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超声速技术能否推动核武再升级?

2020-12-03常逸昆

军事文摘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核威慑超声速巡航导弹

常逸昆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主任南森·特里和空军军事学院战略威慑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佩奇·科恩在《战略研究季刊》杂志2020年夏季刊上联合撰文,从战略威慑角度评估高超声速技术可能对核威慑思维产生的影响,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分析高超声速核武器与常规核武器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与现有核武器相比,高超声速核武器不会给部署国提供明显的战略优势。

主要观点

1.高超声速武器作为多领域技术的有效结合体,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间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并没有对核威慑理论产生颠覆性影响。

高超声速武器不是单一技术发展的产物。研发成功的高超声速武器需融合多领域尖端技术,包括超声速燃烧冲压式发动机、耐高温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和飞行器整体外观设计等。

然而,从战略思维的角度看,尽管高超声速武器经过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但其并没有突破人们对核威慑理论的认知。核威慑理论由美国军事战略家伯纳德·布罗迪于1946年率先提出,随后经过格伦·斯奈德、托马斯·谢林等战略家的丰富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其基本观点是:拥有核武器的全部意义在于避免战争,而非赢得战争;核武器虽然从根本上改变了战争模式,但其惟一的用途是威慑。

伴随着核威慑理论的兴起,美国的核武库也日渐充实。1958年至1960年,美国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空射核巡航导弹和海基弹道导弹相继完成作战部署,“三位一体”的核威慑态势初见端倪。此后数十年,美国始终通过技术革新来不断提高核导武器的性能,旨在维持和巩固本国业已获取的战略优势。

然而,早在1957年,亨利·基辛格就对核弹头和导弹结合后可能产生的战略影响进行过评估。他的主要观点有二:一是对技术进行评估应该基于该技术给某一方带来的优势,特别是就现有武器系统而言,但是当某种破坏性力量所建立的优势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会产生战略回报;二是对技术进行评估应该基于其给拥有该技术的双方所带来的影响,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双方最终会实现技术对等。虽然技术对等并不总是等同于战略对等,但在评估一项技术能否对核威慑理论产生影响时,不能脱离总体战略形势。

对此,英国战略学家柯林·格雷也持有相同观点。他认为军备竞赛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稳态”,因为当一方获取了技术优势,另一方就会予以反制。这就好比当一方研发出新型导弹,另一方很快就会迎头赶上,技术发展水平始终会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任何一方获取的优势都是暂时的。他理解各国对技术变革的强烈诉求,但不相信新技术会从根本上动摇核威慑理论。

因此,尽管军事技术的重大革新改变了各国对武器系统和战争的认识,但自核武器诞生以来,任何新型武器系统都未能改变核威慑理论的基本观点。当前,“三位一体”仍是各大国普遍认可的核威慑形式。正如美国在2018版《核态势评估》中所强调,其将继续沿用战略轰炸机、潜射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的“组合拳”来慑止一切核打击,并警告其对手“任何升级核武器的行为都将徒劳无功”。

2.高超声速核武器并没有突破当前常规核武器的技術参数界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洲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线性发展。

衡量潜在武器系统之影响的方式,是将其与现有武器系统进行类比。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大多数武器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对核威慑思维产生过影响;二是任何潜在武器系统都被视为现有武器系统的补充或替代。

从技术特征上看,高超声速核武器与洲际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导弹防御系统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三者的叠加。因此,在评估高超声速核武器所具备的战略影响力时,应当以上述三种现有武器系统为标准建立参照系,从速度、射程、精度和突防能力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其中,对前三项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对突防能力进行定性评估。

以美军测试的高超声速飞行器X-51A“乘波者”为例,其在速度方面不及美国现有的洲际弹道导弹(含潜射导弹);其在射程方面与美国现有的巡航导弹相当,但远远落后于洲际弹道导弹(含潜射导弹);而在精度方面,虽然这是传统高超声速武器的一大优势,但鉴于洲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毁伤半径通常以千米计算,因此提高区区几十米精度起不到决定性影响。

而从历史角度看,高超声速核武器可以被视为导弹和导弹防御系统之间长期竞争关系的一种回应。虽然高速和高机动性的结合使高超声速武器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削弱当前导弹防御技术的潜力,但纵观历史规律,终将出现一种足以抗衡这种威胁的防御手段。因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临时优势仅能维持到反制技术出现为止。

