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单元教学目标,重构单元整体教学
2020-12-01苗颖慧
【摘要】单元教学要树立整体教学的理念,单元教学目标不但要突出听说读写相结合,而且单元教学目标和单篇教学目标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科学地分解到单篇课文教学目标中,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单元教学任务。
【关键词】单元教学;单篇教学;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1-0067-02
【本文著录格式】苗颖慧.分解单元教学目标,重构单元整体教学[J].课外语文,2020,19(31):67-68.
在近几十年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行高中统编语文教材以“双线组元”的形式建构每一个教学单元,教材的编排贯彻了“整体性”的理念,都是按照文体来划分一个一个的单元,每一个单元都包含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等几个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要想能够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树立“单元教学”的理念。
一、“单元教学”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所谓“单元教学”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活动,它将有内在联系的知识进行整体构建,以一个单元为整体开展教学活动。单元教学的关键是单元教学目标,即学生学习完每一个单元以后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它既是课程目标的细化,也决定着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开展。但是单元教学目标和单篇课文教学目标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如何根据单元目标来确定单篇课文教学目标,如何使单篇教学目标更好地融合进整个单元中,这个过程其实是比较复杂的,我们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实现的途径也多种多样。
据调查,目前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首先,教师只重视单篇课文的讲解,由于单元整体教学意识比较薄弱,所以忽视了单篇课文在整个单元中所承担的任务,这样的结果就是把课文游离于整个单元之外,从而影响到整个单元的教学。其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缺乏“读写结合”的理念,老师只重点关注阅读教学,而忽视了写作教学指导,这样就把读写过程给割裂开来,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课文中所学的内容不能真正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学生普遍眼高手低。最后,教学过程没有确立有意义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是按照教材的顺序讲解完一篇篇课文,学生学习非常被动,学习效率低下,尽管老师有时候规划了各种教学活动,但是并没有产生连贯的、可持续性的教学活动,缺乏长久性的生成性学习内容。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为了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学习内容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学习思维由单一直线型到整体建构式,最终实现有意义的教学,我们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并把单元的教学目标有效地融入到整个单元学习任务中,通过任务的达成来最终实现目标的转化。
二、单元教学目标要突出“读写结合”
现在统编教材的理念之一就是“读写结合”,但如何真正落实这一理念,却历来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在教授每一个单元之前,教师要从整体上设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确立单元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的基本要求,從整体上分析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规划每个单元的教学体系。确立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是高效、高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单元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单元教学的完整性,并且能够体现出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这个单元时,学习要求是“注意透过曲词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并着重欣赏曲词之美,就多少能领略到古代戏曲迷人的魅力;把握剧中人主要矛盾冲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为了更能明确本单元的任务,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教学目标:
1.听说方面:能够口头复述或介绍所学戏曲或话剧,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楚,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主要情节冲突要完整,人物要突出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评论。
2.阅读方面:在阅读过程要注意通过曲词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着重欣赏曲词的优美,能够领略古代戏曲迷人的艺术魅力。欣赏话剧剧本的过程中要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3.写作方面:在阅读了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之后,能够试着运用戏曲和话剧艺术语言改写故事情节,从而使之产生不同的发展结果,体会创作的魅力。
再比如在教授游记类散文时,我们可以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听说方面:能够向同学口头介绍一处风景,要求景物突出、次序明确、表达清楚、语言生动。2.阅读方面:深入理解课文里描写景物的不同特点,并能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过程中所融入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学习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寓情于景、托物言情的写作手法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使用。3.写作方面:学会如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进行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的描写,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手法写一些比较复杂的游记散文。这样我们把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以上三个方面,使之项目化,更有利于整个单元教学的开展。在学习每个单元之前,教师也可以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本单元整体任务,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努力方向会更明确。
三、在单篇教学中分解单元教学目标
教材中每个单元内的文章都不是随意的组合,而是一个教学系统,其中,每篇文章既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它们共同承担着完成本单元教学目标达到的任务。单篇课文的任务设计要始终围绕着单元教学目标而进行,一篇课文如果孤立地看似非常精彩,但如果从整体单元中去对照,如果无助于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未必是一节好课。所以,只有把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科学地分解到单篇课文教学目标中,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单元教学任务。这里所说的“分解”,就是将单元教学目标分散到每个篇目教学中,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达成来实现单元教学总目标。
例如在学习宋词这个单元时,总的教学要求是“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很显然,“体会宋词声律之美、领悟情景交融之意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引领学生品味诗词独特的语言,在欣赏宋词的声律中逐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与情思,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如在讲授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两首词时,教师要紧紧围绕着如何达成单元整体目标来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简单设计如下:1.体会语序倒置达到的声律和谐之美;2.理解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的意境;3.感受作者在这两首词中所表达的情思。
目标1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宋词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独特的韵律之美;目标2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宋词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目标3更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为了实现上述三个目标,我们利用问答的形式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感受“韵之美”
问题1:阅读这两首词,体会这两首词的韵律有什么不同。问题2:把词中语序倒置的句子找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
本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两首词,熟悉诗词中通过语序调整来达到声韵和谐这一特殊写作手法,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声韵的差异,并联系学过的诗词进一步加深对这两首词的理解。
环节二:感受“意之美”
问题1:请分析《水龙吟》中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问题2:《永遇乐》中作者是如何用景物来衬托自己的心情?
诗词不同于小说,诗词的语言具有浪漫色彩,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理解,这种情感的表达往往是比较深沉含蓄的,这也正是学生在学习此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环节设计此两个问题正立足于单元目标要求,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之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并能够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得出自己的认識,通过此环节可以达到理解诗词中情景交融的学习目标。
环节三:感受“情之美”
问题1:作者借助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问题2:这两首词中的“英雄”分别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典故的主要内容,把握这些典故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由作品回到特定的时代,从而把握那个时代的文化脉搏。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去查找相关资料,参与交流讨论,发表个人见解。本环节的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甚至会达到一定程度的升华。
以上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着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几个小任务的达成就成功地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在了单篇教学中,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意识,不能只重视单篇文章的处理而忽视单元整体教学。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在单篇教学中,在达成单篇教学目标的同时完成单元整体教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单元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代保明.探索三种课型,改变教学生态[J].语文教学通讯,2017(11).
[2]王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群的设置问题分析及设置技巧[J].课外语文,2019(27).
[3]韦海荣.对单元教学的再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4).
[4]张泳梅.高中语文单元教学法之我见[J].发展导报,2018(5).
作者简介:苗颖慧,女,1972年生,山东济南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