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2020-12-02程心旺

医药前沿 2020年11期
关键词:脑缺血溶栓缺血性

程心旺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重庆 秀山 409900)

1.缺血性脑卒中病发机制和发病诱因

1.1 缺血性脑卒中病发机制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原理主要为由于机体脑动脉管腔堵塞或者狭窄,进而导致脑局部的血流量突然中断或者减少,造成脑组织供血、供氧和供能减少而引起一系列器官受损的病理状态,该情况能够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继发性血管内皮损伤;若持续一定时间,则将导致缺血区的脑组织细胞死亡,即脑梗死。

1.2 缺血性脑卒中病发诱因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主要是由多方面因素诱导的。包括各种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脑溢血、炎症侵犯脑膜与脑血管、脑瘤等)、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各种外伤等,气象时令、环境、劳累过度和情绪过激等,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中医认为,风、火、痰、瘀是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前者包括高血糖异常、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后者包括年龄、遗传因素等;通过控制可干预性因素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途径。

2.缺血性脑卒中西医治疗

2.1 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药物

目前,按作用机制分类:溶栓药、降纤与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脑保护剂、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剂等。

2.2 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机制

2.2.1 溶栓药物 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较为有效的方案为溶栓治疗,该方法主要通过催化并激活纤溶酶原,使其能够转化为纤溶酶并与纤维蛋白结合,使之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打通闭塞动脉。当前临床治疗中普遍使用的溶栓药物主要包含:尿激酶、链激酶为代表的第一代溶栓药;以重组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以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为代表的第二代溶栓药;以重组去氨普酶及替奈普酶为代表的第三代溶栓药物。

2.2.2 降纤药物与抗凝药物 降纤与抗凝治疗主要是应用在疾病的急性超早期,以溶解和预防血栓的再发生为目的。目前临床使用的降纤药物为蛇毒制剂如克栓酶和安克洛酶等,而抗凝药则包括非口服抗凝血药肝素类和口服抗凝血药如华法林、香豆素类药等。

2.2.3 抗血小板聚集药 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在患者发生脑卒中后,血管受损,其机体内产生了能够对血小板进行激活的因素,从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血小板环氧化酶的生长情况进行有效抑制,从而使其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显著改善,以达治疗和预防的目的。目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药物主要包含双嘧达莫、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等

2.2.4 脑保护剂 脑缺血,特别是脑缺血再灌注后,通过各种途径代谢大量的氧自由基,最为突出的是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急性期,因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不完善,氧自由基将对脑细胞造成伤害。因此,氧自由基清除剂的降低脑细胞损伤的作用被广泛的应用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现在公认的药物有维生素E、过氧化氢酶等。

3.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治疗取得较大进展,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治疗具有较好的优势及广阔的发展前景。临床应合理辩证施治,结合针灸、康复等疗法,促使中药治疗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够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进行有效结合,通过采用中西医有效结合的方式,促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

3.1 中药治疗

3.1.1 单味中药 研究发现,三七,银杏叶、葛根、川芎、丹参中的主要成分,分别具有降低局部脑缺血区的损伤、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凝聚以及保护大脑等功能,能够促使急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3.1.2 针灸治疗 对脑中风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安全等特点,一般来说针灸治疗一般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最好的选择中医中药配合物理仪器的方法,增加耐氧能力,改善微循环,调节大脑兴奋和抑制平衡,大脑功能紊乱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有助于对大脑神经正常传导及传递等功能的有效保护,尽快恢复大脑神经功能,改善脑萎缩,提高躯体协调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解除患者由于脑部病变而产生的各种不良症状,从而让病人恢复正常的脑功能。

4.小结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互补、协同治疗的目的。无论是通过中药、西药还是针灸治疗,其治疗效果均已得到多方面认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减轻了社会家庭的极大负担,提高了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脑缺血溶栓缺血性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