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的扩散与演化
2020-12-02林光纪
林光纪
海上丝绸之路的代表性商品茶叶,具有时间跨度长、贸易量大、历史事件影响大的特点,是其他商品无法替代的地位。
代表性商品茶叶持续出现,有商品内在原因:一是市场需求,从欧洲扩展到北美洲;二是海上运输方便,与瓷器配合精致包装,满足大额贸易,尤其是与北美洲的贸易运输,必须依赖海上运输;三是茶叶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出现了与历史转折的关键联系。
据考证,英语中称茶为“TEA”,来源于闽南地区方言,称茶为“TAY”,最早进口福建闽南茶的荷兰人根据厦门地区发音,把茶译成拉丁语“THEE”。后来英语根据拉丁语称茶为“TEA”。在西方国家中,中国茶叶的贸易输入英国不是最早,但贸易输入茶叶数量最多,茶叶对英国影响也最大。英国著名的下午茶以及与茶相关的习俗,都可以追溯到中国福建茶叶的进口。
一、宋 朝
宋朝,国内茶叶大量种植,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线、南线完成了对周边国家、地区及藩属国的茶叶移植、茶产业、茶市场及茶文化的辐射。茶叶贸易是宋代主要的商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深远。宋朝从960 年立都东京始,历319 年。南宋时期,耕种土地减少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工商业经济开始发达,尤其是海洋对外贸易成为重要的商业经济模式之一。对周边国家海洋商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当时南宋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50%。①焦虎三:《茶叶的世界之旅》,《国学》2012 年第4 期,第16~19 页。南宋最大的城市临安(今杭州)的人口突破百万,而此时欧洲还处在中世纪时代。宋朝时发明的指南针,使航海技术跨入了海洋时代,远洋的商船有6 层桅杆,4 层甲板,12 张大帆,可以装载1000 多人,航行于西太平洋、印度洋等。
二、明 朝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茶叶与丝、瓷并列的中国古代三大出口品。中国明代茶叶生产规模大,茶叶主要在国内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商品中,茶叶所占逐步提高,数量增加。明时,日本、朝鲜、安南(越南)等国茶叶种植和加工业也很发达,进口茶叶不多。南洋其他国家的茶叶消费者主要是侨居的华人及后来的部分西方人,需求量也不很大。茶叶虽然在15 世纪末16 世纪初传到了葡萄牙,但包括葡萄牙在内的欧洲饮茶尚未成风,输出量很少②焦虎三:《极乐世界的香茗史》,《民族论坛》2007 年第3 期,第28~30 页。。
16 世纪后,茶叶开始向欧洲传播。1517 年,葡萄牙第一支船队在广东靠泊,打开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贸易窗口。葡萄牙人在中国沿海建立了第一个葡萄牙商业代表机构。当时茶叶当作主要的出口商品③石立:《中西茶叶贸易:牵动世界历史的海上黄金之路》,《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第1 期,第87~88 页。。1559 年,威尼斯商人拉莫修在他出版的《航海记》中首次向西方人介绍中国茶叶。
1560 年,欧洲人开始研究茶叶种植、加工和贸易。1560 年,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克鲁兹乔装混入商人中,花了4 年时间来往于中国贸易口岸和茶叶产地,弄清楚了茶的品种和种植。回国后,根据几年所见所闻出版了《中国茶饮录》。《中国茶饮录》是欧洲第一本介绍中国茶的专著。
1606 年,荷兰人首次从印度尼西亚万丹(Banten)将茶叶输往欧洲。万丹省位于爪哇岛最西部,隔巽他海峡与苏门答腊岛相望。但在此后300 百年间,茶叶逐步成为输往欧洲的重要商品。在1640 年左右,在荷兰把茶叶这种稀少昂贵的植物当作退烧药和补药。茶叶被作为“贵族的乐趣”饮品。从17 世纪60 年代起,茶叶进入荷兰的贵族家庭,茶叶成为了阿姆斯特丹最具有魅力的饮品。
三、清 朝
欧洲人真正大规模输入中国茶叶也即大规模的茶叶海上贸易在清代才形成。
发端于荷兰,扩展到欧洲。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通过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茶叶贸易确立了霸主地位,荷兰船将东印度公司从中马尼拉和中国澳门等运达的茶叶运往欧洲。茶叶贸易金额每年东印度公司10 万盾到50 万盾,利润非常巨大。
