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良业:充满使命感的专家型管理者

2020-12-03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19期
关键词:六安市使命感抗疫

从骨科专家到医院领航者,对孙良业而言,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那一份为患者谋健康的责任感、使命感。

医而优则仕,在医疗管理界是一种常态。因熟知医疗点滴,专家型院长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孙良业从骨科科主任、副院长一路进阶,2020年初,履新六安市人民医院院长一职。对孙良业而言,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那一份为患者谋健康的责任感、使命感。

作为骨科专家,孙良业三十余年如一日服务于患者,练就一身绝活,且在责任感、使命感的驱动下,哪怕再忙也从未离开过骨科一线。因技术超群、德才兼备,他收获了皖西名医、江淮名医、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安徽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多项荣誉。

作为医院管理者,站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在使命感的驱动下,他融汇贯通,将行业专家出任运营官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亮剑”抗疫战场、带领医院突围夹心层处境。在他的带领下,六安市人民医院正书写着下一个辉煌。

“亮剑”抗疫战场

2019年底,孙良业走马上任,让他没料到的是,迎接他的是一场疫情大考。

作为区域龙头医疗机构,六安市人民医院当仁不让地成为全市定点救治医院,成为抗疫主战场。“由于地理因素,六安与武汉来往密切,成为了输入性疫情较严重的地区,防控任务很重。”孙良业告诉《中国医院院长》。

大“疫”当头,他临难不避,探索出了自己的“抗疫样本”。

骨科医生雷厉风行的品质,7年副院长的治院经历,练就了孙良业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应急能力。他迅速厘清思路,织好一张缜密而牢固的防疫网。

“强化组织领导”是他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医院快速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了疫情防控应急领导组,下设医疗救治专家组、疫情防控工作组、后勤保障组,“各工作组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然后,强化预检分诊,启动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应急机制。他将外科手术者“方寸之间有天地”的品质延伸至医院管理,作出了细致部署:分别设立成人与儿童预检分诊处和发热门诊,根据实际情况,又分设成人和儿童的常规发热门诊和有流行病学史发热门诊;同时开通24小时咨询电话和网络咨询快速通道。

与此同时,医院强化科学施治,配齐配强救治力量,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建立各县区确诊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及时腾空东院区肿瘤中心病房收治患者,确保所有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孙良业深知院感管控的重要性,对此更是用心良苦。除了常规消杀外,医院多措并举,如及时关停部分门诊和健康体检业务;加强住院患者陪属与探视管理;引导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设置了周转病房等。“每个病区设一两个周转病房,新入院患者须观察一天,才可转入正常病房。”孙良业称。

另外,强化物资保障,多途径组织调配各类医用防护用品、药品、医疗设备、车辆等应急物资设备,保障疫情防控需要。“现在,我每天都能收到防护物资的动态消息。”孙良业要求至少要有20天以上的防护物资储备。

自1月20日收治第一例患者到3月3日最后一批患者出院,六安市人民医院与新冠肺炎正面交锋两个月。在孙良业的带领下,医院交出了“感染病例治愈率100%、确诊患者‘零病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漂亮答卷。

复盘来看,抗疫犹如试金石。孙良业的决策无疑是准确、得当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此次抗疫中,孙良业将刀尖上舞者精细的特质延伸至管理层,演变为管理无小事,事事做细做精。

如果说“亮剑”抗疫战场,是时代为孙良业作出的安排,那么,带领医院突围地市级医院夹心层处境,则是医院数千名职工寄予孙良业的希望。

变“老大”为强大

与祖国同岁的六安市人民医院,70年余来,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涅槃,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崭露头角,成为引领皖西、享誉江淮的区域医疗中心,是六安医疗领域当之无愧的“老大”。

然而,作为地市级医院却难以摆脱夹心层的尴尬处境,如何在医院现有基础上实现突围,推进医院在新起点上高质量发展,是孙良业经常思考的课题。

在医改的浪潮中,带领医院由当地的“老大”变为真正的强大,成为孙良业一切决策的背后逻辑。

首先,他从职工意识入手,强调增强紧迫感,始终保持自醒;增强危机意识,时刻警醒;增强责任感,始终保持自强。他常在医院的大小会议中强调,“夜郎自大的思想要不得,要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引领发展。”

在医院定位上,孙良业一语中的,“要做下面不能做的,将医疗业务从常见病多发病向疑难病复杂病转变,即救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其中,加强学科建设,做强“五大中心”是这盘棋上的关键点。

为此,孙良业厚植学科建设理念,造浓“学科至优”的发展氛围;并专门编制了《六安市人民医院2020-2025六年学科建设规划》和“2020-2022、2023-2025两个三年行动计划”,从而打造标杆学科、优势学科、培育学科、追赶学科等不同层级的学科建设体系。

在孙良业的规划中,医院每年投入1000万元学科建设资金。三五年时间,打造全省排名前五的学科1个,全省排名前10的2~3个,同时壮大省内排名10~20名的学科。

据孙良业介绍,医院专门请机构做学科规划、用数字说话对比同级别医院学科情况,进行量化考核;除了院际间的医联体,还建立了11个科联体,由知名医院专家手术示教、教学查房、带动疑难病例诊治。

同时,孙良业观察到,疫后新时代,原有的绩效考核方案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失灵。今年6月,医院推陈出新,全面构建了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优化收入结构与成本管控为导向的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他推崇向临床一线倾斜,以重技术、重实绩、重责任、重贡献为分配宗旨。

在孙良业的带领下,医院各方面持续向好。未来不久,750张床位的新院区即将全部投入使用。孙良业十分谦逊地说:“医院体量增大,对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升。我有些惶恐,但方向明确。”他倾心于遵循“管理一体化、医疗同质化、学科特色化、考核目标化、服务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相信在孙良业的带领下,六安市人民医院未来可期,必会完成数千名职工寄于的突围希望,也为皖西患者打造一方值得信赖的医疗圣地。

院长语录

作为地市级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要做下面不能做的,将医疗业务从常见病多发病向疑难病复杂病转变”,即发力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学科管理切忌撒胡椒面式地支持,应分类管理、重点扶持。

成本管理是把双刃剑,以人力成本为例,过度控制,科室引进人才乏力,影响医院长足发展;若不加控制,又会导致人员过度,滋生散漫,因此须因科施策。

管理是一种修炼,我从未停止过探索。打造人格魅力,提升决策能力、感召能力和解决难题、破解困局、化解风险的能力,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六安市使命感抗疫
六安六面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幼儿教师感恩特质与职业使命感的交叉滞后分析*
教师作品选登
艺术天地
《晨曦》
雄关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