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美学的价值及应用
2020-12-03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陈玉霞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陈玉霞
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在中小学教育中,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就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此,需要教师彻底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生态美学教育,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因此构建和谐的生态美学观念。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美学教育的意义
现阶段对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内在联系,人们还缺乏一定的认识。为此必须开展全球教育活动,才能改变这一现状,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语文教学的宗旨,是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遵循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结合的原则,对有序和开放的语文课程进行构建,以此对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美和善的统一,而语文根植于现实。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传授知识,使学生对自然中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充分感悟,对现实社会正确地认识,唤醒对自然的热爱。在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完善的同时,促进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美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就是建设生态文明,而生态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态美学,能帮助小学生构建对自然、社会、人类三者之间的和谐观念。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为了增加学生对生态美学的领悟,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情境体现了课堂的生活化,在课堂中通过对生活的模拟,能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为此语文教师应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在生动和具体的课堂环境中,使学生对生态意识更好地理解。其次,教师可将多媒体教学工具融入到课堂中,例如在《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态美学,探索大自然中奇妙的现象,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创设相关问题,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课文中出现的景物,使学生深刻感悟自然生态间的和谐之美。
2.有机地结合生态美学与传统文化,强化生态美学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精彩的篇章,有大量优美的词句,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自然美,有机地结合生态美学与传统文化。如在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中,对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进行了描述,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中,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无比的喜悦之情。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能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接受传统文化中美学教育思想的熏陶,更好地体会生态美境。学生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之美。既获得了情绪上的愉悦,同时还在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生态美学意识进行了强化。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激发生态美学价值观
对于富有美感的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有感情有节奏地阅读课文,对其中蕴含的自然美进行感受,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文字想象力。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自己朗读,对荷塘的美色进行感受,想象美好的画面。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诵优美的段落,每读一段,由教师介绍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不断想象,进而对作者的情感充分感受,体会作者对荷塘的喜爱。通过这种形式,紧密联系自然生态和生活实际,对生命的平等真正感受,并由此激发学生正确的生态美学价值观。
4.开展实践活动,深入领悟生态美学
教育的最高形态,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更好地创造美。生态美学的实践性极强,为此,教师应在现实的环境中融合教学,构建教与学,学生和日常生活中的多种联系。通过多种文化教育形式的运用,使学生能对文化知识更好地接受,并在生态审美体验当中获得美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例如:在讲授《四季的脚步》这一课时,可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用语言描绘自己认为的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加深对生态美学的感受。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传递生态美学思想,打造完善的生态审美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树立科学的生态美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