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20-12-03JournalEditorialOffice
在2020 年到来之前,全世界都很难想象一场疫情给世界带来的改变竟会如此撼人,漫长的历史中,人类遭遇了数不清的疾病与大流行病,新冠肺炎疫情总有一天也会停止,和所有过往的流行病一样,成为一个历史故事,但流行病带来的影响却不会一起消失。
疫情对博物馆界的影响显而易见,因为疫情被迫停滞下来的展览,使得美术馆/博物馆从业者们必须思考在实体空间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如何延展既有的职能。更多的线上展览模式开始涌现,一直在进行的博物馆资源数字化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线上观展体验的种种不足,带来的争议也此起彼伏;世界范围内许多私立美术馆/博物馆在丧失观众的情况下面对日益窘迫的运营压力,重新构思展览,以吸引最具粘性的观众回归美术馆/博物馆,由此引起对社区服务更加迫切的重视,甚至博物馆的实体空间也面临被重新想象和设计。后疫情时代,博物馆模型被重新建构,也有更多的质疑与反思亟待展开。
在本期的“美术馆+”栏目中,我们聚焦于世界各地的美术馆/ 博物馆在受疫情影响被迫关闭场馆的情况下探索线上传播的实践,诸如虚拟展览、网络直播、社交媒体互动等,催化了传统美术馆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并由此带来对“美术馆”全新形态的讨论,我们邀请了艺术行业写作者、学者们,从各地美术馆对此次疫情的回应出发,从美术馆职能、媒体传播、网络艺术等方面对这些实践展开观察和讨论,探讨因此次疫情紧急到来,而终将要面对的场景改变。
“美术馆历程”栏目本期着重介绍的是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自2016 年向公众开放以来,清华艺博的展览既有对艺术与科学融合之美的探究,也有对清华大学学统积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脉传承以及自身馆藏珍品的展现,在综合性大学探索建设艺术博物馆的实践方面可谓翘楚。
更多的精彩内容不在此一一赘述,我们看到,即使在疫情的情况下,美术馆/博物馆界同仁仍未停止思考,从各自不同的在地背景和视角出发,展开美术馆学科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不断充实和补足“美术馆”这一命题在中国当代语境下发展延伸的坐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