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研究
2020-12-02石晓丽周敏华通讯作者居跃君
石晓丽 周敏华(通讯作者) 居跃君
(1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435)
(2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中医科 上海 200940)
围绝经期是每个女性的一个必经阶段,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因卵巢功能的衰减,性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常会出现月经紊乱、烦躁易怒、潮热盗汗、失眠健忘等症状[1]。目前,有统计显示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在围绝经期女性的症状中最为多见,其平均发生率为75.2%,而记忆力减退(57.7%)、失眠(37.0%)、头痛(35.3%)处于前三位[2]。围绝经期失眠常以入睡困难、觉醒次数增多、早醒,晨起后出现头昏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为主要表现。长期的失眠易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及脏器功能紊乱,从而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查询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文献研究,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及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围绝经期失眠的女性恢复身心健康,使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女子“七七”之年,肾气逐渐衰败,冲任二脉亏虚,故天癸渐竭,又因肝肾同源,水不涵木,肝血不足,导致心脉空虚,血不养心,心神不宁,从而发病为失眠。由此可知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病位在心,乃由心失所养或者心神不安所致。名老中医哈荔田[3]对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的病因病机亦有所见解,其认为肝为女子之先天,肾为精血之根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泉,只有肝脾肾三脏功能调和,才能冲任调和,诸病不起。由此可知失眠的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有密切关联。
2.中医药治疗
2.1 中药治疗
中医在临床治疗中采用辨证论治,辩证不同,采用的方药亦不同。全国名老中医蔡小荪教授[4]辨证治疗以肾虚为主,情志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用药时以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为基础方,然后随证加减。例如以烦躁欠安,易怒易郁为主要症状者,证属肝气郁结,用疏肝开郁方(炒当归、炒白术、云茯苓、柴胡、白芍、广郁金、淮小麦、青皮、陈皮、金铃子、生甘草);以心烦意乱、时悲时怒、夜寐不安,烘热潮汗为主要表现者,证属心肾不交、心火上炎,予坎离既济方(生地黄、川黄连、柏子仁、朱茯苓、天冬、麦冬、炙远志、九节菖蒲、龙齿、五味子、淮小麦),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孙艳明[5]在临床中使用黄连阿胶汤加味和温胆汤加味辨证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取得较好疗效。严晓丽[6]药用八珍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显著。
2.2 中药联合音乐疗法
申梅[7]等发现中药联合音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其失眠症状,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朱松妹[8]等应用中药足浴联合背景音乐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疗效显著。综上,中药治疗的同时配合音乐疗法舒缓患者因失眠而产生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无副作用。
2.3 针灸治疗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水平,提高内环境稳定能力,改善失眠症状[9]。王晓滨等[10]针刺申脉、安眠、照海等穴位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总有效率达93.02%。刘健[11]针刺安眠穴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确切。朱山坡[12]采用调督安神针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取得满意疗效。
2.4 推拿治疗
黄定权[13]针对引起围绝经期失眠的病因病机,在常规推拿的基础上重点对任督二脉进行手法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睡眠状态;张兆国等[14]将6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运腹通经推拿法和传统推拿法治疗,结果发现运腹通经推拿法疗效优于传统推拿法。胡萍[15]背部肌肉按摩治疗24例更年期女性失眠患者,总有效率91.66%。
2.5 针药结合治疗
研究表明,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周胜红等[16]在针灸的同时联合平肝益肾安神的中药,有效的缓解了病患的围绝经期症状,改善了睡眠。陈霞等[17]采用滋肾宁心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发现针药结合治疗疗效显著高于单纯中药或单纯针灸治疗,并且在随访半年后发现,针药结合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中药及单纯针灸治疗组。
3.结语
围绝经期是每个女性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而围绝经期失眠也影响着很大一部分女性的生活与健康,中医药治疗作为我国的特色疗法,不仅具有副作用小、无依赖性、疗效稳定不易复发等优点,而且方法多样,每种治疗方法即可单独应用又可根据具体情况联合实施,既丰富了既往围绝经期失眠的治疗方法,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在目前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中医药文化历史渊远流长,仍有很多治疗方法在围绝经期失眠的治疗中疗效尚未确定,仍需我们进一步的挖掘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