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心理学的心肺复苏培训在大学生中的应用①
2020-12-02景照薇孔祥颖张佳怡徐炜智
景照薇,孔祥颖,谷 宇,张佳怡,徐炜智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护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心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生时间、地点均具有不可预期性,预后差,已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2],心脏骤停时,极短时间内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脑以及其他的器官造成不可挽救的损伤[3]。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指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使心脏或呼吸骤停者恢复心跳及自主呼吸,又称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4]。CPR是抢救生命最基本和关键的技术,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院前死亡率,因此在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是无可替代的急救技术[5]。但我国CPR培训体系不均衡,培训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存在师资力量和传播方式的不足。目前国内关于此方面大部分报告意在针对被急救者心肺复苏术后的心理辅导,少部分报告指出目击者存在紧急情况下存在的心理情景问题从而影响最佳抢救时间[6],但并未有人去解决此问题,只单一进行硬性推广。在突发情况下目击者会存在多元无知效应[7],由于对环境多种元素的不确定而采取观望态度的机械行为模式,因为观望错过了被救助者的最佳抢救时间。本研究探讨融入心理学,构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案,为普及急救知识提供经验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9~12月在佳木斯大学随机选取100例(非医学专业本科)大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及培训。一切研究均在学生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0例。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9.7±0.51)岁。对照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19.8±0.39)岁。这2组实验对象的生源地、性别、非医学专业、年级,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参与本次调研;②未接受过心肺复苏术培训的学习;③非医学专业大学本科生。
1.2.2 排除标准:①培训课程期间不能完整参加培训的调查者;②患有精神疾患或躯体疾病不能参与者;③培训前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者。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视频宣教和面授课培训,视频宣教和面授培训包括现场环境安全性判断、病人意识判断、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心理学相关课程,包括消除大学生施救前的自身心理干扰因素、稳定自身情绪、安抚病人情绪等相关心理培训。
1.3.3 培训时间
对照组于2019年9~12月开始培训,9~10月1周进行1次心肺复苏培训(包含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1次课时为2h,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1周1次的心理学授课,课时为1h;10~12月,2周进行1次心肺复苏培训,课程内容、课时不发生改变。
1.4 考核方式
1.4.1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需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和大学生心理评测调查表评估。
1.4.2 理论知识考核: 采用闭卷的方式进行,内容参照美国心脏病学会(AHA)2015年发布的《心肺复苏指南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并结合事例进行出题,共50道题,每题2分,总分为100分、80分及80分以上认为合格,80分以下认为不合格。
1.4.3 操作技能考核: 采用现场安妮人模拟,观察组与对照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整个操作流程,并由专业老师对照心肺复苏操作标准评分,总分100分、85分及85分以上为合格,称为有效操作,85分以下为不合格,称为无效操作。
1.4.4 大学生心理评测调查表: 采用4级评分法设计心理测评表,分为非常不符合、有点不符、一般符合、非常符合描述问题,分别赋予1~4分,总分为48分,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理论知识考核成绩
观察组比对照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更高,考核所用时间更快,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
2.2 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按心肺复苏术技能操作打分标准, 85分及以上称作为有效操作,经过观察,在心肺复苏术技能操作考核中,两组的有效操作率为96%(48/50)和80%(40/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有效操作率(n=50)
2.3 大学生心理评测调查
培训前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心理测评调查,结果显示,两组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培训结束后再次对对两组学生进行心理测评调查,结果显示“知道他人突发晕倒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掌握有关急救方法的知识”、“有掌握模拟急救的练习”、“在他人昏倒时,不会因为担心自己而犹豫施救”这4项内容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试验后各项心理评测
3 讨论
全球每年有500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8],心搏骤停患者 60%~70%发生在院前[9]。同伴、同事、路人或社区居民往往是现场施救的“第一目击者”,及时有效心肺复苏急救能使患者生存几率提高近4倍,可以为医护人员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10]。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是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掌握急救知识情况能较为准确的反应国家的公众急救水平[11]。对大学生培训,可促进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传播,增加急救人力资源储备,间接影响和帮助到大学生身边的每一个人,提高整个社会的救护能力。对学生普及心肺复苏术,提高院前患者存活率,是目前研究一个重要课题。
本次研究表明,对观察组采用融入心理学的心肺复苏培训,更易被大学生接受,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有效操作率均高于对照组。对大学生心理评测调查表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有4项内容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合以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第一,当处于不了解心肺复苏术或稍微了解但对于自己技术不认可,认为拨打120已经足够的情况下,本研究着重讲解国内外心血管疾病、心搏骤停等疾病现状,以及潜在危害。讲授中注意数据真实、声情并茂,让同学们更直观感受现在的严峻形式;讲授相关急救方法的知识,反复练习,形成长久记忆。对于心肺复苏术操作采用先进设备—安妮人,对按压深度、吹气量、按压频率等数据精准掌握;并进行相关心理学的小游戏,在游戏中肯定自我,增强同学们自信。游戏表明同学们在感兴趣的游戏中,更容易打开自我,接受他人,也更有利于急救方法与技术的掌握。
第二,存在不认为发生了需要帮助的紧急事件,通关观察别的目击者来判断自身是否需要提供帮助,如果不是紧急情况自己却出手帮忙导致尴尬的情况或不知道如何出手帮忙的情况。本研究多次模拟了真实场景,观察此情况下,观察组人员状态,模拟会让学生们相互讨论,再加以指导。情景模拟时要注意环境真实以及注意观察每个人表情,适当情况下邀请陌生人模拟现场。多次情景模拟的练习可以帮助同学们在他人突发晕倒时,根据情况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
第三,存在害怕承担责任的情况。本研究收集相关新闻事件,并查询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四条,与同学们共同进行讨论。同学们积极讨论,加强自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又在意外发生施以援手时,合理维护自身权益。让同学遇到在他人昏倒时,不会因为担心自己而犹豫施救。
如果将心理学课程与心肺复苏术培训相融合,可以开展到全国各高校,让同学们增加课外知识的同时,紧急情况下排除环境因素干扰,尽所能去抢救宝贵的生命,可以提高我国院前存活率。进行融入心理学的心肺复苏术培训可解决目击者在突发情况下存在的一种对环境认知的多元无知状态,避免因为环境多种元素的不确定而采取观望态度的机械行为模式,保证在大多数情况下有部分人完全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情况下,给予被救助者最佳的抢救时间。
综上所述,在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时,融入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心理负担,提高临床操作的精准度。同时可以培训大学生在自身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更有效的寻求帮助,减少不确定性,让周围人注意到自己的情况,从而得到最佳的帮助,提高抢救存活率。融合心理学相比于传统的心肺复苏而言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培训,让大学生在面对紧急情况是能够保持沉着冷静,并且能够识别被救助者需要心肺复苏术帮助,消除对患者不确定性从而导致的多元无知效应,主动在最佳治疗时间进行对患者的救助,同时能够通过社会认同原理带动其他目击者伸出援手,值得进行临床推广。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参与试验的人员数量比较少,范围比较小,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