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
2020-12-01史鹏飞明庆忠刘安乐韩剑磊骆登山
史鹏飞,明庆忠※,刘安乐,韩剑磊,骆登山
(1.云南财经大学 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1;2.六盘水师范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
2008年初,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确立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业界与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1]3。目前,学者们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概念[2]38、动力[3]、转型意义[4]、实现路径[5]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从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发展现实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揭示着广泛的社会转型,既受到自身成长的直接驱动,又与外界环境变化的间接策动密不可分[6]124,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逐步提升过程[2]39。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相关产业组织等发生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的改变,伴随着政府职能的持续调整和市场主体的不断强化,直接指向各旅游产业要素配置效率提升,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经济体系重构[7]6。综合来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受到市场需求、产业制度[8]、环境资源、技术进步、文化融合[9]77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在特定区域的特定发展阶段,由于转型升级的目标和要求不同,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的作用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特征。以往的研究多采用定性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梳理进而展开实证分析,较为缺少因素影响力的强弱分析以及驱动机制的讨论。
近年来,云南省人民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稳步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在旅游各要素全面提质增效的过程中,云南旅游必将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作用力的大小是否存在差异?如何辨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因素?如何构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机制并检验各驱动因子的驱动效应?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为深入探究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理论,指导云南省及其他省市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践提供帮助。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DEMATEL决策实验室法
DEMATEL决策实验室法是一种基于矩阵与图论工具进行系统因素分析的方法[10]。该方法通过原因度和中心度对指标因素的作用方向及重要性进行综合分析,以此弥补传统单一指标因素分析而产生的信息缺失,从而达到对关键性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目的[11]76。由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本研究采用DEMATEL决策实验室法对各评价指标间的抽象关系进行辨识,进而剖析评价因素的影响程度。
DEMATEL分析的实施步骤分为:(1)进行影响因素初选,确定影响因素指标集;(2)对各指标之间是否产生影响进行打分,形成初始化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矩阵M;(3)计算形成正规化矩阵N,在此基础上形成影响因素综合影响矩阵T;(4)通过综合影响矩阵求解影响度、被影响度、原因度、中心度等指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识别关键影响因素[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M=(aij)n×n,其中aij取值为0,1;Maxvar=max∑nj=1aij();N=aijMaxvar()n×n;(3)T=N(I-N)-1,其中I为单位矩阵。(4)
2.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对系统结构与发展态势掌握不清晰、不充分的灰色关系模式化、序列化,并对系统内各因子的影响作用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的分析方法[13]。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各驱动因子作用力的强弱及变化趋势等难以直观把握,整个驱动机制可看作一个动态灰色系统。因此,可以运用灰色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来进一步阐释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各驱动因子与转型升级的关联性。
灰色关联分析的思路:首先进行变量选取,确定参考序列x0(i)和比较序列xj(i);其次对原始数据进行无纲量化,本研究采用初值化方法;再次对x0(i)与xj(i)做绝对差计算;最后计算关联系数,并根据关联度数值对因素序列进行排序[14]。
(二)数据来源
考虑到现有统计数据尚不完善,尤其是历时性数据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统计指标变化等问题,因此在灰色关联分析中,各指标无纲量化处理和灰色关联度计算的相关指标获取时间节点设定为2009—2017年,数据源于《云南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北大法宝网(www.pkulaw.cn)的统计。
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辨识与分析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内涵和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通过文献梳理提炼整理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初始指标,并在专家进行指标筛选、剔除与补充后,最终构建出由17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初始影响指标组成的影响指标集(表1)。为进一步明确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辨识其中的关键因素,采用DEMATEL分析法对影响指标集进行分析。
表1 影响因素指标集
(一)影响因素辨识
首先以(0,1)二进制进行专家打分确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矩阵。若指标集中的某个指标Fi与指标Fj存在直接影响关系,则相应地将直接影响矩阵中第i行第j列元素记为1,否则记为0[22]81,以此构建起17×17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直接影响矩阵。在直接影响矩阵的基础上进行矩阵正规化,并通过MATLAB R2018a计算生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综合影响矩阵,见表2。
表2 影响因素综合影响矩阵
进一步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综合影响矩阵的各行、列求和。行和表示各行指标对其他指标的综合影响力,即影响度;列和表示各列指标受其他指标的综合影响力,即被影响度。影响度与被影响度之差为该指标的原因度,二者之和为该指标的中心度[11]77。原因度越大,说明该指标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的作用越强;中心度越大,说明该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位置越接近中心,所起到的作用越大。
最后以中心度、原因度均值坐标为原点,以中心度、原因度分别为横、纵坐标轴,绘制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关系图(图1)。
图1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关系
