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
2020-12-02王志强昌陆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王志强 昌陆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 高大模板施工基本技术要求
1.1 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问题
1.1.1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不合理
为了使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提升其支撑强度和设计稳定性,相关人员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专项技术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模板安全实施奠定基础。但是,现阶段相关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由于设计人员出现设计问题或无法按照设计标准操作产生设计矛盾,这就使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也无法对混凝土所产生的负载进行计算,进一步影响到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其无法在建筑工程结构中起到应有的效果。
1.1.2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材料控制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中,需要借助一些构件与高大模板连接在一起进行合并施工。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由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内部相关构件生产质量无法达到标准,从而降低整体施工质量。目前绝大部分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所采用的辅助构件材料都不符合标准施工厚度,与规范施工厚度相差较多,这时就会直接影响到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安全性。另外,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一些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构件的重复使用也会对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一定的风险和隐患。一些经过多次使用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辅助构件会由于使用次数较多,造成磨损和腐蚀,这就会导致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材料稳定性较低,需要避免将其应用到施工过程中。
1.1.3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风险性高
建筑工程内部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结合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要点进行有效的施工处理。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期没有充分掌握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失误,同时一些技术人员没有在施工前期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导致施工交底工作中产生漏洞。这些问题都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暴露出来,并威胁到建筑工程的安全进行。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就是钢结构支撑体系底部位置没有合适的支撑,降低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要保证各种施工设备和施工零件处于安全状态,提升辅助工具的施工结构设计合理性。相关人员应该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将其与施工方案进行相应的核对。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对相应的施工指标进行有效控制,那么就会促使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内部的其他构件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破损现象,威胁到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1.2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要求受力明确,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承载力,构造措施到位,做到经济合理和结构安全可靠。影响模板支撑体系搭设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员、机械、材料、环境和方法等。
1.2.1 人员管理
项目部主要施工管理人员由公司选派施工经验丰富的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担任,项目部成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质量管理小组,并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做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质量与安全的跟踪巡视检查与监督。劳务队伍应选用具有劳务资质的单位,模板工和架子工均应持证上岗,操作人员进场后应经三级安全教育考核合格方可入场作业。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前,项目总工应做好技术与安全交底,明确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的重点与难点。
1.2.2 机械管理
圆盘锯、台钻、手提电锯、砂轮机、扭矩扳手、全站仪和水准仪等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检定证书,机械性能良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测量仪器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1.2.3 材料管理
