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措施

2020-12-03

政工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官兵政治思想

朱 峰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指出: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重点要在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上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思想政治保证。

一、紧跟时代发展,更新政治教育理念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前,官兵信息获取、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发生深刻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机遇,更新理念,树立“大教育观”,才能适应时代潮流,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要树立社会教育的理念。过去,封闭的军营接收信息慢、了解社会少,官兵融入社会感不强,思想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存在一定的自我封闭性。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军地交流增多,官兵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换量不断增加,官兵身在军营却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面对新形势,不主动作为,就会陷入被动,丢了阵地。要树立社会教育理念,从构建军人荣誉体系做起,从参军入伍兵之初抓起,在全社会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价值导向,要充分运用好社会价值导向开展教育,引导官兵珍惜荣誉、维护荣誉、创造荣誉,不断获取价值认同,坚定从军报国信念。

二要树立教管合一的理念。当前,一些单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抢时间、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没有统筹就容易打乱仗,形不成互补就相互受牵制,只有同向发力才能形成最大效益。随着使命任务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将思想教育与军事训练、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有机融合,让教育上战位、到岗位、进机舱,使教育工作与军事训练结合更紧密,充分发挥服务保证作用;用严格管理增强教育说服力,避免说一套做一套,坚持上下一致、人人平等,让教育内容立得住、站得稳;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要坚持精神引导,又要突出物质激励,让教育落地更实、扎得更牢。

三要树立言传身教的理念。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育的说服力更多是来自教育者良好作风形象的感召力。坚持言传身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各级干部要带头贯彻、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表里如一,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政治坚定、听党指挥的举旗人;带头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事业心投入本职工作,敢于攻坚,排除万难,做敢于担当、忠于职守的领头雁;带头遵守各项法规纪律,做到严人先严己,在大是大非面前能站排头、敢讲原则、善作表率,当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带头人。

二、紧贴官兵需求,优化政治教育内容

当前,战备训练任务重,政治教育存在内容多与时间少、观点旧与不实用、说理空与难接受等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奔着官兵活思想做工作,围绕部队使命任务,着眼官兵现实需求,合理优化政治教育内容结构。

一要突出重点,让教育更有指向性。针对战士求知求新的愿望,站在官兵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的高度,扭转重政治说教轻素质培养、重临时性教育轻系统性研究的问题,克服教育中存在的应急性、被动性、形式主义等现象,科学地设计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知识含量,在教育中普及作战所需、官兵急缺的法律、科技、生理、心理等基础知识,拓宽官兵的知识面。针对官兵精神追求日益多样化的实际,尊重官兵个性差异,照顾个性发展,根据官兵需求,量身定制课题研究,合理设置教育内容,不断推动官兵的全面发展,提升政治教育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

二要抓住热点,让教育更有生命力。一些单位开展政治教育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大量拷贝复制的教育内容让教育本身失去了生命力。信息时代很多事件刚发生便进入高潮,伴随热点新闻的还有纷乱繁杂的谣言和刻意歪曲的事实。这些热点往往是官兵关心关注的,也是大家急需解答的。要让教育焕发生命力,教育者就要先走一步、先学一点、学深一些,要善于运用新知识、融入新话题,学会老戏新唱,唱出新意。教育部门要紧跟意识形态斗争形势,针对现象级事件,积极收集主流媒体的权威发布、专家学者的剖析解读,主动邀请军地专家学者开展深度辅导,解决理论深与难讲透的矛盾,及时解答官兵疑惑,澄清思想误区。

三要解决难点,让教育更加接地气。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只有了解官兵的思想动态,解决官兵的现实困惑,才能接通地气、聚起人气;只有拨动官兵的心弦,才能净化思想、触及灵魂。要加强思想调研,及时掌握官兵思想底数,弄清官兵思想困惑在哪里、思想误区是什么,把准官兵思想脉搏,才能有的放矢;要增加政治教育的知识和信息含量,平时加强学习,注重积累,在课堂中讲官兵没听过、不了解的内容,注重深入解析以往教育中讲不透的难点问题,满足官兵求知欲望,解答官兵思想疑惑,让官兵豁然开朗;要提高政治教育逻辑思维,增强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改变以往强制灌输的模式,把一些官兵争议多、不信服的道理讲透彻,让官兵深刻理解难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让官兵在看透本质中增进认同。

三、创新方法形式,提升政治教育质效

在历次思想政治教育调研和“推门听课”中发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言堂”“一刀切”“大杂烩”等现象,教育针对性不强,官兵参与热情不高,政治教育质效不佳。

一要创新手段方法,凸显教育的灵活性。调研发现,有的政工干部的创新,就是将多媒体应用到课堂,照本宣科、一篇稿子念到底的现象依然存在。新时代,在抓好课堂灌输基本阵地的同时,要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载体,真正让教育走出课堂,走上岗位、走进战位,不断强化政治教育的灵活性。用好“学习强国”“军职在线”等学习平台,积极探索学习管理、检查评估机制,组织官兵通过自我学习提高全面素质;活用驻地优秀教育资源,结合重大主题教育,组织官兵到驻地党员教育基地、军史馆开展参观见学,在学、思、践中加深教育效果;积极探索仪式教育,结合重大纪念日、节庆日和部队重大仪式等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仪式教育;打造单位特色文化,通过建军史长廊、荣誉墙和打造电子荣誉体系等手段,浓厚育人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

二要突出以情带教,提升教育的感召力。青年官兵关注自身价值,喜欢独立思考,注重平等相待,乐于双向交流,与部队固定的单向灌输模式形成明显反差。传统的“我讲你听”“填鸭式”教育方法,很容易让官兵厌烦。要端正政治教育的根本态度,将官兵当成自己的兄弟、亲人,带着感情开展教育。创新开展民主交谈式、辨析讨论式、咨询答辩式、一事一议式、寓教于乐式的教育,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平等民主的身份,站在对等位置进行对话、讨论和交流,在情感交流、情感互助中达成思想共识。把战士请上讲台,给战士吐露心声的机会,敢于接受战士对自己的批评,允许战士有个性的想法,通过问题大家找、是非大家谈、界限大家划,变一个人的思想亮点为大家的精神财富,让集体思想财富为每一个人提供精神营养;让官兵参与评价教育,让官兵来自我总结、自我评估,只有官兵自我感受到有收获,思想扣子解开了,教育的效果才能落实到位。

三要注重分层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由于教育对象入伍时间、文化程度和社会阅历不同,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的层次也不同。理论基础不一样、接受能力不一样、兴趣点不一样、需求不一样,难以通过“一堂课”解决所有官兵的思想问题。政治教育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探索分层施教的模式,针对不同教育课题,根据官兵的年龄层次、婚恋状况、文化水平等不同差异,合理区分层次,因人施教,找准教育的切入点,点拨官兵思想困惑,才能有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猜你喜欢

官兵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