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赜
2020-12-02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电化教育与技术装备办公室冒炳国
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电化教育与技术装备办公室 冒炳国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顺应新时代多元化、多样化、多维化与学生发展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构建了全新的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目标体系,更彰显其基础性、人文性、层次性、多样性与综合性的显著特征。如何让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更有效成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方向。
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主动探究氛围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理应成为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精神,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应成为一种“敷衍式的口号”,不应成为“表面性的文章”,而应将这种主体性教育理念落实到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并非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呆板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领和点拨下,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参与美术学习,去自主体验、感悟、理解美术学习的过程,去对美术学习内容展开发现,展开探究,展开创造、创新的过程中。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中学生不但要理解、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而且要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但要让学生明理,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中能否真正彰显学生的主体精神,是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呼唤,也是提升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新时代视野下,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转变美术教育教学理念,彰显学生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主体精神,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才能。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让学生主动探究美术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美术学习氛围中进行自主探究、展开讨论交流,从而放飞想象,激活思维,触发情感,让学生的创造、创新才能得以“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领、点拨、指导之下处理与外部世界联系时所表现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等方面的功能性特征。1.选择性。学生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上的选择性集体表现为对美术学习材料的选择上。在美术学习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系列性的选择性活动,从美术学习的目标、美术学习的方式到美术学习的手段,都是选择的结果。从美术学习应该“学什么”到“如何学”,同样确确实实是选择的过程。学生的选择性应适应初中学生的认识与美术实践能力。2.自主性。学生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为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美术学习目标与自觉的美术学习的态度,同时强调教师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深入了解与掌握初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并运用科学合理的策略挖掘学生美术学习的潜能,让初中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角”。3.能动性。学生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表现为学生能够依据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去约束自己的美术学习行为,同时,强调学生能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情意结构去主动地“同化”外界对美术教育教学的影响,实现“新”“旧”知识的组合,以实现学生主体结构的建构与改造。4.创造性。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表现的创造性是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这种创造性是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灵魂之所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表现为学生对美术学习素材的举一反三,可以表现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表现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独特见解”“标新立异”“不拘一格”等。
二、以情境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美术新课程倡导教师应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构建民主、和谐、愉悦的情境氛围,美术课堂上不应迫不及待地对美术教材(文本)内容进行讲解,而应以情境为载体,通过一定的美术教育教学情境适时、适度、适宜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拨,以唤起学生对美术教材(文本)内容的探究热情,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教材(文本)内容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一)通过教师言行的“诱导”,让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言”与“行”对学生而言是“诱导”的首要因素,教师在出示某一张美术图片,讲解某一美术学习内容,表现某一特定的场景或某一特定的动作时,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的。此时,教师假如只是简单化加以表现,则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就会相对较短。教师的“言”与“行”应具有“诱导”性,教师的“诱导”语言应时而高深莫测,时而诙谐幽默;“诱导”动作应时而简捷明了,时而滑稽夸张等。教师为学生准备的美术学习素材应精炼,并具有代表性,应形象直观容易记忆,让学生有“一见倾心”“过目不忘”效果。教师“言”与“行”的“诱导”应把握好“分寸”和“火候”,过火易让学生产生反感,过温又不能诱发起学生的兴趣。显然,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反复推敲自己的“言”与“行”,让自己的“言”与“行”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起“煽情”的效果,更应与美术教育教学内容“合拍”。
(二)学生参与意识的“再发现”。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意识不会始终“衡定不变”的,总会有“高潮”,也会有“低谷”,会有强烈的主动参与的欲望,同样也会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无视态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做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应善于发现并准确把握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参与学习意识的发展变化情况,既要关注学生“群体”的变化,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变化。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美术学习“低迷”时期的情况,要做精准研判,要辨别是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内容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态度上的不明确、不清晰,抑或是学生对美术专业术语或专业技能无法调整。教师对美术专业术语或专业技能应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对学生进行解释,让学生的视听保持一种“新鲜感”。需强调的是,即使学生的个体爱好与美术教学内容相佐,教师也要学会善于接纳学生,善于聆听学生的想法,再辅之以简捷的方式、方法、策略去进行分析,进行解释,以引导学生走出参与的“低迷” 境地。
三、美术与多学科融合,开展多元化教学
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会让美术课堂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更灵动、更鲜活。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学科互通式的融合性质的方式进行。美术教育绝非简单的绘画技能技巧的锻炼,更是一种文化学习。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彰显着强烈的人文学科特性,涉及的内容是多元化的,如人存在的价值、道德与尊严等等,蕴含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培养学生在美术与不同学科的融合中去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主体意识,应鼓励学生以“美”的视阈去审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中“美”的教育因素,从而实现美术教育与其他各学科的融合。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分层化的教学。“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学生个体间毫无疑问存在着差异性,美术教师应针对这种差异,实施分层化的教学,力争让学优生“吃得好”,让中等生“吃得饱”,让学困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其中,利用电脑下载美术教育教学视频,下载动画,下载声音等,再制作成相应的美术教育教学课件,以丰富的美术教育教学的内容,使美术教育教学策略更灵活化,更多样化。比如:在《物品上的花廊》的课堂上,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物品上的花廊》的视频,接着用幻灯出示花卉图案的样式,当然用幻灯呈现花卉图案的样式可以是连续式的,可以是适合式的,也可以是单独式的,教师联系课件向学生介绍花卉图案的“四种”装饰造型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根据图中花卉原型,运用语言表达形式去描绘图案的装饰造型。
四、给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
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否真正能探究出什么并不一定显得多么重要,关键是让学生能通过对某一特定问题的探究,而让学生能自主得出解决这一特定问题的方式、方法、策略等,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然,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是如此之重要的。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讨论得最多的莫过于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路径与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方法、方式等。显然,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理应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形成性的评价客观反映的是学生美术学习的成长、发展历程。形成性评价突破了传统美术教育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能让美术教育工作者更全面、更客观、多维度、多层次地看待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成与败、得与失,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方式,以适应不同层次美术学习的情况,力求以鼓励、赞赏、表扬等正面评价策略为主,给学生以引导,给学生以激励,从而获取美术学习的“不竭动力”。
五、结束语
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教育工作者应更新美术教育教学新理念,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让美术教学更具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