进场的材料均应有质量合格证书和性能检验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检查其规格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不得使用锈蚀严重、裂纹、压扁和弯曲的钢管。扣件转动应灵活,不得使用有裂纹、变形和气孔的扣件。胶合板应表面平整光滑,无扭曲变形、腐朽和缺损。方钢应平直方正,无压扁和锈蚀。可调顶托的材质及直径应符合施工要求。钢管、方钢、可调顶托及扣件进场后按照规定抽样检测,检测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1.2.4 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含作业工作面、高空作业、夜间施工照明、气候和法规政策等,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综合分析影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质量及安全的环境影响因素,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搭设,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2 建筑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高层大型科研建筑项目为省重点工程,由三栋群体工程组成,其中A楼地下室1层,地上11层,总建筑高度46.45m,总建筑面积48531m2(其中地下室5913m2),属于高层大型科研建筑。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二层楼板和三层楼板等位置均设计了大量的高大模板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工程建设成为了本工程结构施工的重中之重。
2.1 施工准备工作
编制本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材料、设备、人员等的需求计划和进场安排。在设计图纸、现场实物以及CAD 和BIM 技术的协助下标识本工程高大模板重要技术参数。在本工程施工现场明显位置公告本工程高大模板施工的相关信息,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示高大模板作业的危险区域。
2.2 模板安装
施工人员必须确保高大模板系统的整体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高大模板系统的组件质量合格,施工位置和效果与专门计划相一致,同时检查关键零件。(1)钢管的主立杆施工:按设计方案的平面图采用全站仪进行对各个主杆进行放样和定位,确保主立杆上下层对齐。钢管的主立杆采用对接工艺,对接接头错开设置,相邻接头率控制在50%以内。(2)扫地杆施工:采用纵下横上的施工方法在距地面200mm 高处的位置进行纵横水平方向扫地杆的施工,扫地杆连接方式为对接。(3)水平拉杆施工:按照施工方案在扫地杆以上以设计要求的步距逐步搭设水平拉杆,到了可调支托底部时沿纵横向附加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每层水平拉杆均采用水平仪校正搭设的水平和步距偏差,水平和步距偏差值均控制在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内。(4)剪刀撑施工:采用水平剪刀撑和竖向剪刀撑的组合受力系统,水平剪刀撑结合水平拉杆按设计的步距进行施工,每一层不少于3 道;竖向剪刀撑沿高大模板的四周的立杆外侧进行连续设置,中间在纵横向每隔4m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剪刀撑连接方式均为搭接。
2.3 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施工管理人员应进行反复检查以确定浇筑的生产条件,确认模板支撑系统的组成,各部分所用的材料、安装参数和结构措施均应符合要求。根据施工计划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施工队和施工单位应当进行自我检查,监理单位应当组织验收,并先通过验收和签字程序,然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1)前期施工需寻找专业人员负责管理,抓住每个重要环节。施工前的安全问题,决定一个浇筑工程的是否达标,故须保证浇筑质量。(2)注重浇筑工程的细节问题。一个好的工程实施需要一个好的团队精神,施工人员为不断提升高大模板架体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需要高大模板对房梁和柱进行浇筑,其主要是稳定加固的作用,在浇筑过程需要一些实际测量以纠正小的误差,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误差。(3)后期的工作难度系数很大,需要在其中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法,绕梁浇筑的过程,需要堆成美丽的外形,也能节省很多原料,浇筑过程需要将其中误差降到最小,把错误降到最小,避免浇筑速度过大带来的混凝上浇筑累积过多的状况,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进而出现堆积的感觉,尽可能减少泥土堆积,才能顺利进行施工。
2.4 模板的拆除
(1)对高大模板进行拆除,在混凝土的强度满足相应的标准之后,令有关人员对其进行审核,相关人员同意签字之后才可进行拆除;此外,对一些跨度在8m以上的模板来说,强度要达到100%之后才可进行拆模处理。(2)在拆除高大模块时,在周围应设置相应的警示牌,并且由有关人员进行看守,避免对其他人员造成生命危险。(3)一般情况下拆除的顺序和模板安装的顺序是相反的,应秉持从上往下、先支后拆的原则来对模板进行拆除,墙柱的模板应让其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MPa,避免其他部位不受损坏,再进行拆除,通常情况是先对外墙进行拆除,再对内墙进行拆除。在拆除满堂脚手架时,需按照剪刀撑、大横杆小横杆、立杆的顺序来进行拆除。(4)将这些模板拆除之后,应将相应的部件及时地运送出去并进行保养和清理,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保存。(5)其他技术的支持:在拆模板之前需做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应由双方签字。对2m以上的模板进行拆除时,应配备相应的安全带,并且寻找合适的落脚点,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对墙体进行拆除时,先对外墙的螺栓进行拆除,再对其他的进行拆除,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拆除,不要操之过急,要逐慢逐块往下拆除,并且由相关人员进行传递,不要高空抛物。对脚手架进行拆除时,当拆除到最后的时候应做临时的加固处理,当结束一天的工作时,有关人员要对没有拆除的脚手架或其他部分进行相应的检查,同时要结合之后天气情况做相应的调整,优化整体的流程。
3 施工注意事项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应当严格按照经过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执行,加强材料进场质量检查,要求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所有机械保持性能良好,全过程动态检查与监督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质量,采用架体加强柱和抱箍式拉杆与已浇筑完成的框架柱形成可靠连接,提高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全数检查扣件的拧紧力矩,确保杆件连接牢固。混凝土浇筑过程,模板支撑体系的沉降变形较小,不得出现爆模和扣件破坏现象,不得发生安全事故。模板拆除后梁板混凝土未发现裂缝,外观质量良好,施工质量管理效果显著。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眼下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效率,符合用户对建筑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施工质量。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模板方案,进行详细分析,提升施工材料质量实现高效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为施工安全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