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12-03宿迁市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刘 晶 宿迁市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近年来,我国各地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从苏丹红事件,再到性质恶劣的三聚氰胺事件,以及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问题,都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也对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而如何让人们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有着相应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但在具体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本文将针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概述
在广义程度上来讲,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系统应当囊括食品标准子系统、行政监督子系统、调控政策子系统与食品质量检测子系统。而与各种子系统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实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主要前提,食品安全对于群众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当制定相应检测标准,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更加规范[1]。
2 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主要问题
2.1 检测技术陈旧,没有统一标准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整体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与技术都比较落后,检测方法也不够完善,而在各种新兴食品添加剂方面,检测力度更加不足,当前主管部门以及相关企业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不能满足市场变化需求。由于检测技术过于陈旧,且缺少明确的标准,使得部分不安全食品流入到市场当中,导致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同时,免检与抽检制度不完善也是当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系统当中的不足之处,导致我国食品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2 相应检验检测职责不明确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式主要是抽检。而在各个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部门与系统当中,很多细节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便导致了相关组织与部门之间无法明确具体职责,从而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给食品生产制造商制造了机会,在群众反馈相关食品安全问题时,往往又无法得到有效回应[2]。
3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具体对策
3.1 引进先进检验检测技术,建立统一安全标准
在目前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当中,检验结果与采用的检验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而在当下环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食品,因此,我国更应当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引进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的检测技术与经验,使其能够在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中得到灵活运用。并以先进技术理念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此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还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各种食品安全检测研发工作力度,整体检测效率,建立相关食品安全检测标准,还应当对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制定出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严厉追责问责,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
3.2 明确部门责任,提升相应检验检测效率
在当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当中,应当让相关部门明确自身具体责任,使得相关责任进一步落实到个人,一旦因为个人原因使得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出现问题时,应当根据情节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罚。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在法律方面并没有刑法判决权,当相关企业出现不法行为时,应当在第一时间提交相关证据,交给上级机关与主管机关开展相应调查处理。进一步发挥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协同能力,强化相关监管力度。有关部门还应当积极利用舆论监督与媒体手段,提升相关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透明度与公开度,对相关补漏工作进行完善,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受到相关制度限制,从而提升整体检测有效性[3]。
4 结论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商家逐渐变得唯利是图,不遵守职业道德,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肆意妄为,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加大力度,及时完善自身不足,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使群众能够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