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2020-12-03徐玉梅青岛市即墨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 徐玉梅 于 辉 青岛市即墨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食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是食品安全性得以保证的根本。食品检测实验室对食品质量进行检测,将相关数据结果反馈给社会和相关部门进行参考,保证食品质量,促进食品行业的稳定发展。食品检测实验室要确保出具的数据准确可靠,并具有法律效力,需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1,2]。目前,食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检测方法更加先进,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更高,但在实验室管理层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食品检测实验室在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1 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监督制度尚不完善。尽管大部分实验室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条例,但存在生搬硬套、不能结合实验室具体实际情况,并缺乏有效的实施和严密的监督,使得相应管理条例流于表面,缺乏实际的规范指导作用。此外,相关人员参与性较差,部分工作人员未认识到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对相关文件的执行力不足。
1.2 检测人员专业学习能力不强
目前,检测人员存在专业理论缺乏、专业技能不足,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检测方法的主动性较差等问题,同时存在检测机构对检测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不足的问题,使得检测人员在进行食品检测时接受新检测方法的速度慢、对仪器操控性差,进而影响食品检测结果准确性。
1.3 检测设备管理维护落后
食品检测实验室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但检测任务繁重,设备超负荷运转,检测人员不能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只是在发现问题之后,才进行维护,降低了仪器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影响检测结果。也存在采购不同品牌同一性能仪器的现象,增加仪器管理难度和保养成本。
2 加强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实验室的食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使相应管理条例落到实处,最大程度上提升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实验室还应进一步加强对检测过程中所需标准物质、标准溶液、化学试剂与仪器设备的管理,通过实验室内部比对等手段进行检测结果监控,并进一步规范、细化质量体系。
2.2 加强检测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力度
检测人员需熟悉检测方法、操作过程和仪器日常维护,并具备数据统计分析能力。一方面,检测人员有意识地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另一方面,实验室需要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内部学习计划,对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持续性的考核和评价,确保检测人员更好更快地掌握最新检测技术。在提高检测人员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检测人员的质量意识,切实做好检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3 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
实验室需根据拟开展检测项目有前瞻性的选择先进仪器设备,并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检定,重视对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检测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首先,仪器设备应由专人管理,根据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其次,提高检测人员的维护保养能力,降低设备故障率,在出现小故障时能及时解决,降低维修成本。最后,要做好对实验室内部温度、湿度等条件的控制,降低环境对检测设备的影响,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2.4 运用实验室质量控制手段
食品检测实验室要利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技术,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把分析测试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达到要求。采用平行样检测、人员比对、留样复测、方法比对与仪器比对等方式,通过多方面比对,全面考察实验室内部质量情况,根据比对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3 结语
食品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一项复杂且专业性强的工作,通过检测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内部比对和环境条件监控等措施,加强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运用专业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不断完善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性和权威性,从而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