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早期康复运动疗法的效果分析①

2020-12-02冯瑞雪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病患偏瘫受试者

冯瑞雪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脑梗死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病变,当患者发生疾病之后,通常会遗留程度不一的功能障碍现象,以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多见。后遗症的出现会给病患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由此能够看出,利用有效方法全面提高病患运动功能障碍情况提升疾病预后,为现如今医疗工作准备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针对于脑梗死初衷快速诊治概率。但因为很多患者没有重视康复训练系统性、时效性,致使其出院之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均较差。有文献证实[1],对于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来讲,实施早期运动康复疗法有助于恢复其肢体运动功能。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究该理论的真实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01~2019-05本院接收的12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患者符合此疾病诊断标准。

现按照就诊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 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8~81岁,平均(61.38±3.2)岁。偏瘫位置:右侧32例、左侧28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7~82岁。平均(61.30±3.33)岁。病变位置:左侧26例、右侧34例。经比较,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之后均对其实施营养脑细胞、抗凝、扩张血管、预防感染和相关对症治疗。

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受试者在发病之后1周,其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未出现进展情况,开展早期康复训练。1次/日,30min/次。具体内容为:(1)院内医护人员定期更换受试者体位,相隔2小时,为其翻身1次。(2)保证受试者体位摆放良好,防止异常化运动模式形成。在根本上确保肢体处于科学的姿势和体位之中。这种方法能够起到保护患肢以及辅助治疗的效果。同时也能够防止关节挛缩以及变形现象发生。当处于仰卧位时,保证肩部内旋以及外展各50°,屈肘40~50°。并在肩部加垫软枕,有效维持外旋转态。在髋骨前方下肢内旋腿部外侧放置一个软枕,预防下肢姿态不良;利用足托板,保证足部和床边形成直角,避免足下垂和足内翻现象发生。降低受试者患侧肢体受压,强化翻身。同时也要缩减病患患侧卧位时间。(3)肌力以及关节活动度练习:逐渐由被动体位转变为辅助被动,后变为主动运动。活动各个关节,2次/日,每次活动20~25遍。(4)对受试者开展坐位III级平衡练习。从坐位到站位转移和站位III级平衡练习。(5)步态练习。(6)上下楼梯练习。(7)日常生活活动练习[3]。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受试者运动功能恢复详情。可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项目[4]。痊愈:病患经相关处理之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显效:患者经处理之后,运动功能和以往相比提升2个级别,日常生活不会受到影响。有效:和以往相比,患者运动功能提升1个级别日常生活受到些许影响,需要他人协助。无效:患者经处理之后,运动功能不存在显著恢复,甚至还会呈现出加重趋势。

(2)分析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运动能力Fugl-Meyer分数对比详情。分数越高,证实患者的运动功能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运动功能恢复

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运动功能恢复(n=60,%)

2.2 两组受试者干预后运动能力Fugl-Meyer分数对比

对照组干预前Fugl-Meyer分数为(23.58±17.55)分,干预后为(36.52±20.47)分。观察组干预前Fugl-Meyer分数为(22.58±18.65)分,干预后为(52.25±20.57)分。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也被临床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该疾病主要因为因各类因素所引发的病变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之下,致使受试者脑部组织缺氧缺血。如果情况严重,还会造成脑组织坏死现象发生。病患发生急性脑梗死后,会呈现出病变现象。其为一类较为典型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因为该类型患者恢复黄金时间段为半年之内。所以说,对受试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其在根本上减少了受试者致残率,可提升病患运动功能恢复度。相关文献证实[5],在发生急性脑梗死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尚存在一定的代偿以及功能重组自然恢复水平。在此其中包含原始性本能患侧肢体学习健侧肢体的过程。其对于受试者大脑功能恢复,能够发挥出积极效用。但值得说明的是,运动功能自然恢复,所取得的效果相当有限。对于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来讲,开展早期康复治疗相当重要。因为偏瘫病患存在运动失能的现象,进而加大了活动能量消耗度,引起患者疲劳,无法全面参与到康复训练之中。实施强化性动作练习,能够加大患肢本体感觉输入度。可以令处在休眠状态的高位突触被激活。由此能够看出,偏瘫病患的训练应当反复进行,有效维持此类模式。当前有文献指出[6],对受试者实施强化运动练习,有效锻炼及上下肢活动能力以及日常活活动能力能取得满意成效。实施早期化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能够在根本上降低受试者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肌肉萎缩以及关节挛缩、足下垂、足内翻等继发性障碍的概率。且开展早期肢体关节运动能,够避免关节僵直现象发生。良位姿势摆放,有效预防机体肌肉挛缩。 在早期实施主动收缩练习,能够预防肌肉萎缩现象出现。开展运动疗法,能够全面促进受试者神经肌肉反应度,改善其肌肉能力,确保肌力恢复。

本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分数明显更高(P<0.05)。且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

由此能够看出,针对于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来讲,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法能够获取满意成效。此法进行方便,效果显著。可预防肌肉挛缩等不良情况发生,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病患偏瘫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