17 世纪,欧洲的茶叶进口在于东印度公司的垄断地位。强大的欧洲贸易公司从当局获得了在欧亚之间的商品运输的“特权”。从17 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丹麦、法国、荷兰和瑞典都建立了各自的东印度公司。
风靡于英国。17 世纪60 年代,伦敦市场上的茶叶主要来自于荷兰,茶叶还没有能够直接由英国商船从亚洲引入英国。1664年,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接受了从中国带来的茶叶。之后,不到半个世纪,茶叶已经成为英国普通的饮料,年消费约在1200 万磅。
在英国,茶叶从进口品变为税收收入品。大量的茶叶进口,英国财政部对茶叶征税,税率高达100%。英国国内蒸蒸日上的消费和源源不断的茶叶进口,茶叶进口商品税已成为英国经济依赖的重要税种。英国的茶叶关税一直在提高。18 世纪上半叶进口关税为进口价格的53%,而到了1783 年,涨到了114%。
在英国,茶叶从奢侈品变为普通消费品。欧洲国家的进口茶叶中,70%到80%属大路货的品质,价格不贵而且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英国正好相反,普通茶所占比重还不到一半,大部分茶都是上等茶。
从此,英国与中国茶叶结下了300 年恩怨情仇。据记载,1704 年英船“根特”号在广州购买470 担茶叶,价值14000 两白银,只占其船货价值的11%。1715 年,英船“达特莫斯”号前往广州,所携资本52069 镑,仅5000 镑用于茶叶投资。1716 年,茶叶开始成为中英贸易的重要商品,两艘英船从广州携回3000 担茶叶,价值 35085 镑,占总货值的80%。18 世纪,欧洲人只能在马塔维亚(今印尼首都雅加达)和广东购买茶叶。由于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仍处于半封闭状态,中国商贩前往爪哇的港口。同一时期,英国人把香港建成港口,欧洲船只可以直接从此进货。
(一)海上丝绸之路与三角贸易
18世纪的全球贸易借助海洋季风的洋流航行,动力是商业利益驱动,新载体是快速帆船。18 世纪20 年代后,北欧的茶叶消费迅速增长,茶叶贸易成为所有欧洲东方贸易公司最重要、盈利最大的项目,当时活跃在广州的法国商人罗伯特·康斯登(Robert Constant)说:“茶叶是驱使我们前往中国的主要动力,其他的商品只是为了点缀商品种类。”
18 世纪,中国的茶叶成为全球贸易链条的关键一环,改变了世界风尚,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独立战争和鸦片战争。18 世纪的全球贸易借助海洋季风的洋流航行,动力是商业利益驱动 。新载体是快速帆船。每年的1 月,英国东印度公司船凭借冬季洋流开始远航。在伦敦满载本土制品和烈酒的快船起航;在广州,交易换来的茶叶和瓷器装满帆船返航。海上丝绸之路与全球海洋贸易连接成贸易循环。英国对中国的茶叶为主的商品贸易逆差巨大。由于中国只接受白银支付方式,在此期间,英国向中国支付了2600 万英镑的白银。英国的国库白银几乎耗尽。起先,英国通过非洲、美洲的三角贸易获得银子。英国货船先从本土装上制造品、烈酒等物品,运到非洲海岸卖掉,完成“第一环贸易”;再用得到的钱买下非洲黑人,装上船,运到中美洲,把黑人做奴隶卖给那里的农场主,这是“第二环贸易”;这些利润一部分用来购买美洲白糖、棉花、咖啡,剩下的是以银子的形式运回来。银子用来购买中国茶叶,这是“第三环贸易”。美洲是全球最大的白银产地,而每年这里产出的白银,有一半最终流入中国。
(二)茶叶与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在北美大地上与其他西方殖民者展开了7 年战争,最终英国打败了欧洲殖民者,独霸北美。为了加强对北美的控制,减轻战争带来的债务负担,英国在北美实行新税法,其中最主要的有《汤森税法》,对输入北美殖民地的物品课以重税。这一税法使北美殖民地物价大涨,引起抗议。英国政府出于无奈,于1770 年废除了《汤森税法》的大部分项目,但对茶叶税一项却予以保留。
