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研究》2020年总目录
2020-12-02
地域学术与文化笔谈
DIYUXUESHUYUWENHUABITAN
蜀学简议……………………………………………………………………………………舒大刚 2·001
地域学术与黔学……………………………………………………………………………张新民 2·006
地域文化、地域学术与关学………………………………………………………………刘学智 2·011
地域学术与湘学……………………………………………………………………………朱汉民 2·014
区域历史与文化研究
QUYULISHIYUWENHUAYANJIU
齐鲁与炎黄关系论…………………………………………………………………………高 强 3·001
互动与应变:贵州清水江上游明代后期苗汉关系与社会变迁…………………………叶成勇 3·009
论清代台湾的迎春仪………………………………………………………………………谢贵文 4·001
平阳商人研究浅议…………………………………………………………………………仝建平 4·012
晋古绵山地望与介子推事迹流传考辨……………………………………………………张 磊 4·020
地方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两岸连接:以闽台东石元宵灯俗为核心的考察………………刘智豪 5·001
春秋时期吴越“五湖”之战地名新释………………………………………………………袁 慧 5·006
明清时期佛山演剧生态变迁………………………………………………………………甘子超 5·012
河姆渡文化的知识生产:学者群、知识域与学术谱系………………马仁锋 朱保羽 白 斌 5·022
东北亚草原丝绸之路概说…………………………………………………………………王绵厚 6·001
汉代辽东地区“一横两纵”的行政、交通地理结构………………………………………刘向东 6·006
古代洛阳与中华法系………………………………………………………………………邓长春 6·015
辞赋视野下饮食书写的南方地域性………………………………………………………刘俞廷 6·033
才子崇拜、地域文化与轶事传闻——元稹与窦巩的浙东“兰亭绝唱”蠡考……………………………………………滕汉洋 6·043
从《苏幕遮》看龟兹乐在中原文化中的发展变化………………………………屈玉丽 齐嘉锐 6·052
中原文化研究
ZHONGYUANWENHUAYANJIU
中原地区与中原文化简论…………………………………………………………………程有为 1·001
中原兵学之祖太公“大谋不谋”思想蠡测…………………………………………………杨海中 1·019
晋文化研究
JINWENHUAYANJIU
庙宇与村庄:关帝庙在明清乡村社会的性质与作用——基于高平地区关帝庙现存碑文的探讨……………………………郝 平 杨 波 1·027
明清以来太行山地区水文化与乡村社会——以黎城龙王社庙为中心的考察………………………………………………张 玮 1·036
黔文化研究
QIANWENHUAYANJIU
古夜郎国地域、民族及法律控制问题探索………………………………………………周相卿 1·050
苗界苗疆考——对明清时期贵州“苗民”聚居地称谓演变的历史考察……………张 明 林 芊 1·064
徽文化研究
HUIWENHUAYANJIU
论“徽学”名义的源与流…………………………………………………………………徐道彬 2·028
族谱改良与近代徽州宗族文化的嬗变……………………………………………………王玉坤 2·035
红山文化研究
HONGSHANWENHUAYANJIU
牛河梁“女神庙”及其出土人形泥塑造像性质研究…………………………田广林 文 茜 1·097
地域环境视阈下的史前古玉刍议——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例………………………………………………谷会敏 徐 健 1·106
流人文化研究
LIURENWENHUAYANJIU
黑龙江站人文化——一种特殊的流人文化……………………………………………………………李兴盛 2·018
海洋文化研究
HAIYANGWENHUAYANJIU
论历史文化视角下的珠海三大“变迁”……………………………………………………田 榕 2·045
大航海时代三明客家与东南亚客家互动新探…………………………………………刘 涛 2·060
城市历史与文化
CHENGSHILISHIYUWENHUA
哈尔滨圣阿列克谢耶夫斯基教堂历史钩沉…………………………………王志军 史 书 3·023
青岛名人故居溯源与文化旅游开发的新际遇…………………………………………崔诚亮 3·030
伪满“建国忠灵庙”建造实考…………………………………………………宋伟宏 滕 飞 3·038
