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严父慈母

2020-12-03杨兴举

晚晴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农活大哥母亲

文 -- 杨兴举

父亲杨启才,生于1910年3月,1981年5月因病不幸辞世。母亲王琪瑛,生于1912年7月,1991年10月,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后里程。时光荏苒,阴阳两隔,父母舍下我们走了,但他们的嘉言懿行和音容笑貌永远烙印在我们的心底。

父亲是老大,自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父亲都忙碌在土地里,从播种、薅铲到收割,每一道农活都做得很认真、很细致,把我们家的庄稼地打理得土无乱石,地无杂草。邻居们都说,“杨大爷的农活,做得跟绣花一样”。

父亲为人刚正,志气昂扬。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常常被一些富家子弟欺辱,但他从不向这些人屈服,而是以自己执拗的方式去维护自身的尊严。父亲说话处事说一不二,邻里间的一些是是非非,都会请他去调解。有人吃官司时,会找他帮写状纸。因此,他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威望。父亲对子女十分严格,要求我们在外不要惹事生非,要堂堂正正做人。

1975年,我高中毕业后,由织金县委组织部行文,正式分配到阿弓区委从事青年工作。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子弟,能够参加工作,这是当地人非常羡慕的。在我去报到之前,当时,领导们特意来到家里表示祝贺。大哥杨兴学是时任大队会计,根据大哥的安排,我们家以家里最能够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备了酒席招待来的客人。吃饭时,大家都要等老爷子到位后才能开席,大哥去请几次,父亲不来,于是,大哥说,兄弟,你的好事,还是你去请吧。我去请父亲,他对我说:“儿子,吃饭我就不参加了,因为听力障碍,不便和大家交流。借这个机会,我要特别给你讲几句话:你能参加工作,是组织的关心,也是你的福份。人不出门身不贵。这样多的领导第一次来到我们家,是你得了工作带来的荣耀。但是,能不能做个堂堂正正、像模像样的国家干部,真正让人家瞧得起,就靠你个人的造化了,希望你好好珍惜”。这些令人振聋发聩的话,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一生。

母亲生于普定县鸡场坡镇红岩村。她虽然没有上过学,但为人善良,处事通情达理。解放后,曾担任过村里的妇女主任。

在那个靠布票、棉花票、煤油票、盐巴票等生活的年代,由于家里没有什么收入来源,为了节省开支,母亲每年都会在家里有限的自留地上种植一些火麻、园麻,这是土法织布必备的原材料。从种、管、收、纺纱、织布到剪裁、缝制成衣各个环节的工艺,母亲都非省娴熟。那时候,全家老少身上穿的土布衣服,均出自母亲之手。

母亲教育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不能依靠大人,更不能依赖别人。于是,我们从六、七岁就跟随大人学砍柴、割草,上山放牧;八、九岁就学洗衣煮饭;十来岁就学挑水、打草鞋;十二、三岁就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母亲还教会我们缝被子、打补丁等针线活。由于母亲的言传身教,这些独立生活的本领,使我们受用终身。

她经常对我说,儿子,你现在当官了,找你办事的人多了,能办的要给人家办好,不要拿官架子,更不能收授人家的好处。一定要做个好官、清官。母亲谆谆教诲的话语,一直是鞭策我踏实办事、清白做官的动力。

母亲生活十分简朴。父亲去世后,除了我之外,哥姐们均已先后成家。为了不给成家的子女带来拖累,她执意选择一个人独自生活。自己干农活挣公分、自己喂猪养鸡,虽然很辛苦,但她很满足。1986年我结婚后,才把她接到县城和我们一起生活,直到离开人世。

父亲的威严和母亲的善良,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家庭的最佳组合。父亲的威严是透进骨子里的,母亲的善良是融入血液里的。他们榜样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父亲平时看似很严厉,但又最有人情味。 母亲对我们的爱,则体现在平时的关爱中。父母的爱,使我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靠知识改变了命运。

父爱如山。是父亲的严格要求,使我具备了如山一样的性格,无论风吹雨打,我自挺拔坚韧。母爱似海,是母亲的滋养呵护,使我具备了似海一样的胸怀,无论贫贱富贵,我自相待以诚。父母给了我的生命,我以生命的价值回报社会,感恩父母、亲人,感恩所有给予我支持帮助过的好人、贵人。

为人处事少遗憾,何畏人生是与非。严父慈母的博爱,铸就了我的品格,成就了我的人生,我真的很有福气。

猜你喜欢

农活大哥母亲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直播卖苹果 变成“新农活”
农活托管 让农民当上“田掌柜”
种秧
济公传
给母亲的信
憋出内伤
气死的鱼
大哥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