基于高超声速武器是洲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线性延续这一假设,分析是否会出现反制高超声速武器的技术。美国2019版《导弹防御评估》指出,多重导弹防御系统是应对洲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威胁的有效方式。完全可以预期未来系统能够防御洲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这两者的结合体。

最后,用于应对高超声速核武器的防御系统已经处于研发状态。根据美国2019版《导弹防御评估》,当前美国正在研发可用于击溃高超声速武器的防御系统。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近年公布的“滑翔破坏者”就是其中之一。

3.从速度、射程、精度和突防能力这四个方面看,拥有高超声速核武器与拥有数量相当的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导弹及核巡航导弹没有本质区别。特别是对拥有庞大、多样化核武库的国家而言,高超声速核武器并没有提供先发打击优势。

文章从技术参数的角度出发,将高超声速核武器与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导弹及巡航导弹进行类比的做法也存在一定局限。一是高超声速核武器尚未进行实战部署,有关作战数据和实际性能参数不足。随着高超声速技术不断完善,更多可用数据也会随之公开,未来的高超声速核武器或明显优于现有武器系统。二是忽略了高超声速核武器在使用方式上与现有武器系统存在的差异。

对新型武器系统而言,速度、射程、精度以及突防能力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正如基辛格所说,技术不是万能的。相反,真正的优势建立在“对武器巧妙而合理地运用”,而非“单纯增加威力或速度”。

与此同时,高超声速核武器也无法阻止来自核大国的报复打击,除非它们能够在第一次打击中完全摧毁对方的第二次打击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超声速核武器并没有比洲际弹道导弹或潜射导弹多出多少优势。

尽管如此,也并不代表高超声速运载系统是一种无用的军事创新。其在投送战术核武器(也称低当量核武器)方面可能具备一定优势,能够以最小附带损伤定点摧毁高难度目标。如果把核武器视为加强版的常规炸弹,那么战术核武器则开创了另一种战争形式。这种战争形式对武器精度有极高的要求,恰好给高超声速核武器提供了用武之地。

但归根结底,核武器毕竟不能跟常规炸弹进行简单类比,将战术核武器用于对付有核对手可能同样会遭到报复打击。此外,延伸威慑理论表明,对有核国家的盟友使用核武器也存在遭到核报复的风险,而利用高超声速核武器实施精确打击并不能降低这种风险。

因此,用高超声速武器升级美国现有核武库并不会带来明显优势。因为就各项技术参数而言,高超声速核武器相对于巡航导弹或洲际弹道导弹提升有限。虽然高超声速武器在对抗导弹防御系统方面具备一定潜在优势,但这种优势也是相对的,特别是在各国大力研发反制高超声速武器的情况下。

专家言论

我不是预言家,但我了解未来。高超声速技术所构成的威胁真实存在,而且即将到来。

——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塞缪尔·格里夫斯

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将继续升级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而高超声速武器系统将凭借更快的速度、更远的射程和更具威力的打击效果,彻底颠覆战争。

——美国国防情报局局长罗伯特·阿什利

从某种程度上说,国防部的机构设置无法有效应对来自高超声速技术的挑战。为此,国防部将设立一个全新的高超声速项目,并致力于把这项技术引入战场,而非实验室。我们的目标是将高超声速技术应用在空中,这需要重视,需要向前推进,这是国防部最优先的创新技术。

——前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

高超声速技术是我的优先考虑事项。我对美国与其竞争对手在高超声速领域维持“平起平坐”的局面提不起任何兴趣。我们不能让对手占据优势,也没有理由落后。美国必须通过重获战略突袭和先发打击能力来达成威慑目的。目前,仍有一些声音在质疑高超声速技术是否真有必要,或是否应当成为五角大楼的最優先事项。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我没有必要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前美国国防部主管研究与工程副部长迈克尔·格里芬

当前,在国防部五角大楼,几乎每隔10米就能听到关于高超声速的谈话。

——美国国防研究与工程现代化局局长马克·刘易斯

责任编辑:张传良

猜你喜欢

核威慑超声速巡航导弹
欲速则不达
高超声速武器发展与作战应用前瞻
普京批准新版核威慑政策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创投圈盯上超声速
向飞鱼学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