“洛”日余晖——北魏中后期的洛阳与洛阳文学………………………………………刘少帅 4·033
从场所到文化意象:汉口民众乐园与城市记忆塑造研究………………………………赵 煌 4·042
文化遗产研究
WENHUAYICHANYANJIU
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朱季康 4·052
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几个问题……………………………………吴尚丽 4·063
北京书院:历史现状、功能转型及未来展望……………………………………………程 旺 5·071
浅谈民俗文物展览的内容设计与延伸——以“吉林省博物院藏糕饼模具展”为例………………………………………李沁芳 5·083
三座店石城遗址现状勘察与保护方式研究…………………………………刘宏超 侯国建 5·090
吉林省矿业文化发展对策研究…………………………………………………………李雨桐 5·097
文旅融合背景下冰雪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沈阳市为例…………………………………………………………………王 恒 5·102
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杨林燕 6·083
扬州瘦西湖在清代中后期的文化变迁…………………………………………………邱 哲 6·090
文化传播研究
WENHUACHUANBOYANJIU
春秋时期出奔文化交流探究——以中原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互动为中心………………………………………毕洪娜 1·070
从冲突走向融会:近代红十字文化的本土化演进………………………………………郭进萍 1·078
文学地理学研究
WENXUEDILIXUEYANJIU
论岭南诗派“雄南”诗风的形成…………………………………………………………王富鹏 3·043
融通庄骚、散愤兰蕙——赵壹的辞赋创作与心理体验…………………………………………………霍志军 3·055
论《桐山名媛诗钞》与明清桐城女性诗学伦理观念…………………………史哲文 尚丽姝 3·061
民族与民俗研究
MINZUYUMINSUYANJIU
蟳埔女头饰文化传承研究……………………………………………………陈祖英 洪文生 1·089
河西走廊民间信仰的神祇类型与特点——以张掖北武当为中心的考察…………………………………………………周建强 2·068
征兆预示与神怪传说:宋代植物崇拜的社会文化阐释…………………………………郭幼为 2·075
近代鄂伦春族丧葬习俗变迁研究……………………………………………赵士见 廖利明 6·097
从“中心”到“边缘”:广西上思舞鹿民俗功能的场域变迁………………………………胡 媛 6·105
文化学人
WENHUAXUEREN
交游、营生与藏书:杨守敬的生活世界…………………………………………………雷 平 2·082
清代中期南北汉宋学之互动——以朱次琦与王筠学术交往为例………………………………………………李 辰 2·090
正高精勤 甘做人梯——王双怀教授访谈录………………………………………王双怀 黄彦震 明 阳 5·033
文化调查
WENHUADIAOCHA
乡村文庙探秘:灵石县静升文庙田野考察报告…………………………………………魏春羊 5·061
文献研究
WENXIANYANJIU
地景与书写——一部明代山志的社会生命史…………………………………………………张先清 6·059
边地土司石刻文献综论…………………………………………………………………蓝 武 6·068
今佚宋元佚文三则辑考及其中所见吴越社会生态…………………………姜复宁 周琦玥 6·075
考古与文物研究
K AOGUYUWENWUYANJIU
论地支十二字源自新石器时代星象……………………………………………………刘 宁 3·071
“临秽丞印”封泥与“临秽县”考…………………………………………………………王俊铮 3·080
辽代墓函初探……………………………………………………………………………林 栋 3·092
喀左器群与殷周兴替时期东北边域族群的铜礼器器用………………………………杨 博 4·071
唐瑞兽葡萄镜纹饰母题的由来…………………………………………………………陆彦雪 4·078
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藏铜伎艺“黑人像”探究…………………………………………李 鹏 4·094
乾陵陪葬墓石椁线刻画述论……………………………………………………………王双怀 5·044
宋辽金时期壁画墓及孝行图分布所见文化差异………………………………………孙帅杰 5·054