(二)影响因素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F1(A级旅游景区数量)、F5(旅客周转量)、F11(旅游政策发文量)、F14(旅游接待人次)位于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即上述指标在指标集的原因度与中心度都比较高,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A级旅游景区数量直观反映了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禀赋状况,是目的地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旅游消费偏好的变化,“唯景区论”已经无法适应旅游发展现实。然而无论是新兴市场主体培育、多元业态植入,还是品牌形象创新、综合效益评估,景区都是最佳的排头兵和试验田,承载着目的地和游客的共同价值需要。旅游接待人次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旅游目的地现实和潜在的旅游需求规模,这两项指标作为关键指标,体现了旅游需求驱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关键性意义,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将作为内生驱动力量为目的地注入发展活力;旅游政策发文量反映了政府对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和调控力度。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是矛盾凸显、问题显现的过程。目的地需要调和特色需求与固有供给的矛盾;需要面对传统旅游企业与互联网旅游企业激烈竞争的现实;需要进行区域资源整合和诸多利益协调,这些非个人或企业之力能够完成,必须有政府、行业协会等综合力量的充分参与和科学引导,相关旅游政策的出台将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F4(博物馆数量)、F6(航线运输里程)、F12(专利获取数)、F16(游客人均日消费)位于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原因度高而中心度低,会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博物馆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区域文化服务设施水平。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目的地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其旅游发展的独特优势,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不仅丰富着当地居民的文化活动,也拓展了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功能;航线运输里程表明了地区可进入性和对外联系密切程度。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这些将直接影响其潜在旅游市场规模,进而影响到该地方旅游产业的竞合格局[16]19;专利获取数是地区创新能力的反映。从产业研发到宣传营销等各个环节,创新创意都是永续的动力之源,是形成区域旅游比较优势的基础;游客人均日消费是旅游消费能力的重要反映。这一指标对精准把握现阶段旅游需求、预测未来旅游发展趋势、促进目的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价值。
F7(高速公路里程)、F10(科研获奖数量)、F15(高等院校在校生增长率)位于坐标系的第三象限,原因度和中心度都偏低,相比之下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较小。当前的旅游发展态势和游客需求已经表明,不管是高速公路里程所表征的地区内部通达性,还是科研获奖数量、高等院校在校生增长率所表征的人才科技实力等,都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因素。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地方的基础设施和人才科技实力更偏向于作为支撑条件存在,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却不是主要的驱动因素。
F2(旅行社数量)、F3(星级饭店数量)、F8(旅游院校数量)、F9(旅游从业人数)、F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F17(旅游业增加值)位于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原因度低而中心度高,这些指标受指标集内其他因素影响较低,但自身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旅行社和星级饭店集中反映了目的地的接待能力。当游客将旅游作为异地的生活方式,渴望在目的地有更多的停留时间去参与目的地生活的观念逐渐兴起,旅游社和星级饭店的角色能否发生变化将影响目的地能否成功打造新的旅游消费增长极;旅游院校数量和旅游从业人数表征了区域旅游的智力支持能力。旅游专业人才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创造力的主体,促进旅游服务特色化、人性化、专业化与智能化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深入参与[2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反映了政府在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旅游的发展需要科技、教育、文化、生态等各种要素协调共存的发展环境,政府的投入将形成示范,推动建立并完善多元投资体系[19]50,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业增加值的大小是企业投资、业态拓展、政府管理与服务的风向标,反映着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将会影响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机制辨析
结合系统理论,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现实的视角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因子识别为内生驱动因子(旅游消费需求变革)、原生驱动因子(旅游目的地供给能力)、调控因子(管理体制与服务)、支撑因子(科技创新),并从上述4类因子出发探究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关系(图2)。
图2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驱动因子及驱动机制
(一)旅游消费需求变革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从传统观光消费向多元休闲消费转换,旅游消费日益呈现多元化、情感化、深度体验性和边界扩大化特征。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趋向于追求精致生活与高度的自我一致性,在进行目的地选择时,既渴望愉悦度,也追求融入度;既希冀满意度,亦崇尚难忘度;既需要审美、享乐,也需要社交、学习,尤其呈现出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倾向。游客对目的地的新要求是一个可以与地方居民共享共感的综合消费空间,一个异地的生活空间。这将使得旅游消费搜寻、消费结构和游后评价等方面产生质的变化。为了适应大众旅游新时代下的旅游消费变革,满足游客与居民创建共享共感生活空间的诉求,目的地各种旅游产品、要素、业态都将进行全面的转型升级,促进目的地有效供给能力的提升。
(二)旅游目的地供给能力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原生驱动力
旅游目的地供给的单调化与标准化,难以满足优质旅游新需求,亦难以应对区域旅游目的地强烈的竞争威胁。强烈的市场需求和生存需要有效刺激了目的地各旅游要素在优化存量、培育增量、淡化边界、加速融合等多个方面强化其供给能力。目的地需要加快旅游产业横向联动,促进文化休闲、旅游演艺、休闲体育、户外运动、医疗养生、商务会展等多业态共生共融,推进“旅游+”和“+旅游”的多元产品体系形成。旅行商、旅游景区、旅游住宿机构、个体经营户以及其他涉旅企业必须与政府、社会力量一道紧盯目标市场需求,创新旅游产品服务、优化旅游产业环境、培育新兴市场主体、建设个性化品牌,进行全域、全时、全季的要素提升,重构投资、技术、创意、生产、服务综合发展的区域旅游供给体系和供给格局,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三)管理体制与服务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调控力
