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时代下高质量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治理策略
2020-12-01杨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体育部
杨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体育部)
引言
经济时代下竞技后备人才断档和奥运优势项目竞技实力移位,也让高校体育发展疲倦,学生综合体质不断下滑。如今,我国体育发展的新常态是大众体育需求的多元化和体育供给侧结构失衡,党中央面对当前体育发展的新常态,将振兴中国作为发展体育强国,体育运动的主要任务,所以足球运动也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方面,一定程度上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作为新时期高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校园足球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实现体育立德树人为目标,希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足球人才。在校园足球发展中也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如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校园足球随国家政策实施和发展,大环境日趋优化,但依旧存在一些陈旧问题,影响着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加强对校园足球的研究力度,探究促进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这对构建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校园足球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些年,校园足球发展问题逐步凸显,均影响了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效果,校园足球发展新问题属于一种不可避免自然规律,相关人员需要提早洞察,解决这些问题,并基于合理科学的角度去应对。
(一)缺少对人才出路的规划
国家发改委于2016 年4 月印发了《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并预计2020 年参加足球运动人数的中小学生人数会超出3000 万,结合如今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足球人口在经济时代下随年递增已成必然,这种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一定会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优秀足球人才,但也面临一个实质问题,即这些人才未来的出路问题,因足球职业联赛队伍数量不多,并且各个职业联赛球队在一定期限内可容纳有限的运动员数量,那剩余的足球人才该如何去规划也是有关部门急需考虑的问题。如果未能协调解决人才规划问题,不但会影响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会打击家长支持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支持积极性。除此之外,也会引发人才的浪费,这对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存有消极影响。所以在新时期下,急需做好足球竞技人才的长远规划,不能用单一简洁为上级输送人才的思维去思考,应尽可能拓宽培育人才渠道,为这些足球竞技人才找寻未来出路。
(二)足球教学和训练方法墨守成规
足球因身体对抗多转换,节奏快,变化性高以及比赛过程相对复杂等特性,也让足球教学有一定难度。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可以知道:很多中小学足球教练在日常训练中依旧采取陈规的方式,比如对触球,射门,传球,颠球等单个技术动作过多强调,在技术训练之后,常规进行几场模拟比赛,就完成了足球教学的整个流程。基于逻辑学角度来分析,这种先分再合的教学模式虽然没有任何问题,但各个教练在训练时间和形式的分配上还存在问题,很多学生都表示足球训练比较枯燥,极大降低了学生对运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学效率。最主要的是这种训练方式已脱离了比赛情景,无法提高运动员技战术能力,也无法培育他们集体配合的综合素质。再加上在训练足球体能上,往往采用无球状态下长距离持续跑有氧耐力训练,这样无法在根本上提高运动员所需的技战术能力,相反,还会让他们的机能和生理生化特点向耐力型运动适应性转化。所以在之后,我国校园足球训练模式应加大创新力度,来促进校园足球的高质量发展,提高训练效率。
(三)缺少对校园足球实施效果的动态评估
动态评估特指教育机构以评价为渠道,对校园足球实施效果作出周期性的真实评估,这种动态评估能加强校园足球的监管和检验力度,也能为校园足球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通过对各个中小学校园足球实施效果的评估,也能找出彼此的问题和差距,针对性做出改善。现阶段国内对校园足球实施评估体系研究较少见,虽然有个别已对实施效果做出了前期探究,但是描述机制过于宏观,现实操作较难,除此之外,有关教育部门针对校园足球实施效果评估,也并未出台具体的细则,仅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中提出大致标准,却没有界定出可供参考的指标权重和体系,这就很容易导致在校园足球发展中搞形式主义,发展目标错位。总的来说,校园足球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需要制定有效地评估体系,对其加以评估和改进,来提高校园足球发展质量。
当前经济时代下高质量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治理对策
(一)成立大学生足球联盟并展开联赛
一直以来,我国职业足球队伍数量都不多,近些年国内对足球市场需求日益递增,所以有必要成立大学生足球联盟并展开联赛。大学生足球联盟联赛集结了国内较高水准的运动员,最后与业余对,职业俱乐部形成三股力量,共同冲击职业队丙级联赛,并和中甲,中超,中乙形成职业四级联赛。通过此种方法,也能对校园足球优秀人才未来出路问题加以解决,一定程度上还能在内部构筑竞争体系,比如对原有中乙不降级的弊端予以打破,为中丙联赛提供了进入更高级职业足球联赛的机遇。此举能源源不断地为职业联赛运送更优秀的足球竞技人才。
(二)运用合理科学的训练和教学方式
对于我国校园足球来说,运用合理科学的足球训练方式意义重大,这对提高训练趣味性,高质量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均有现实意义。训练小场赛属于如今一种新型的足球体能和技战术方式,可以让足球运动员在身体接触和有防守对抗基础上完成技战术训练,这种训练模式不但可以完成在比赛情景下的技战术教学和训练,也能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养。同时,可以结合具体训练需要灵活设置运动员数量,比赛规则以及场地大小,这种带有一定竞争性特点的方式也满足了中小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向往和兴趣。通过此种方式也能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对比国外发达国家来讲,小场训练赛在国内应用频次不多,如今,校园足球处于发展普及的关键时期,所以应当结合实际需求采取此种训练模式,不但可以提高足球训练的效率和趣味性,也能解决场地紧缺问题。除此之外,我国校园足球在比赛中,还因双方实力差距过大,影响了参与者积极性等问题,建议中国可以采取国外等做法,比如在比赛中,进球领先达到三个球的一方一定换非习惯脚攻门,如果依旧领先,只允许用头球攻门,当比赛双方进球数差距到两个数时,领先一方可以采取任何一种技术攻门。这种手段不但可以避免双方实力过大引发悬殊打击另一方积极性的情形,同时也能显著提高领先一方队员非习惯脚,头球攻门的能力。
(三)创新校园足球管理体系
2009 年国家体育总局扛起了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大旗,而在2015 年由教育部主管,这是校园足球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也标志着校园足球价值和功能的重新定位。这里,我们不妨再深入思考这些问题, 即目前教育部主管校园足球发展与国家体育总局主管校园足球发展的区别在哪?哪些方面做了重大改变?哪些没有改变?为什么是这样的现状?要回应上述问题,首先要作体制的思考,即当下校园足球管理体制是举国体制范式,还是应试教育模式,抑或是体教结合模式,甚至是另外一种发展模式,实践中难以界定清楚。因此,要实现持续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扫除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减少不必要的矛盾与摩擦,当务之急就是创新并重构校园足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具体要如何创新体制和机制,首先必须依据校园足球定位,即把它当发展主体还是把它当发展载体,以及兼具两者的意图,设计符合校园足球发展的体制及其机制。权衡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历史背景、现实条件以及目标定位,构建以“政策与制度支撑+文化及教育引领+市场和社会助推”的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及其机制最为合适,且围绕这个思路建构具体的制度及其操作路径。只有突破这个体制机制,校园足球发展才真正可以展现勃勃生机。
结论
十三五是国内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战略时期,也是建设体育强国,发展健康中国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充分利用足球发展的大环境,做好体育事业的改革,培育校园足球竞技人才,这对实现体育立德树人均有主要价值。除此之外,有关人员也要深刻认知,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漫长的阶段,要以审视,科学,发展眼光来应对前行的阻碍,做好体制创新,加强人才输送。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