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余声:将责任和守护揉进岁月
2020-12-03
见证、参与、引领,34 载,他将最美年华倾注于苏北人民医院,将责任和守护揉进岁月之中。
人逢喜事精神爽。见到束余声院长的那天上午,他的脸上始终荡漾着一抹笑意。
喜从何来?他工作了34年的苏北人民医院,2020年9月19日迎来120华诞。全院上下都在为庆祝医院的生日而忙碌着。那是一种累并快乐的忙碌。
喜,直观原因来自院庆,而更深层的逻辑,则是来自医院的蓬勃发展。
在医院120年的历史长河中,对束余声而言,有参与、有见证、有付出、有收获;在管理上,心思没有错付,能带领医院焕发新活力,迎来新生机,是他最大的欣慰。
120 周年,34年陪伴
1900年建院,栉风沐雨、薪火相传,苏北人民医院历经双甲子,迎来120周年华诞。
1986年入院,兢兢业业、尽心竭力,束余声从外科医生、胸心外科主任、副院长、院长,一路陪伴、见证、引领医院的发展、提升和壮大。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34年来,我和医院是生命共同体,同命运共呼吸。”束余声说。
可以说,束余声最美青春都献给了苏北人民医院,他见证着医院逐渐走向辉煌的过程,也见证了几代领导的风采和几代专家的实力、精神。
束余声也感恩医院的培养:2004年,39岁的束余声便成为副院长;2006年,他通过江苏省政府公开出国留学的机会,到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医学中心学习7个月,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2019年,他履新医院院长一职。
34年的陪伴,束余声对医院的一草一木、各个环节均非常熟悉,也对苏北人民医院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份深厚的感情,恰是他筹谋医院发展最心底的支撑。
正如束余声所言,迎来建院120周年,他是激动的、欣慰的,更是用心良苦的。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是医院回顾历史、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好时机,是更全面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凝聚人心,进一步提升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一心为医院谋发展的束余声表示。
为迎接建院120周年,充分发挥这一时间节点的价值,苏北人民医院策划了多项活动。如,面向社会举办“我与苏北的故事——纪念建院120周年征集活动”;评选出对医院有突出贡献的知名医疗、护理专家、代表人物、科技工作者等典型人物并进行表彰,以树立典范、凝聚人心、鼓舞干劲。
再如,推出“120周年学术活动月”,陆续举办32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召开建院120周年发展大会暨改善医疗服务推进会、品牌建设论坛、医院管理论坛等多个专题高峰论坛;还面向全院举办首届医学科技创新大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提高医院医疗科技竞争力。
树典型,设典范,凝聚人心,鼓士气……苏北人民医院120年厚重的历史,扑面而来。
庆贺120周年华诞仅是束余声用心良苦的一隅。他还将责任和守护多维度地融进医院发展的各方面。坐镇新冠肺炎阻击战,思变疫后管理,找准日间手术突破口,填补心脏大血管病技术空白,搭上互联网医院发展的科技快车,等等,无不彰显着他的良苦用心和独到眼光。
“亮剑”公卫挑战
对束余声而言,在2020年,有两件大事,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建院120周年是其一,其二便是新冠肺炎这一公共卫生事件。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考验着医院的应急管理,也考验着医院管理者的组织、运营能力,可以称之为对医院管理的一次大考。在此次大考中,束余声带领苏北人民医院在扬州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日常医疗服务的底线、武汉前线的火线“三条线”上,均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据束余声回顾,苏北人民医院及新区分院(三级传染病医院——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均为江苏省第一批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由于总院日常的诊疗工作繁重,结合病毒的传播特点,最终扬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所有确诊及疑似病例统一收治在分院。束余声被任命为坐镇救治一线指挥官。
束余声快速理清思路,决定总院分院既要一体化管理,又要明确分工。他强调,总院重点负责保障日常诊疗,分院全力以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抗疫过程中,医院统一调配人员、物资,先后派出4批,共19名医疗、护理、重症、呼吸方面的专家参与分院的防疫任务。束余声更是全天候在分院,一个多月未回家。
同时,在仓颉山病房扩建工程中,束余声每天到工地了解工期进度,并对流程、布局、规划、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仅15天时间,28亩地、80个病房、160张病床的仓颉山病房工程成功交付。
自疫情暴发以来,扬州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例,2月29日全部清零。“清零速度居江苏省前三名,而且实现了‘零交叉、零感染、零漏诊、零死亡’的目标。”坐镇前线的束余声自豪地说。
可以说,在扬州主战场上,苏北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当地龙头医院的担当,守好一方土,担好一方责。与此同时,苏北人民医院派驻多位专家前往武汉疫区一线,支援抗疫。而确保日常诊疗服务的开展,是医院必须守住的底线。
据束余声介绍,苏北人民医院有着繁重的常规诊疗服务任务。其中,医院最多时一天门诊量突破7000人,急诊量突破700人,住院手术量突破280台。为此,医院做了大量工作。如,时刻注意“三个门”“三类人”的把控(见下图);利用自动测温仪、扫二维码等现代化手段不断创新,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序做好复工复产。
