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抽样工作的风险分析与防控探讨
2020-12-03榆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新区分局
□ 李 彤 陈 浩 榆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新区分局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是重大基本民生问题。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有关部门应该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力度,做好食品安全检查抽样工作,对抽样工作中潜在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选择代表性抽样食品,以规避抽样风险,提升食品安全抽样工作质量,更好的保证食品安全。
1 食品抽样工作的重要性
1.1 能够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消费者直接对食品买单,如果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一方面会对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消费者对食品产生质疑,不利于市场经济活动的开焊。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抽样的检测工作,认真核对进货渠道,为群众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保证食品的安全性[1]。
1.2 能够保障国家安定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对于人民群众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食品质量以及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都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讨论,降低人们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如果有关部门处理不当,也会对我国的食品贸易造成影响。
1.3 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食品质量不过关很容易造成疾病的产生,若人们食用了含有食源性疾病的食物,就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不对食品安全进行把控,很容易引起大范围的食品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加大对食品的抽检力度,及时检查有问题的食品,从而减少食物病菌的扩散。由于食品安全监管牵涉的部门多,涉及范围广,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部门配合协作,加大监管防控力度,保证食品的安全与质量[2]。
2 食品安全抽样工作中潜在的风险
2.1 抽样程序不规范
在食品安全抽样过程中,抽取的食品样品代表性不够,可能存在样品作废的风险。比如抽样量较少,不足以代表该批次产品的质量,无法满足检验要求,或者是在抽样时,将不同生产日期的食品当作同一批次进行抽取。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会出现样品储存运输不当的情况,导致样品破损[3]。
开展食品抽样工作前必须对抽样流程进行明确,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时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有的抽样人员为了缩短工作时间,没有前往成品库进行抽取,而是直接在生产车间抽取半成品,抽样不规范。
2.2 抽样人员廉政风险与安全风险
很多时候食品生产制造商为了让自己的产品通过检测,会对抽样人员进行贿赂,比如向抽样人员赠送财物,或者是抽样人员自身与被检测单位存在利益往来,在抽样检测工作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的情况。除了面临廉政风险之外,抽样人员也面临着人身安全风险,有的食品制造商地理位置比较远,抽样人员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车程才能够到地点,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且有的食品制造商素质低下,会阻拦抽样人员进行抽样工作,不配合抽样,因此给抽样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威胁。
3 食品安全抽样风险工作的防控措施建议
3.1 加强抽样工作人员的思想廉政教育
检测单位应该对抽样人员定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廉政意识,遵守廉政准则,加强廉政工作考核,通报违规抽样问题,筑牢抽样人员的思想道德防线。
3.2 确保抽样程序的规范性
为了保证抽样工作的规范性,抽样人员在执行抽样工作之前不得提前通知被抽样的食品单位,而且不允许被抽样单位提前准备好样品,同时需要保证现场抽样人员人数不得少于两名。在抽样过程中,抽样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抽样方案,按照实施细则流程进行抽样,在食品制造商的成品库中随机抽取样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对于抽取的样品,应该做好防拆封措施,并且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存储以及运输,确保抽样样品的有效性。
4 结语
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而且关系着整个市场的秩序,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食品抽样工作,规范抽样工作程序,科学管理抽样检验过程,设法规避抽样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营造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