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20-12-03李庆英

百年潮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国情中华民族习近平

李庆英

什么是“中国最大的国情”?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明确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时代奋斗征程上,我们有必要认清和把握这个“中国最大的国情”。

从党的历史来看,认清国情尤其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坚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顺利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方法和宝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清醒判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围绕解决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这两大社会主要矛盾,正确制定和实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立足于新中国成立后快速实现国家财政状况根本好转、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这个重要国情变化,科学判断新民主主义“过渡性质”,适时提出并实施以“一化三改”为主要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华民族实现了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深刻汲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留下的脱离国情、超越阶段的沉痛教训,清醒判断“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制定和实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从而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清醒判断“中国最大的国情”,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紧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制定和实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方针、重大决策、重大战略,推动我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党在伟大自我革命中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伟大社会革命中不断发展完善,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目标。党的奋斗实践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昭示:什么时候我们党认清国情尤其是“中国最大的国情”,科学地把握国情问题,什么时候就能正确地制定和实施符合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成功指导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不断推动民族复兴进程。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强调:“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科学谋划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根据和根本出发点。首先,要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最大的国情”的具体内涵已经变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种变化乃是我国独特的历史传承、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社会经济在新的历史阶段和时代条件下长期发展、内生性演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制度优势的鲜明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其次,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最大的国情”的思想精髓。这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再次,要深刻把握认清新时代“中国最大的國情”的核心要义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雄辩地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这个“国之大者”和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眼明心亮、立场坚定,决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作者:北京日报社理论部主编,高级编辑

猜你喜欢

国情中华民族习近平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家国情 诗词魂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标题党
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初步设计
特定国情教情中的中小学校自主权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