“医院诊疗量8月份接近100%,9月份已呈现正增长状态。”束余声表示,此阶段医院须积极拓展医疗空间,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对此,束余声表现出了超强的驾驭全局的能力,并在后疫情时代快速思考,发起变革。
在他的带领下,医院推出多重创新举措。其一,苏北人民医院这所百年老院主动创新,先行先试扬州市互联网医院建设,并在疫情期间和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价值。
images/BZ_73_1331_2723_1630_2965.png三个门 三类人◆医院大门◆各栋楼门◆病区门◆有疫区接触史或 发热门诊患者◆医务人员◆手术患者进入这三个门之前均需要测量体温,接受流行病学调查。其中,医务工作者不仅仅是医生,护士,还包括后勤人员、物业人员。时刻注意“三个门”“三类人”
“原定于今年2月正式开放的苏北医院互联网医院,鉴于新型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于1月27日提前上线。”束余声表示,医院开设的云门诊、远程发热咨询门诊和发热心理咨询门诊,一方面,为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患者提供线上问诊及开药等服务,避免了患者直接接触,减少交叉感染,对医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为医联体单位、基层医院提供云会诊、云查房服务,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同时节约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其二,医院先后创建了门诊诊疗服务中心、检查服务中心、入院服务中心、围手术期管理中心、病员服务中心五大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便捷、连续性服务。
其三,对麻醉科、病理科给予政策倾斜。他分析称,麻醉是手术的枢纽,做不好便成了瓶颈,做得好便能使手术患者更好救治。而病理科不能依赖设备检查,依靠的是专家读片水平,而且病理报告有助于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束余声十分关注病理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并专门制定了相关的绩效考核方案。
其四,合理安排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在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后,通过信息平台安排入院,避开医生的专家门诊时间,合理安排手术日,使紧缺的手术资源发挥最大价值。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抗疫和复工复产过程中,束余声有谋有略,有节有度。经此一疫,苏北人民医院不仅守护住了扬城人民的生命健康,也在扬州市卫生界的地位更加稳固,自然也为医院此后发展拓宽了道路。
院长眼中的领导力
领导力,可以理解为一种有关前瞻与规划、沟通与协调、真诚与均衡的艺术。具体表现在:
塑造表率、提升人格魅力。尊重不是靠权力,也不是靠严格管理,而是靠人格魅力。领导者要通过言传身教,形成人格魅力,塑造非权力性影响力。
科学决策。对一些复杂的、疑难性的、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如何借用管理制度、管理工具应用等科学决策,使医院管理达到极致。
善于汇集智慧。发挥个人特长,取众人所长。将不同特长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够把目标任务做好。
善于团队授权。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事必躬亲、事无巨细,要抓主要矛盾。优秀的领导者,善于授权,依靠强有力的团队,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完成工作任务。
树立工作中的正能量。在院内,做表率,打造“努力在前、荣誉在后”的向上团队;在外院,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
释放日间手术利好
除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作为民生工程,在改革的洪流中,也须不断因势而变,顺势而为。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医院更应该在奔跑中调整呼吸。
在医疗行业深耕多年的束余声,深谙此道理。他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如何提高医院效率效益,把医院经营好、运营好,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
自2004年担任副院长至今,十余年医院管理岗位的历练,练就了束余声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才智。他特别擅长结合自身医院特点,找准切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契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医院发展方向。谋划日间手术服务中心,便是束余声远见卓识的佐证。
日间手术在苏北人民医院已是非常成熟的手术模式,已高质量开展,年突破万例,并有着鲜明的特色。不妨从日间手术中心的打造,一斑窥豹,领略束余声的管理风采。
2018年初,束余声就慎重考虑了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他心里十分清楚,医院外科见长,像普通外科、骨科、泌尿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等医院大多数外科,都为省级重点专科,有着突出的手术优势。
他分析,一方面,医院外科有实力,手术总量不断攀升,“2019年,医院出院人数13万,手术人数已达到6.69万,占52.6%”;另一方面,药品加成取消后,以药品为主的内科系统影响较大,因此医院不鼓励床位扩张,而是注重释放更多空间;再加上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效率、费用考核的导向。多方考量后,束余声选中日间手术为突破口。
