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的核心,独立阅读
2020-12-01祝士媛
文/祝士媛
人的成长过程中不能没有文学作品的熏陶。图画读物(绘本)是幼儿最早阅读的文学作品,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阅读理解图画书,可以帮助幼儿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学习社会交往规则,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并且促进其情感发展。可以说,在幼儿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图画书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
早期阅读的性质
幼儿阶段认知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听”的途径学习周围的事物。而早期阅读则是要幼儿从听故事或者复述教师讲的故事转向一个新的领域——在成人的启发与帮助下,逐渐学会自己独立阅读图画书,读后能将书的内容讲出来。
幼儿园在没有开展早期阅读前,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文学作品教育,主要是教师讲故事、幼儿学习复述和表演故事;幼儿欣赏和学习朗诵诗歌、散文。在这些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主导者,幼儿基本上是被动学习。早期阅读的活动形式,则是由教师给幼儿讲图画书,逐渐过渡到教师和幼儿共读图画书、幼儿和同伴共读、亲子阅读等形式,让幼儿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独立阅读。
培养幼儿的独立阅读能力,适合教师一对一地指导。鉴于当前我国幼儿园现状,班级人数较多,教师一对一进行指导困难较大,我认为亲子阅读可能更适合幼儿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图画书中汉字的认读,在亲子阅读中,家长可以及时给予幼儿提示或帮助。幼儿独立阅读是早期阅读的核心目标,通过早期阅读,幼儿从探索画面、认读汉字,到6 岁时争取能够读懂一本书,能初步概括一本书的主要内容,一、二年级还要继续培养对图画书内容的概括能力。
培养幼儿独立阅读能力的要点
首先,重视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属于人的内部动机,反映个体认知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幼儿自己从内心想看书,这可以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持久性。所以,进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时,教师与家长要注重培养幼儿对书的兴趣,这可以对幼儿终身热爱读书产生积极的影响。日本有专门给1~3 岁幼儿制作的绘本,目的就是尽早培养幼儿对书最初的印象和兴趣。
其次,发展幼儿的艺术观察力。幼儿学会站立后,看到周围的世界都是立体的,而图画书上的内容,则是把立体世界放到了平面上,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许多幼儿最初看图画书时,常常翻过去看背后的一面。这是因为幼儿在这一页只看到了人的面部,感到很奇怪,于是翻到下一页,寻找人的后脑勺。发展幼儿的艺术观察力,就是引导他们不仅能观察周围的立体世界,也能逐步学会辨认平面画面上的人、物,确定平面画面里的是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在做什么,逐渐理解画面反映的情节的前因后果。
心理学认为艺术观察力是一种持久的知觉,也叫思维的直觉,包含理解和思考的成分。南京师范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认为幼儿观察图画大致分为四个水平:(1)认识个别对象的罗列水平。幼儿只能一个一个说出画面里有谁,至于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做什么事情,尚不能看懂。(2)空间联系水平。幼儿能根据画面内容、空间关系说出有什么人物,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3)因果联系水平。幼儿不仅能讲出画面的主要内容,还能够讲出画面内容的因果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情节的关系以及情节的发展与结果。(4)认识对象的总体水平。幼儿能完整地理解图画,概括出画面内容的主题。幼儿要到小学一、二年级时才能达到这一水平。
最后,幼儿早期阅读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教师与家长应该关注幼儿阅读发展的过程:从跳动地翻页到逐一翻页,两岁以前的幼儿小手指不发达,不能一页一页地翻书;能辨识画面的物体名称和主人公;确定画面的地点、角色与环境、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对书中情节的因果关系有一定的理解;把图画符号转化为语言符号,即能把画面的内容,用比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
这个过程是不能机械地用年龄来划分,而是由幼儿所处的环境,成人为其提供的条件和适时、正确的指导来决定的。
教育幼儿真正读懂图画书读懂图画书中的内容
