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02贾文强
贾文强
武山县水务局 甘肃武山 741300
首先小型堤防在抵御洪涝灾害方面起着重要的意义,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武山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2018年6月至7月2018年6月24日至7月11日,武山县连续遭遇3次特大暴雨,降雨量超过300毫米,暴雨致使武山县渭河流域、大南河流域、山丹河流域、榜沙河流域、聂河流域沿岸堤防出现护坡垮塌、堤身坍塌、滑脱、断裂及基础外露等情况,经现场踏勘、统计水毁堤防332处,总长45077米(其中:渭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毁堤防225处21394米,各乡镇村级水毁堤防107处23683米),造成经济损失共计9528万元。因此,小型堤防工程的建设的十分必要的。其次小型堤防工程,可提高河道行洪能力,降低洪灾危害,也是一项重大的水土保持工程,具有极强的水土保持功能[1]。
1 小型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
1.1 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不完善
在实践工作中,大部分水利堤防工程维修养护的实施方案并不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实施方案已经不能与河道现有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且没有在方案编制中展现出关键性问题,导致存在很多的问题,致使堤防的维修养护工作没有做好。
1.2 维修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高
根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县堤防工程专业维修养护人员严重不足,导致维修养护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并且在堤防工程的维修养护过程中带来了很多困难,最终在养护过程中就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1.3 维修养护资金短缺
工程项目所需维修养护资金短缺,是小型堤防在维修养护方面存在的最大制约因素。小型堤防维修养护工作面大而且分散,武山县境内有渭河及其一级支流5条,其河流长度共计198km;渭河二级支流29条,共计257.95km;渭河三级支流4条,共计24.65km。维修养护工作量大,从而导致维修养护需要的资金比较多。因此资金的落实及到位情况成了影响工程维修养护的最大制约因素。
1.4 维修养护管理单位不明确,监管巡视人员不足
小型堤防建设任务完成后,交付管理单位不明确,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工程完工后全部由建设单位负责监管,由于工作面大有比较分散,现有的管理人员已经不能满足工程后期的监管巡视。
2 小型堤防工程维修养护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根据实际情况及现有的河道现状完善维修养护实施方案
很多地方对工程的前期及建设工作比较重视,而对于工程的管护则不重视,因此,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后,应该根据各个河道工程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河道现状,制定并完善维修养护方案。
针对当前水利堤防工程运行情况,在设计管理制度时必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根据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及以往工作经验,总结常见的工作问题,制定符合当地水利堤防工程需求的维修养护制度。同时,还要明确工程的管理内容及目标,确保现场人员可以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各项工作,以此提升水利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水平;(2)提出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预先提出的管理制度可以有序落实。这样不仅能充分展现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而且可以提升堤防工程运行效率;(3)根据不同阶段的水利堤防工程运行情况,管理人员要科学调节实践管理制度,这样有助于保障其更符合工程需求。
2.2 引入和培养专业维修养护人才
维修养护团队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效果。具体工作分为:(1)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不仅要传递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学习先进技术理论,确保他们可以在实践工作中熟练运用所学内容处理实际问题。(2)进一步确定水利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工作职责,确保每位员工都可以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工作;(3)为单位员工提供对外学习与交流的机会,确保他们可以在学习与借鉴优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专业性与先进性,以此有序处理维修养护问题。
2.3 构建完善的维修养护制度,努力争取项目维修养护资金
通过整合实际工程建设情况,提出符合要求的维修养护制度,积极上报维修养护项目,努力争取国家、省、市、县的支持,落实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维修养护资金落实到位后,建设单位应该安排专业人员对资金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监管,避免维修养护施工期间存在违规行为。
2.4 移交固定资产,明确维修养护单位
水利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是为了保障水利堤防工程项目有序运行。因此,在工程竣工后要明确维修养护单位。工程竣工后,对项目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要造册登记,并及时移交项目区所在乡镇,由项目所在的乡镇结合该工程制定相应的管护制度和管理标准要求,落实维修养护主体,明确维修养护职责并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规范。组织成立由镇、村一级的主要领导组成的专职监管队伍,并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辖区内堤防工程完好无损的运行并使其能够长期发挥效益[2-3]。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堤防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内容,做好日常维修养护工作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强水利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力度,转变以往管理思维,优化单位员工的综合素养,提出完善的维修养护制度,从根本上保障水利堤防工程稳定运行,并使其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