谋定而动。院内,医院将日间手术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院领导亲自挂帅;完善制度体系,形成有目标、有任务、有组织、有保障的高效运行体系;成立日间手术管理中心,组建团队,形成临床专家、护理专家、麻醉专家等多学科共同管理新模式;并将入院服务中心、围手术期管理中心、检查服务中心、日间手术管理中心进行流程与资源整合,打造“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医院大力开展快速康复技术,上下联动,建立患者术后康复体系;还专门制定了日间手术分类绩效方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严格管控,构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院外,医院与市医保部门达成共识,日间手术患者符合住院指征后,先进行检查治疗再收住入院,入院前所有费用按住院费用医保结算,有效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2020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新的日间手术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启用日间手术中心专用手术室和专用病区,实行日间手术病房与日间手术室一体化管理,实现日间手术患者“集中收治、集中管理”新模式,将日间服务资源效用最大化发挥。
据医院统计,2019年全院开展日间手术科室24个,日间手术病种126个,日间手术术式103种,开展手术10335例,其中三四级手术率占62.09%;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为7.15天,同比缩短0.57天;术前平均住院日为1.91天,同比缩短0.4天;同种术式住院费用平均下降20%左右。
1 历经双甲子的苏北人民医院。
2 2020年2月6日上午,国务院应对疫情防控工作指导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原司长郑宏一行来到苏北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督导疫情防控工作,院长束余声陪同。
在首轮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苏北人民医院取得了855分的好成绩。今年,在江苏省医院工作会议中,苏北人民医院作为唯一的一家省城之外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发言,分享如何更好为老百姓提供便捷服务的经验。
“日间手术带来的好处是全方位的,不仅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治疗费用降低,还提高了床位的周转率,释放了更多医疗资源,实现了患者、医院和医保三方共赢。”束余声表示。
贡献“心”生力量
“医院发展再上新台阶,需要我们不断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来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束余声表达着他的观点。
束余声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高血脂增多,像胸主动脉瘤等心脏大血管疾病增多。而扬州因技术能力无法满足心脏大血管病的诊疗,不少百姓背井离乡,赶往南京、上海就医。
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束余声暗暗决定,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当地龙头医院,苏北人民医院不能视而不见,定要打破这种窘境,弥补技术空白。
第一步,引进专家,提升技术能力。医院于2019年7月引进了省内知名的王强博士心脏大血管病团队。
第二步,大力打造心脏大血管病一体化中心。医院将两个病区单元合二为一,设置90张普通病床,还设独立手术室2间,监护病床19张作为中心硬件。同时,采用全新的一体化诊疗理念,将与心脏大血管病诊疗全流程相关的医疗资源集于一体,使得患者手术治疗与日常护理可在同一就诊空间内完成,形成了以病房为主体、以手术室与监护室为两翼,兼具医疗、护理、教学和科研的一体化中心,“属于江苏省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心脏大血管病一体化中心”。
短短一年时间内,中心已经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填补了苏中、苏北地区32项技术空白,同时,心脏大血管病中心打破了专科壁垒,有机整合了多学科资源,形成了多学科协作、联合治疗心脏病的诊疗特色。
未来,将进一步打造成为苏中、苏北及华东地区一流的心脏大血管危重症的区域急救中心和康复中心,为“健康中国,扬州样本”贡献出“心”生力量,是束余声心之所向。
在他规划中,一体化中心可在院内其他学科复制。“一体化中心的打造,要考虑两方面:一是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强调引领技术制高点;二是此领域需要多学科联合。满足这两点,则是一体化探索的重点领域。”束余声认为。
他的规划正在医院不断延伸开来,开出更绚丽的花朵。而束余声则早已看向更远处。在他的脑海里,已有了“十四五”规划的大纲。他提出五大关键词,并一一分析。
苏北人民医院虽然是一个地级市医院,但一直以国家队标准要求自己,自我加压、持续赋能,不断焕发出新活力,稳打稳扎往前冲。对束余声而言,34载守护、耕耘,皆来自对医院的感恩,以及与医院同命运共呼吸的自豪。
事实上,束余声厚重的管理经,仅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讲述,是远远不够的。但他儒雅亲切的学者风范展现得淋漓尽致,“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然有我”的心境,也了然于目。
“十四五”规划的五大关键词
― 文化 ―
医院文化的传承、认同。“文化将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元素。弘扬医院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 大势 ―
顺大势而为之。如顺应“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保的支付方式、5G等”大势,谋大局。
― 服务 ―
百年老院要服务创新、理念创新、流程再造,提升服务能力。
― 技术 ―
打造技术制高点,用最先进技术、设备服务当地老百姓。
― 人才 ―
包括医疗人才和管理人才。大手笔引入人才,以人才带动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