1773 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了《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免缴高额的进口关税,只征收轻微的茶税。条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贩卖“私茶”。在此之前,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进口被走私垄断,位于大西洋西岸的波士顿富商约翰·汉考克号称走私王。条例的颁布触动了富人的利益,以汉考克和知识分子萨姆尔·亚当斯为首,组成了波士顿茶党。茶党在咖啡厅聚会,号召人们远离茶叶。大多数美国港口拒绝任何征税商品上岸。当英国从伦敦运送茶叶到北美殖民地时,美国北美殖民地的民众群情愤怒,在纽约和费城游行示威,要求英国运茶船返回英国。在查尔斯顿,海关官员扣押了茶叶。在波士顿,发生了几个星期的大规模骚乱,被称为土著人的一群人登上了“达特茅斯号”船,叫喊着“波士顿港口今晚将成为一个茶壶”,把340 箱茶叶扔入水中。以后英国政府关闭了波士顿港口,派遣军队到美国。这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而整个事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茶叶作为媒介。
茶党事件引发了两年后的美国独立战争,英国彻底丧失了国内商品的北美市场。到了1807 年,英国和美国通过法律,严禁贩卖奴隶的行为;1811 年,西属美洲爆发独立革命战争,美洲银路受挫。英国人之前位于美洲的“三角贸易”链彻底受阻,手里可以控制的白银资本已经中断,面对中国茶叶的贸易逆差日益增大,让英国人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
(三)鸦片战争与茶战争
当时中国经济上高度自给自足,欧洲产品购买力低,市场狭小。白银唯一例外是中国对的需求。西方人用白银交换中国的茶叶。1784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财库尚有20 余万两白银的盈余,翌年,反而出现了22 万两的赤字。为了弥补东西方茶叶贸易巨大的逆差,东印度公司专门成立鸦片事务局,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贩卖鸦片。不久后,令中华民族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爆发了①庄国土:《茶叶、白银和鸦片:1750—1840 年中西贸易结构》,《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 年第3 期,第66~78 页。。1782 年,开放鸦片贸易,允许用两艘船出口了3450 箱违禁鸦片。其中的一艘到了澳门。18 世纪末的几年,每年从印度销往中国的鸦片约为2000 箱。到了19 世纪初,英国每年开始向中国出口的鸦片达到了4000 箱,为此后者每年将为鸦片支付250 万两白银②王刚:《茶与鸦片的战争》,《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 第7 期,第37~41 页。。
1799 年,清政府意识到了鸦片的严重性,强烈谴责鸦片贸易。19 世纪的前二十年,吸食鸦片上瘾的人数在中国增长缓慢。这一时期每年5000 箱的贸易,与英国对于茶叶的贸易维持了一个进出口平衡。随后,英国的技术革新彻底打破了这个平衡。前一个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市场上大批机械化棉纺品的出现,剩余产品倾销到英国殖民地印度。为了为不断增加的棉纺品买单,印度人开始疯狂的种植、出售鸦片。一个新的三角贸易链开始形成,在这个英国、印度与中国的三边贸易圈里,东印度公司的货船依旧充当着载体,他们从英国装上制造品,运到印度卖掉,再装上印度盛产的鸦片,然后,运到广东沿岸,把鸦片在中国卖掉,换成茶叶、丝绸,装上船运回英国。
到1807 年,中国的茶叶出口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数量达到了大约10 万吨。到1820 年进口鸦片的数量升至900 吨。1833 年,英国议会废除了东印度公司的在华垄断特权,所有的英国商人都可以经营对华贸易了。同年,出口到英国的茶叶增长了4 倍,为平衡茶叶贸易的鸦片也极具增长,升到3 万箱。
1840 年4 月,林则徐代表清廷在广州阻止了不道德的鸦片贸易。鸦片战争自此打响。英国人称之为茶叶战争。1842 年,中国开放五口通商。
(四)1848 年起的茶产业外移
从克鲁兹开始,西方探险家研究种植中国茶。1848 年,为了获得品种优良的茶树,同时寻找中国的茶农茶工和栽培工具,帮助英国政府在其南亚殖民地大范围建立茶树种植园,东印度公司派苏格兰最成功的植物专家福琼来到中国。福琼《茶国之行》记载,闽浙地区采集了茶树种子,从宁波、舟山等地采到23892 株小茶树和大约17000 粒茶种到了印度,并带回了八名中国茶工。
1848 年福琼的中国之行是世界茶史上分水岭。不久,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和锡金,开垦茶园种植茶叶。到19 世纪下半叶,茶叶成了印度最主要的出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