管理体制和服务能力可以加速或减缓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润滑剂,在旅游企业引导、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新业态发展、旅游试验区建设、旅游市场治理、旅游安全防范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管理体制和服务与经济基础匹配水平的高低是降低或提高旅游产业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高匹配管理体制与服务能力可以有效调控旅游产业市场活力,助力旅游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率发展。积极有效的旅游政策在协调各市场主体、产品要素方面的战略效应在全域旅游布局和“旅游革命”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体现出了重要的政策乘数效应,也将在资源有效配置、旅游需求导向、目的地管理水平提升、美好生活空间构建等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上通过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间的协调合作成为重要的调控力量。
(四)科技创新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条件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智慧旅游的需求日渐成为趋势。总体来讲,科技创新为旅游体验、旅游产业供给、旅游管理体制与服务等各个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和意义。以人才建设和创新驱动为核心进行旅游科技研发有效拉近了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传统的旅游时空概念,实现了旅游体验的智慧化升级;在拓展旅游产业边界,强化旅游产业相互渗透性,精准化了解游客偏好并预测旅游消费行为,提升区域旅游产业供给能力与供给质量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科技创新还为旅游管理体制与服务提供了新的手段,在舆情监控、投诉处理、环境监测、安全预警等服务管理环节彰显着信息化和智能化优势,日益成为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外部支撑力量。
四、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机制实证分析
(一)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机制实证模型构建
根据前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识别和驱动机制辨析结果看,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会受到旅游需求变革、旅游目的地供给能力、管理体制与服务、科技创新4类因子和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现在的统计制度下,尚未有旅游产业转型的针对性统计指标,而旅游总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旅游整体发展水平,可作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替代性衡量指标。因此,文章选择云南省旅游总收入作为参考序列,将旅游需求状况、旅游供给能力、管理体制与服务、旅游科技支撑等4个一级指标和分属4类一级指标的13个二级指标作为比较序列,对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机制进行分析。
旅游需求状况方面,旅游接待人次是最直接的需求规模衡量指标,体现了一定时期的旅游吸引力;游客的消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效需求,能够为政府和旅游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由于相关统计不完善,以旅游产业增加值、入境游客(过夜)人均日消费进行表征[26]。此外,旅游需求状况还需进行科学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旅客周转量尽管不是直接的旅游统计指标,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区旅游需求潜力。综上所述,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产业增加值、入境游客(过夜)人均日消费、旅客周转量等4个指标作为旅游需求状况的测算依据。
旅游供给能力方面,前述分析表明A级旅游景区数量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影响因素,反映出目的地的资源潜力和产品优势;星级饭店数量、旅游从业人数和旅行社数量在衡量目的地供给尤其是接待能力方面已经被诸多研究证实[15]45。因此,以A级旅游景区数量、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旅游从业人数等4个指标作为目的地旅游供给能力的测算依据。
管理体制与服务的量化指标选取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前述分析中,旅游政策发文量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此外,前述分析结果显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心度较大,亦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公共预算支出尽管难以直观衡量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投入力度,但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提升,目的地公共事业、公共服务将成为目的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选取旅游政策发文量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等2个指标对管理体制与服务进行测算衡量。
旅游科技支撑方面,专利获取数、旅游院校数量不仅体现了目的地创新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新人才规模。在前述分析中,科研获奖数原因度与中心度较低,但在专业化旅游人才和科技创新实力的衡量方面,该项指标仍具有不可替代性,尽管其不是驱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但却构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因此,选取专利获取数、科研获奖数、旅游院校数量等3个指标作为科技创新支撑的衡量指标[19]29。
(二)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机制分析评价
在灰色关联度中,关联度越大说明该指标对结果的影响效应越显著。云南省旅游需求状况、旅游供给能力、管理体制与服务、旅游科技支撑等4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中有12个指标的关联度均在0.6以上,一方面说明相关指标选取较为合理,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驱动机制中的绝大部分因子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关联度中“旅游政策发文量”指标关联度仅为0.232,关联度较低。与此同时,涉及旅游消费需求变革、旅游目的地供给能力、管理体制与服务、科技创新4类因子的驱动系统经过关联度排序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需要进一步分析。
表3 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灰色关联影响程度评价
具体来看,涉及旅游需求状况的4个指标中,有2个在总体关联度排序中位列前3位。这体现出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旅游消费需求变革作为关键性的内生驱动因子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消费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与此同时,入境游客(过夜)人均日消费、旅客周转量与旅游产业转型水平关联度相对较低,表明在旅游消费变革因子内部,各种要素所起到的具体作用有所差异。入境旅游(过夜)人均日消费和旅客周转量作为旅游消费能力和潜在需求量的重要衡量,在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现实中尚未形成关键的驱动效应,这也间接说明了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还需要通过产业要素的全面提升以及精准的宣传营销刺激游客消费,拉动潜在旅游消费市场,形成综合效益。总之,作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内生驱动因子的旅游消费需求变革在云南省当下的旅游实践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涉及旅游消费的诸多因素都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协调各方面利益需求,进而推动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涉及旅游供给能力的4个指标与旅游产业转型水平关联度均在0.7左右,但关联度排序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旅游目的地供给能力作为原生驱动因子的驱动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但在作用力的重要程度上要弱于旅游消费需求变革等其他因子。对目的地发展而言,供给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影响着旅游需求的实现和旅游体验的品质,更决定了目的地发展。在大众旅游新时代,云南省在诸多供给要素方面难以适应新兴需求,需要有效发挥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方面的优势,加快旅游企业角色转变和功能提升,有效对接旅游需求;以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作为重要任务,优化人员结构,完善旅游人才培养、引进、考核、奖励的综合管理机制。以此两方面为重点,破解供给难题,服务于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现实,强化旅游供给能力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驱动作用。
