。别人睡觉的时候,他仍然在加倍工作,晚上经常熬到凌晨甚至通宵达旦,第二天“打鸡血”一样开始新的工作。久而久之,体力渐渐不支,一张“淋巴瘤”的病理结果令他猝不及防。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令人惋惜。总结一下,这几类人均违背了中庸之道,破坏了身体的阴阳平衡,为他人着想唯独不心疼自己;长时间操劳过度、睡眠不足;长时间处于悲伤、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里不能自拔。
中庸之道,“中”是中间值的意思,“庸”指的是寻常态,也就是普遍的延续状态。中庸之道提醒我们要回过头来看一看比较正常的一般情形,要设法找一条合适的路、恰当的路、可行的路、多数人能够接受的路。要做到这样,就不应该过于激烈,表现为不偏激、不过分。中庸是一种弹性哲学,是一种灵活的松软状态,一种平静的两相妥协,中庸最根本的思路是反对一切极端主义。以牺牲人体免疫力为前提的极端主义,与我们的养生之道背道而驰。
爱孩子没有错,热爱工作没有错,怀念已故的孩子也没有错,担心老公酒后出意外更没有错。但你所有熬过的夜,会以另外一种方式给予补偿,也许会给你放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医院病床上度过。负面情绪若找不到合适的出口,最终会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暴发,那就是生病。生病不单纯是一件坏事,它是在提醒你,你的某种生活方式或者某种情绪表达方式应该做一些调整,你应该逐渐关注养生了。
养生的两个关键词是睡眠和心态。拥有良好的睡眠質量,是确保免疫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一个睡不好觉的人,他的身体里住着一个饱受扭曲和压抑的灵魂以及一堆开始衰老的器官。睡商是比智商、情商更重要的能力,睡商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观。睡醒以后,如果你觉得自己生机勃勃,觉得今天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恭喜你,你睡了一个好觉。
情绪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激烈或持续过久,则可伤及气血,影响五脏的功能,引发疾病。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可是怎么处理负面情绪真的是一门功课。
学会给自己的负面情绪找一个出口,找朋友倾诉、写日记、做运动、听音乐、吃一份心仪已久的美食……《黄帝内经》中提到“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态相关,心态好的人,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人心情放松,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许多事情我们真的没有能力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尝试着改变我们的心态。
中庸的本质是追求事物的平衡与和谐,养生亦追求一种无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中医养生涉及衣食住行,要求人们在精神、劳逸、动静、饮食等方面进行调养,使各因素做到适度,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适度、和谐、平衡等中庸思想是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贯穿于各种养生方法之中。在保养生命的过程中,只要秉持中庸思想,注意求中、执中,顺应四时阴阳,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有节,形神共养,动静适宜,就可使人体成为一个阴阳和谐平衡的统一体,人体与大自然协调一致,从而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运用好中庸之道,不但可以让人的身体健壮,还可以让人的心情愉快。
愿每一位朋友都能够用中庸之道来平衡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愿每一位朋友都能够拥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魄、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