读懂图画书中的内容有两个含义,一是学会对图画书里反映的事物、现象进行探究;二是学会判断、辨别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一本图画书叫《小蝌蚪找妈妈》,讲的就是众所周知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逐渐变成青蛙。开始是一只小蝌蚪,后来是怎么变成一只青蛙的?这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是幼儿需要了解的事物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的因果联系,就是幼儿需要探究掌握的部分。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教师和家长要逐渐引导幼儿对深层内容的理解。当然,这个深层理解是幼儿水平的深层,跟小学生不一样。婴儿读物没有主题,幼儿对主题的准确理解是有难度的,成人不应该强求。我曾在一所幼儿园里听教师给幼儿讲雷锋的故事,讲完故事,教师问幼儿应该向雷锋学习什么,幼儿们只能说出一些实际的行为,如帮人推砖、帮人买票、送老奶奶回家等。这就是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的反映。
课后,我问这位教师想让幼儿答出什么。这位教师说想让幼儿说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我说那是成人的水平,幼儿达不到。幼儿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逻辑阶段,对熟悉的生活题材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对离自己生活较远的故事、抽象的故事理解起来还很困难。
体验图画书中的情感
一般来说,教师与家长在给幼儿讲故事时,比较重视情节内容,对文学作品深层次的情感熏陶重视不够。让幼儿感受故事中情节、人物性格的特征,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产生喜悦、担忧、爱戴、同情、尊重等社会情感;求知欲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读懂图画书带来的快乐等,这些情感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而且对幼儿作为“人”的全面健康地成长,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
图画书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画面整体丰满、和谐,形象逼真、活泼、可爱,颜色鲜艳、协调等,吸引幼儿深入阅读学习。而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欣赏图画美的能力也会日益提高。我国的《小蝌蚪找妈妈》,美国的《好饿的毛毛虫》《逃家小兔》等作品,都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优秀之作。同时,图画书中的文字大都短小精悍,有具有艺术性的词汇,也有抑扬顿挫的诗歌,幼儿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汉字语言艺术的优美。
图画书,这样挑
4-12 个月婴儿阶段
4-8 个月的婴儿,喜欢探索和啃咬小东西,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挑选一些材质安全、健康环保、方便啃咬的绘本,布书、纸板书、玩具书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比如心喜阅童书出品的《小鸡球球触感玩具书》,边读给宝宝听,边拉着他的小手去摸一摸,甚至亲一亲,引导宝宝自己去感受。
当然,这个时期,别太指望孩子在书中读懂了什么,父母要记得,书只是孩子手中的一个玩具,任他去扯啊、捏啊、咬啊……只要关注、回应宝宝的阅读反馈就好了,进行重复—添新—重复—添新等循环动作。
8-12 个月的婴儿,理解和辨别能力进一步提高,逐渐能听懂一些语意语调,开始喜欢模仿声音,这时候,建议选择能帮婴幼儿理解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书,比如按一下就发声的有声书,认知翻翻书等。
这类绘本非常丰富,比如松冈达英的《蹦》,佐佐木洋子的《小熊宝宝》系列就是很好的选择。
1-3 岁幼儿阶段
1-2 岁的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大大提高,认知发展也迈出一大步,这时候,父母需要多读一些语句不断重复,有丰富词汇的绘本,为宝宝提供大量接触语言的机会。
比如艾瑞·卡尔的《从头动到脚》,有丰富的动词,语句不断重复,为宝宝读的时候,还可以边读边演,把书中的场景和生活中的场景结合起来,让阅读的过程,变为互动游戏的过程,带给宝宝丰富、生动、好玩的阅读体验。宝宝一旦喜欢上读书,后续的一切都将变得轻松起来啦!
2-3 岁的宝宝,注意力进一步提高,词汇量增加很快,对常见生活情境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开始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阅读喜好,对感兴趣的书会要求一读再读。
我家的孩子曾经有一段日子,对《大卫,不可以》非常痴迷,一天都要读N遍,怎么办?不要害怕重复,他喜欢读,你给他读就好了。记得当时小家伙对故事产生了很强的“代入感”,想象自己是大卫,有时候还会不好意思地笑,可能想起了自己平时捣蛋的模样吧!
还记得读这本书时,我带他玩角色扮演的游戏,他乐得咯咯笑——平日里不被妈妈允许的行为,现在可以随心所欲去做,对这种“本色出演”,小家伙自然是来者不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