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
2020-11-30赵玉龙
赵玉龙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与个人素质的不断加强,大众对于各个领域涉及自身工作与生活的物品、建筑等要求均有相应提升,而建筑物作为满足大众基本需求的必需品其自身的稳定性、安全性、防渗漏性等性能同样需要随着整体市场需求的提升而提升,因此本文从实际出发,充分探索当下建筑工程中影响防渗漏性能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
引言:建筑物作为为大众提供生产与生活基本场所的场所,其需要在为大众创造活动空间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工作生活需求等创造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同时由于我国大多数地区处于中纬度,四季降水变化明显,因此建筑物还需要具备一定防渗漏、防洪水、防台风、防大雪等性能。但当下建筑工程在具体建设时却存在防泄漏施工技术障碍影响着建筑整体防泄漏性能。
1建筑工程与防渗漏施工技术相关概述
建筑工程作为为新建设、改变建设、拓展建设、建设附属建筑物等工程进行细节规划、具体勘探、合理安装、积极施工、安全稳定竣工等技术工作与建设工作的工程总称,其具体工作涉及大量不同的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材料与工作人员。同时由于大众生产与生活有着不同的轨迹与需求,建筑工程会根据大众需求衍生出多种类型的建筑物,其中包含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厂房、剧院、和住宅等。虽然不同的建筑物需要依据不同的环境确定自身的具体属性,但建筑物基本的防渗漏性、防风性、保暖性与通风性等均需要得到稳定的保障。而防渗漏性则是决定建筑物具体使用效果与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加强防渗透性更为重要。
2影响防渗漏施工质量的因素
建筑工程领域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其实已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一部分的施工团队在逐渐与新型技术、新型环保建筑材料进行融合,而一部分施工团队仍然在防渗漏施工技术中存在问题。首先便是建筑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建筑防水层建设的不重视,建筑防水层的质量存在问题严重影响着其对雨雪天气的抵御能力。其次便是当下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施工技术与采用的防泄漏设备与实际是施工环境不相符合,不同的天气状况会对防渗漏装置排水性、防潮性的要求不同,而盲目的施工会直接导致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性无法满足实际状况。同时在当下具体建设工程防渗漏技术施工时缺少先进建筑材料和监督体系。这同样会导致建筑物防渗漏性能较差。
3提升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
3.1引入新型施工技术,提升建筑自身防水层质量
在新建建筑、修改建筑、拓建建筑的过程中,需要从根本出发充分提升整体建筑工程的防泄漏性能,其中便包括从建筑体本体和水塔、水池、线路、管道、电气暖气、通信等多种附属配套设施进行筛查与加强。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为确保整体建筑的防水性能,首先需要引进新型施工技术,提升建筑自身防水层的质量。
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先对当下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技术的实施状态与防水建设效果进行检查,明确当下具体应用过程中防水层的建设技术、质量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掌握当下防水层厚度较薄、防水层使用材料防水性能较差等问题后,工作人员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在原有防水层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和建筑材料的创新,通过运用多规则搭建防水层、全自动数据采集与运算分析等先进技术提升当下建筑工程中防水层的防水效果,同时还可以使用密闭卷材、专业涂料、膨胀剂与石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防水层的深入搭建,从基础出发充分提升防水层整体的防水性能和防泄漏质量。
3.2充分考察实际施工环境,针对天气加强防渗漏工作
建筑物从外在建设目的来看,其主要是为大众提供躲避变化多样的天气状况的“保护伞”,而从内部的具体组成材料与设备来看则是为大众更好进行分类化生产生活的基础,但防渗漏性作为当下建筑物的刚需性能,其更加需要与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相吻合,充分考察实际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针对当地的天气加强防渗漏性能。
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先对建筑工程建设的地点进行等级划分,在海拔高度的角度中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五大地形,而在所处气温与日常时长的角度则可以大致分为东北、华北、东南、西南等不同的地区,其中不同的地区均有工作人员的保护。在地形与海拔的相互作用下,工作人员大致可以将防泄漏的需求进行公布,比如在东南沿海地区需要加强防水性能和排水性能,而东北地区则需要确保整体建筑物的防冻性能和防雪性能,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更加需要注重对温度湿度的保留与释放。在团队的调研基础上,工作人员可以将防渗漏工作与不同的天气状况进行对照,制定出防渗漏工作建设对照表,其中主要包括华北地区主动夏季排水因此防渗漏工作要耐高温耐潮湿,东南地区天气潮湿闷热且多雨则需要在防渗漏建设工作中加强防潮能力和迅速干燥能力,这样的对照表能够为此后的防渗漏技术实施工作提供稳定的基础。同时由于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具体的天气状况变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调查,以具体的天气状态为准,相适应的提升当地建筑物的防渗漏性能。
3.3改变传统施工观念,选用新型材料与科学监督体系
因在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需要对地下工程、墙体、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屋面的防水施工、防水材料选择与运用、防渗漏工程进行具体建设等环节进行充分检查,在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环节中达到充分且稳定的防渗漏效果,为大众创造稳定且持续的安全洁净生产与生活环境。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为充分提升整体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性能,需要改变传统的施工观念,选用新型建筑材料和科学专业的建筑体系。
例如,在放下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技术施工过程中着重关注施工的时效性而非具体的施工质量,因此参与具体工作的施工人员则会用较短的时间进行防渗漏装置的建设,但这样不牢固的工程无法完成其防渗漏的具体工作,因此工作人员需要转变施工状态,从基础出发先重视防渗漏装置的施工质量,暂时降低对时间的要求,进而充分提升整栋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制定专业的监督体系并组织专业监督小组,在监督体系的制定过程中可以分为前期材料准备监督、防渗漏施工过程监督、竣工成果验收监督等环节,在具体的监督环节中一旦出现影响施工质量的状况则需要立即停止工作进行修改完善。而监督小组则是负责将监督体系贯彻执行的工作成员,监督小组需要每日总结监督状况并每日汇报,为整体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技术实施打造充实且稳定的环境。
总结:为充分提升整体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性能的质量,為大众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采取引入新型施工技术,提升建筑自身防水层质量;充分考察实际施工环境,针对天气加强防渗漏工作;改变传统施工观念,选用新型材料与科学监督体系等措施来充分加强建筑整体的防水性能,营造温暖安全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彩云, 申红, 石慧玲. 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2(5):97-97.
[2]赵继锋. 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 河南科技, 2015(8):00301-00301.
[3]吴振亮.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 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 000(005):133-133.