三江平原及黑龙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分析………………………赵宾福 赵 娟 6·112
血池遗址保护展示模式研究…………………………………………………田原曦 郁 菁 6·121
文史纵横
WENSHIZONGHENG
唐朝对西北“丝路”丝绸贸易管控政策探究——唐代国家对外贸易法规之解读………………………………………………穆渭生 1·112
五代十国吴越钱镠与前蜀王建之比较研究……………………………………………赵春昉 1·122
随葬品视角下辽金时期女真人萨满墓葬的性别探讨………………………梁 娜 谢 浩 1·131
清代地图与“哈尔滨”地名考证…………………………………………………………高龙彬 1·139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对北平东北流亡学生群体的整合………………………………刘 毅 1·147
论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目的、行走道路及粮草供给…………………………………张维慎 2·098
唐宋之际敦煌寺院厨田再研究…………………………………………………………徐秀玲 2·112
金代完颜部起源研究……………………………………………………………………景 爱 2·117
明清之际江南士人死亡书写探赜——以张煌言之死为中心…………………………………………………………彭 志 2·130
民国东北齐克铁路对中东铁路的冲击及对沿线城镇的影响…………………………刘晨曦 2·138
雷峰塔白蛇传故事源流探析……………………………………………………………齐 静 3·098
论中原王朝对早期鲜卑族的影响………………………………………………………马 颖 3·108
云南旧志中的水利资料及其价值………………………………………………………黄金东 3·114
清代黑龙江驿站管理体制研究…………………………………………………………敖佳鹏 3·119
满化的财政界限与汉化的财政基础:清开国的一个财政视角…………………………冯 佳 4·099
《吕氏乡约》产生的历史条件……………………………………………………………李建国 4·113
清末吉林省开埠通商述论………………………………………………………………佟银霞 4·119
范式变革与议题转换:四十年来云南军阀史研究的学术史考察……………朱 强 富 硕 4·127
2019年国内学界海外中国学(汉学)研究综述…………………………………………黄 畅 4·134
数字人文背景下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陈建红 李 博 4·146
引“经”、据“典”与“新”诠:荀子“福”文化的言说方式与思想意蕴……………………姚海涛 5·108
柔然与北魏的使者往来研究……………………………………………………………李 爽 5·116
杨嗣昌任职户部时的督理辽饷策略——以《杨嗣昌集》为中心…………………………………………………………王 帅 5·124
国内“苏武研究”述论…………………………………………………………王 雨 苏忠民 5·134
沉香劈山救母故事考论及文学解析……………………………………………………胡世强 6·127
刍议满文书法的体式…………………………………………………………关玉伟 王 硕 6·133
近代日本影响下的中国东北体育活动发展…………………………………王晓峰 刘 佳 6·140
学术信息
XUESHUXINXI
以历史地理缕析汉代文化 以职官制度探究汉代政治——《两汉三辅研究:政区、职官与人口》评介……………………………………申 超 2·148
满族说部传承研究的一部力作——《满族说部的当代传承研究》评介……………………………………………张丽红 2·151
“加大饮食文化”书系及其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邹赜韬 王慧慧 宋维维 3·132
地缘、宗族与秩序:《剑桥中国晚清史》中的“现代化”建构……………………………徐 诚 3·145
《清代文官考核研究》评介………………………………………………………………刘 洋 3·150
地方民俗变迁之深描及其价值启示——评陈恩维著作《地方社会、城市记忆与非遗传承——佛山“行通济”民俗及其变迁》……………………………………………………………………………………………谢中元 5·139
努力接近历史的本原——读薛海波《5—6世纪北边六镇豪强酋帅社会地位演变研究》………………耿铁华 5·145
专题史传记的新尝试——评《日月当空:武则天与武周社会》……………………………………………严 阵 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