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眼中『人类想像力天花板』的神作
2020-12-02三联中读
文/三联中读
1980年,一位叫刘慈欣的年轻人,触到了人生的一块“黑石板”——他读了一本当时很“地下”的书,此后便离开了池塘、看到了大海。
“我读完后出门仰望星空,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在壮丽的星空下,就站着我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神秘。这以后,星空在我眼中是另外的样子了。”
刘慈欣看的书,就是自认改变了其一生的、西方科幻三巨头之一阿瑟·克拉克写的《2001太空漫游》。
之所以说《2001太空漫游》“地下”,是因为科幻文学在国内曾一度不受待见。1983年,有报刊发文批评科幻小说是“毒草”和“精神污染”,使得科幻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
一直到16年后,高考语文试卷上出现了一道《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文题,人们才终于不用把《科幻世界》杂志偷藏在柜子底下了。
现在,成名后、读了大量科幻作品的大刘,仍把这部《2001太空漫游》视若珍宝,“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部能超越当初把我吸引到科幻领域的《2001太空漫游》”。
科幻迷们翻烂了的“圣经”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提及《2001太空漫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库布里克的电影,毕竟导演的构思实在太超前、太令人惊艳了。
不过也正因为库布里克完全跳跃式的叙事,加上影片极为缓慢、沉闷的节奏,让普通观众看完后产生许多问号:是电脑故障了?怎么有一段长达3分钟的纯黑屏。误入动物世界?前17分钟一直看一群猩猩在“直播”。影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时,我们就不得不翻阅和电影剧情基本一致、但更好消化的克拉克的原作小说,来寻找答案了。
《2001太空漫游》里,看似描写了三个不相干的故事,但其实都被同一个神秘物体串联起来:当一群人猿在三百万年前的非洲土地上,饱受饥饿、疾病和猛兽的威胁,一块带着的神秘力量的黑石板忽然出现,悄悄改变了他们的智力。人猿突然领悟:骨头可以当作武器啊!从这一刻起,他们演变成了智人,人类文明的曙光就初现了。
第二个故事则设定在2001年。人类不仅登上了月球,还在月球的地底深处,又发现了一块神秘的巨型黑石板。当科学家们赶到现场时,黑石板突然向土星射出一束强烈的电磁信号。为解开神秘物质的谜团,人类派出了飞船远征土星,第三个故事由此展开。而书名《2001太空漫游》,指的正是这段前往土星的旅程。作为小说的故事主轴,真正的大戏即将发生……
克拉克描绘的太空世界,比其他科幻小说好在哪儿?
科幻作品就像一扇门,给科学家之外的普通人提供了一次有生之年超时空旅行的机会。我们跃入时间的长河,审视人类以及所处的这个社会与星球,才恍然察觉:繁华并不常驻一地,人类没道理予取予夺永不失手。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年开年,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大爆发,东非的蝗虫遮天蔽日,南极大面积出现“粉红色西瓜雪”……有时科幻小说给人心智上的启发,不亚于黑石板。
而克拉克的小说之所以被刘慈欣等内行推崇,让NASA专家们都不停追番,正是因为他对宇宙和太空的描述,实在太精确而细致了,一个不具备科学素养的作者是做不到这些的。
比如,在土星还只能拍到模糊的小亮环的60年代,他却把土星的一次日落描写得如此动人:太阳正在多条光环中缓缓落下,这时的光环,就像是横跨天际的一条细长银桥;虽然光环很稀薄,只能使阳光微微有点减弱,但光环中成千上万颗晶体却把阳光折射成使人眼花缭乱的璀璨烟火……
同时,克拉克对宇宙飞船中各种体验的细节描写也乐此不疲。比如,他写在太空飞船上如厕是怎样一种体验:首先是将自己在坐便器上固定好,然后按下一个启动按钮,整个厕所便会旋转起来,产生四分之一个地球重力的微重立场,这时候人就可以正常大小便了。
如果是物理知识不扎实的科幻作家,一定不会去描写这些细节,但克拉克却乐在其中。
而我们读科幻的一大乐趣,也在于跟着作者的思维去幻想未来的事物。好的科幻,的确能改变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今年,这位太空科幻宗师——阿瑟·克拉克,逝世整12年了。
都说12年一个轮回,尽管克拉克大半生都待在斯里兰卡的一个小镇上,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但他花29年创作的《太空漫游四部曲》,却被后辈视为“摸到了人类想象力天花板”的神作。
克拉克在小说中对人类的三大终极问题——“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做出的终极而恢宏的构想,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刘慈欣或NASA科学家,都从中获得了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