管理体制与服务的2个指标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旅游产业转型水平关联度高于0.8,体现出了其在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旅游政策发文量与旅游产业转型水平关联度仅为0.232,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公共服务、市场治理、体制机制完善等各个方面的投入有效推进了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政府管理与服务将继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前述分析中,旅游政策发文量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是关键性因素,但在云南省发展实践中,其影响力明显不足。政府及其他管理机构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调控作用对目的地发展极为重要。对云南省而言,合理的管理体制与服务以及政策乘数效应的有效发挥需要在调控力度、利益协调、规划引导、市场维护等方面进行变革,为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活力。
旅游科技支撑的3个指标中,专利获取数与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水平的关联度达到0.857,在所有13个指标中位居第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意创新已经成为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有着突出的价值和意义。旅游院校数量、科研获奖数量与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水平的关联度分别为0.705和0.708,整体关联度较高但关联度排序不高,这体现出在科技创新支撑因子内部要素也呈现出了两极分化。总体而言,科技力量作为重要的发展支撑,在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将发挥着加速器、创新源和驱动力的重要作用,从产品研发设计到旅游智慧化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从游客互动体验升级到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平台的完善,从标准化到个性化、交互式的旅游发展模式等都需要高校、科研机构等众多科研力量为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1)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动态变化、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过程。本文经过DEMATEL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辨识发现,A级旅游景区数量、旅客周转量、旅游政策发文量、旅游接待人次、博物馆数量、航线运输里程、专利获取数、游客人均日消费、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旅游院校在校生数量、旅游从业人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旅游业增加值等14项指标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关键性或重要影响。
2)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机制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驱动因子。其中,旅游消费需求变革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旅游目的地供给能力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原生驱动力;管理体制与服务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要调控力;科技创新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条件。各驱动因子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助于深入推进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3)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机制各因子内部要素在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影响作用不同,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基于2009—2017年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机制相关指标实证结果看,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各驱动因子内部要素作用存在差异,旅游需求状况、旅游供给能力各评价指标与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关联度普遍较高,但旅游管理体制与服务、旅游科技支撑方面存在部分指标与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关联度较低。这说明云南省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旅游管理体制与服务及科技因素等仍需进行突破,服务于云南省旅游发展实际。
(二)讨论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科学问题。已有研究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发展动力等问题有着较为充分的讨论,但部分研究或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高度理论化概括而难以充分指导实践,或对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却未能指出关键。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2]39,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本文尝试引入DEMATEL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辨识,并立足于当前转型升级任务现实提炼出4类驱动因子构成驱动机制。在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机制实证研究中,部分因子的驱动作用还未能有效发挥,这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复杂性不无关系。如何在消费需求变革与旅游目的地供给能力之外发挥管理体制与服务、科技创新等因子的作用值得业界和学界深思。在某种意义上,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将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相关研究可以在这2个方面进行深入。与此同时,本文的实证研究仅立足于云南省域层面,但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样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问题而言,更加宏观或微观层面的研究是否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空间维度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的历时性分析是否能从更深层次揭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演变规律?相关问题有待下一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